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畫|看林風眠吳冠中筆下的秋色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戊戌年
七月廿四
編輯: 雲上文化
聆聽雲上的聲音
《 山 行 》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詩
描繪的是秋之色
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
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
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
秋天,最有代表性的秋色是
崇山峻岭上漫山的絢麗紅葉
公園裡草地上滿地金黃
踏上去會沙沙作響的無邊落葉
轉眼間
深秋已經悄然而至
空氣甘冽的讓人身心舒暢
街道邊的銀杏樹葉都變成金黃色了
對於格外美麗的秋天
藝術家們也有他們各自的表達方式
下面,帶大家一起
靜靜的欣賞林風眠吳冠中的這些佳作
看看畫家筆下的深秋,是如何地令人醉迷
林風眠 秋林暮艷 1960年作
《秋林暮艷》畫面深遠背景是尖聳連綿的山群,往後牽引出一片藍天暮日,往前推展出一排秋林茂葉和寧靜河溪。前景的河溪以有層次的色彩來點映,表現林木山峰的倒影。
此畫採用高彩度的不透明重彩,色澤艷麗而深邃濃郁,能於一小小的尺幅間見光影明暗,點出秋林紅葉在日暮夕照映襯之下的蓊鬱艷麗、色彩流轉之形態。
橫山的虛、直樹的艷、躺流河水的靜,恰好是「橫—直–橫」、「虛–實–虛」的構圖跳躍和交錯空間層次,層層展開、均衡對稱、虛實相間,滲透了西方藝術的空間構造與畫面張力,而又隱含中國的虛靜簡逸精神本源中。
林風眠 山村秋色
《山村秋色》畫幅不大,畫中背景一片黛色遠山,映襯寥寥一行秋樹,其間點綴幾間村舍,但卻顯得寥廓深遠,讓人一時難以看透。
藝術家雖然畫的只是山村秋色的小景,卻似乎有了一種「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的深邃意境。林風眠的秋系列風景畫體現了藝術大師以自身文化修養對自然造化的直接參悟,他以最簡單和凝鍊的形式語言,在咫尺之間營造出了悠遠靜謐「新的風景」。
林風眠 小池秋色
大膽濃烈的色彩。寧靜的池塘,靜穆的群山,挺拔的秋林,簡易的屋舍,在林風眠的畫中,更象是一種符號,一種可以藉助於表達自己情緒的符號。
林風眠著色特別,畫中的色彩不是平塗,而是帶有筆觸的,或點或擦,有橫掃,也有彈跳;其用色,濃烈大膽,可以有大塊的凝重冷色,也有醒目的一抹暖色。簡單而寧靜,濃烈而憂鬱,這就是林風眠的《小池秋色》。
林風眠和吳冠中是現代中國畫家之中了不起的大師。林風眠留法在先,是最先成功走上中西結合道路的畫家。吳冠中師承林老,又走出自己的道路。
吳冠中 金秋 油畫紙板 1974年作
吳冠中 北國之秋 1972年作
吳冠中 紅樹林
《紅樹林》是吳冠中晚年在線條運用方面的嫻熟之作。畫面通過點、線、面的巧妙融合與呼應,把樹木之間豐富的層次關係表現的淋漓盡致。
疏密有致的線條之間施以淡彩,呈現出林木的旺盛生命力。大面積綠色、橙黃色墨點的運用,把秋天樹葉漸黃漸紅的變化過程自然貼切地表現出來,營造出一個富於詩情畫意的神秘境界。
吳冠中 秋 油彩纖維板
吳冠中 秋葉春花 布面油畫
吳冠中 山村秋色
吳冠中 溪畔金秋
吳冠中 小鎮秋色
吳冠中 雨山風景
從顏色到線條到構圖到意境,兩位大師向我們展示了最絢爛多姿的秋色,他們描繪家鄉的秋日,是那麼美,充滿對故鄉的愛,畫作滲透深情。那份深情感動了畫家自己,也感動了我們。他們是中國藝壇兩顆璀璨交匯互放光芒的巨星。(舒非)
牆上秋色 (2015年4月拍 3212萬港元成交)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大師名篇|傅山草書千字文
※朱熹的理學書法:字字有法度,方是字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