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破局在望?黃河水電宣布有能力規模生產電子級多晶硅

破局在望?黃河水電宣布有能力規模生產電子級多晶硅

全文字數:733閱讀時間:3分鐘

近日,國家電投集團黃河水電公司宣布已有能力規模生產電子級多晶硅。據晉江新聞網報道,黃河水電發展成國內唯一一家集成電路應用的高純電子級多晶硅生產企業,打破了國內市場長期由國外公司壟斷的格局,經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其產品質量與德國、日本知名多晶硅質量相當。

文|Jimmy

校對|Jimmy

圖源|網路

集微網消息,近日,國家電投集團黃河水電公司宣布已有能力規模生產電子級多晶硅。

據晉江新聞網報道,黃河水電發展成國內唯一一家集成電路應用的高純電子級多晶硅生產企業,打破了國內市場長期由國外公司壟斷的格局,經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其產品質量與德國、日本知名多晶硅質量相當。

據悉,多晶硅是微電子行業和光伏產業的 " 基石 ",是信息產業和新能源產業最基礎的原材料。一般電子級硅要求含 Si>99.9999%,電子級多晶硅則要求達到 9 個 "9" 以上。集成電路用的電子級硅材料幾乎是目前工業領域純度要求最高的產品,純度要求達到99.99999999999%,即11個9以上。

據悉,黃河水電在多晶硅方面的研發工作始於2006年,2010年全面投產,並形成2500噸高純電子級多晶硅產能。

我國電子級多晶硅的研製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中期進入批量生產;七十年代末改良西門子法在生產技術、工藝已成熟,儘管生產規模小、設備簡陋,但當時的國內需求也較少,生產可以滿足需求。但隨著需求的增加,國內產量不足、質量不穩定導致供不應求,我國開始大量進口電子級多晶硅。

2013年至2017年,我國多晶硅進口數量從8.07萬噸逐年攀升至14.4萬噸。從近十年的發展狀況來看,雖然多晶硅在我國得到長足發展,但高品質多晶硅仍然需要進口。所有的分立器件、集成電路用多晶硅和高效光伏電池用多晶硅全部進口,國內高品質多晶硅缺口巨大,有專家研判,國內電子級多晶硅的需求是4500噸/年。

「我國的工業硅、多晶硅產量世界第一。可極大規模集成電路用的高純度硅材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在新疆烏魯木齊參加2018年中國硅業大會時呼籲業內企業加快技術突破,儘快彌補高端材料的空白。如今,我國多晶硅產業布局已移向新疆、內蒙古等電價低洼地區,但這些地區科技人員和科研條件匱乏,研究重心仍集於中原、華東地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投資聯盟 的精彩文章:

華米發布全球首款可穿戴AI晶元「黃山1號」:RISC-V指令集,已流片成功
高通收購NXP將是大概率事件;OV印度市場度過調整期;大陸MLCC行業距離國際領先差距依舊很大

TAG:半導體投資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