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公開市場「加息」爭論告一段落

公開市場「加息」爭論告一段落

來源:中國證券報

美聯儲加息,人民銀行會否上調公開市場操作(OMO)利率?這個問題,暫時不會有正式答案。27日,央行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調不調也就無從談起。不過,不少市場人士認為,當前形勢下,央行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本就是小概率事件,央行不開展操作,其實已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態度,圍繞公開市場「加息」與否的爭論將告一段落。

9月27日,央行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早些時候,美聯儲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之後宣布加息25個基點。隨後,印尼、巴林、沙特等國貨幣當局紛紛跟進上調了基準利率。

我國央行會不會像過去有些時候那樣,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以回應美聯儲加息?這個問題,至少從9月份開始,就困擾著不少人。大家期望央行通過27日的公開市場操作給出官方答案。然而,27日,央行沒有開展操作。

或許,這個問題只是被暫時擱置,等到OMO重啟的那一天,懸念終將揭曉。但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央行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穩定中美利差進而穩定人民幣匯率,這是認為央行有必要跟隨美聯儲「加息」的一條主要邏輯。當前人民幣匯率的確面臨著一定的貶值壓力,這種壓力既內生於中美經濟景氣度的相對變化,也受到外部風險因素及外匯市場情緒的影響。近期公布的8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數據擴大,更引起市場對匯率波動的警惕。但是,通過提高利率來穩定匯率,未必是明智的做法,且通常在匯率波動面臨失控風險的情形下才會見到。

有機構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穩定匯率的手段往往是價格引導和資本管制在先,其次是動用外匯儲備,最後才是使用利率手段。當前外匯占款沒有出現顯著減少,表明價格引導和資本管制等方法已取得較好的穩定效果,因此無需為了穩定匯率而調高利率。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復甦共振減弱,分化再度顯現,當前中美經濟與政策周期並不同步。對於我國貨幣政策來說,目前市場討論更多的是要不要繼續放鬆,而不是要不要收緊的問題。在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上調利率與擴內需、穩增長的取向衝突,若傷及經濟基本面,反而無益於穩定匯率。當前形勢下,央行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本就是小概率事件。

有市場人士還表示,雖然短期流動性較為充裕,但如果真要調整操作利率,開展100億元的象徵性操作也不是不可以,最終,央行沒有這麼做,其實已經能夠說明問題。往後看,央行可能會在10月中旬重啟操作,但經過季末一波財政支出,預計屆時貨幣市場利率仍將處於低位運行,甚至低於當前水平,在OMO利率與貨幣市場利率相當的情況下,更沒有上調的理由。

答案其實已經明了,圍繞公開市場「加息」與否的爭論將告一段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中興更新公告:美國拒絕令正式被解禁 7月13日起生效
紫光控股最終控股股東疑出售股權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