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決定白茶葉底的顏色,不在於品種的好壞,而在於工藝和茶的季節!

決定白茶葉底的顏色,不在於品種的好壞,而在於工藝和茶的季節!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早晨經過江濱路,遠遠便見到,一排三四人高的椰子樹,像國慶閱兵似的筆直佇立著。

天空是淺藍色的,標準的福州藍。

几絲雲朵,像輕紗一樣覆蓋在藍色的天幕上。

福州是一座不怎麼具有沿海特色的城市,唯有這一條路的椰子樹,方才顯得,有了海的風味。

海風,椰林,樹影。

這是麥兜心目中的海灘。

曾經有一個人,說,我一定會回來,就算因為這條路,因為這片海。

十年。

伊人如鶴,空餘黃雀,倉霞脈脈水悠悠。

李麻花(擠眉弄眼):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村姑陳(橫眉冷對):我要是去了M國,絕不說福清話!

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煩憂。

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

還是好好來解決我們今天的問題吧。

今天的問題是一個新朋友問的:品種不好的白茶是否泡完顏色深?

嗯,又是一個關於白茶顏色的問題。

之前,關於白茶干茶的顏色的問題,村姑陳寫過兩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傳送門閱讀:(原來,是它們把白茶的顏色變成了花花綠綠!)

然而,今天的這個問題,與之前的問題,有一部分相似,卻有大部分不同,光用之前的文章,解釋不了。

故而,重新把這位新朋友的問題,做一個新題目,來解之吧。

品種不好的白茶,泡過之後,葉底的顏色會呈現深色嗎?

這次,問的不是干茶的顏色,問的是葉底。

答案是:當然不會。

白茶的葉底顏色深淺,與白茶的品種沒有關係。

那葉底的顏色,與什麼有關係呢?

與工藝,以及茶的季節。

第一、工藝

與白茶的葉底顏色有關的第一個因素,肯定是工藝。

白茶的工序,比較簡單,就是萎凋和烘乾。

既然工序簡單,那麼在這兩個簡單的工序中,就十分地需要講究技藝的嫻熟、精湛、以及制茶師的責任心了。

萎凋的工藝好與壞,更是直接關係到成品茶的品質。

萎凋包括日光萎凋室內加溫萎凋

(日光萎凋)

(日光萎凋)

日光萎凋,就是利用陽光晒乾白茶。這個曬制過程極為繁複,何時曬何時收極為講究,都有嚴格的時間要求,不是像外行人士想像的那樣,有太陽的時候放到院子里曬上一整天就行。

一天當中,陽光的猛烈程度和溫度都是不一樣的,早晚溫度低日照弱,正午溫度高日照強,如果一直把茶曬在外面不管不顧,只需一小會兒,正午的陽光就會把嬌嫩的茶葉葉片曬到灼傷,連搶救也搶救不回來。

所以,日光萎凋,是最麻煩最不令人省心的一種制茶方式,大多數人,都嫌棄這種方式——既費時費力費人工,產量還很低,從成本的角度來說,極不划算。

(室內加溫萎凋,攤得極厚極厚)

室內加溫萎凋,就是在房間里,用長長的萎凋槽,把茶青攤進去,底下吹著有溫度的風,讓茶青失水、萎凋變干。

如果室內萎凋,能像日晒茶一樣薄攤薄晾,那也是可行的,茶的口感一樣鮮爽,茶氨酸一樣大量保存下來。

但是,許多人為了追求高產量,追究求速度,喜歡厚厚地攤一槽茶,底下風吹大一點,風的溫度調高一點,把茶快速吹乾吹透。

然而這種厚攤的方式,類似於普洱里的渥堆,會讓茶葉在潮熱的環境里憋悶著,提早氧化,發酵,葉片生出紅色的斑塊,茶梗細部變紅。

這樣的高產量,是以犧牲茶的品質來換取的。當然,這樣的方式產量大,成本低,價格便宜,許多隻看價格的買茶的人,喝到的便是這樣的茶了。

這些工藝上的優缺點,並不是無人知曉的,起碼,我們在茶湯里都能喝出來。

另外,當一泡茶泡完之後,我們細察葉底,也會發現,工藝的好與壞,在茶葉的身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日光萎凋白茶的葉底,是鮮活的,是光亮的,是沒有斑點的。

具體到葉底的顏色,日光萎凋的春白茶,葉底是黃綠色的,以黃為主,綠為輔。遠遠看去,就是一杯失去了葉綠素的植物芽葉的顏色。

(日光萎凋2018春壽眉葉底)

(日光萎凋2018春壽眉葉底)

室內萎凋的白茶葉底,如果薄攤薄晾,照樣是鮮活的,是素凈的,是沒有斑點的。

只有室內萎凋時,把茶青厚厚渥堆過,做出來的白茶,葉底就是與常茶不同的。

(渥堆白茶的葉底)

(渥堆白茶的葉底)

這種葉底,色深,偏黑綠,且,葉片沒光澤。最重要的是,葉片上有磚紅色的斑塊,斑點。渥堆嚴重的,連茶梗都是磚紅色的。

渥堆後發酵的痕迹,在葉底這個不會說謊的證據身上,看得一清二楚。

第二、季節

影響茶葉葉底的第二個因素,是季節。

比如,我們去買了一款壽眉。

想問賣家,這是什麼季節的壽眉,一般只能得到春壽眉或者秋壽眉這樣粗泛的回答。

要想再具體一點,比如說哪個節氣,通常得不到更進一步的答案了。

並不是這位茶農不想告訴你,實在是他自己也不知道——條形相同的原料拼在一堆里,他自己也分不清具體哪個節氣的。

比如,白露節前後的秋壽眉,與秋分節的,與寒露節的,很多人就圖省事,拼在一堆。

在實際銷售中,為什麼要拼堆呢?

還是為了長期穩定有貨。

比如,一戶茶農家裡,今年白露茶產量有五千斤,秋分茶產量有一千斤,寒露茶產量只有五百斤。

那麼他在賣茶的時候,如果不拼到一堆里賣,就會出現一個現象,茶商喝了這三種茶後,若喜歡了秋分,拿走了貨,不久全賣光了,此時這名茶商想再補進秋分,茶農卻拿不出秋分茶了,只有推薦白露和霜降給茶商,而茶商又得把這兩種茶的樣品拿回家,給客人試喝,試過才決定買不買,這樣一來二去,豈不是很麻煩?

另外,如果這位客人就認準了秋分茶的口感,白露和寒露寄給他喝過,沒選中,那這位客人就有可能跑了,跑到別家去買秋分了。這就失去了持續銷售的可能,失去了一位大客戶。

所以,為了有量,為了能實現持續性銷售,沒有實力的茶農們,都把秋季產的壽眉,擇條形相近的,或者擇口感相近的,拼起來,拼成兩堆或者三堆。

預留一部分壓餅,其它的趁散茶就賣掉。

(註:可別小看這散茶壓的餅,壓了餅之後,破壁了,轉化一段時間,口感里的不足就彌補起來了。藉助氧分子這雙整容師的手,讓原本有點小瑕疵的茶,變得品質更好了。)

說回我們前面提到的季節對葉底的影響。

如果前文所述的幾種秋壽眉,在沒有拼堆的情況下,若有人把白露當寒露,或者把秋分當寒露,該如何區分呢?

當然,最直接的判斷還是要從口感里來定。不過,寫口感,可能大家會覺得很抽象,還是看葉底的顏色簡單一些。

(2018立秋壽眉干茶)

(2018立秋壽眉葉底)

(2018立秋壽眉葉底)

如果是立秋茶,它的葉底,顏色是黃中帶綠的,黃多綠少,還有點褐,葉片略寬大。這些都拜當時氣溫高之故,不是工藝缺陷。

如果是白露茶,它的葉底,顏色是較黃綠的,偶有磚紅色,芽頭要略大一點,葉片的白毫要長一點,葉片要小一點。

如果是秋分茶,它的葉片更大,顏色更綠,偶有褐色。芽梗也沒那麼多紅點。

如果是霜降茶,它的葉片更小,葉片更厚,顏色更綠,磚紅色和褐色更少,梗更細。

尾 聲

好茶的葉底都是相似的,劣茶的葉底則各有各的不同。

好茶的葉底,都是鮮亮的,軟嫩的,是浸出了所有物質之後,留下的殘餘枝葉。

就像馬拉松之後,筋疲力竭的運動員。

葉底,是茶葉為我們貢獻了所有養分之後,應該戴上勳章的身體。

它的完整性,體現了制茶師的用心與否。

它的顏色,體現了採摘的季節以及制茶師採用的是哪種工藝。

它的條形,芽葉數量,梗的長度與粗細,體現了採摘時期的早與晚。

它就像一塊精準的晴雨表,真實還原了這泡茶的前世今生。

我們細細地看葉底,能看到制茶師的心血,和心力。

有沒有用心,全在一泡茶的葉底里了。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第18節:北方乾燥適合存茶,所以白茶都隨便放?
老白茶,有金駿眉的味道,正常嗎?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