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nstagram無法逃離的宿命:創始人的淡出和越來越FB化的產品

Instagram無法逃離的宿命:創始人的淡出和越來越FB化的產品

Instagram無法逃離的宿命:創始人的淡出和越來越FB化的產品


摘要:在 Facebook 深陷史上最為持久的危機泥淖時刻,二人的離職也引發了外界對於 Instagram 未來的擔憂。

八年時間,Instagram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應用成長為了活躍用戶超 10 億的社交巨頭,但一路以來,創造並見證其矚目成就的兩位創始人,卻即將要離開這家他們一手打造的公司了。

Instagram 聯合創始人兼 CEO Kevin Systrom,在當地時間周一晚間通過 Instagram 官方博客對外表示,自己和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公司 CTO Mike Krieger 正計劃離開 Instagram,「再次探索我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Instagram無法逃離的宿命:創始人的淡出和越來越FB化的產品


多家外媒獲得的信源消息稱,Facebook 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對 Instagram 愈加強烈的干預與控制讓二人感到不滿,促使他們最終選擇離開。與此同時,在 Facebook 深陷史上最為持久的危機泥淖時刻,二人的離職也引發了外界對於 Instagram 未來發展的擔憂。


獨立發展的日子到頭了

2012 年,在 Facebook 用 10 億美金收購彼時僅成立兩年的 Instagram 的時候,前者曾許諾將保持 Instagram 的獨立發展。此後的多年時間裡,Instagram 的兩位創始人都能在較為融洽的氛圍中反對某些在他們看來違背其願景的 Facebook 產品計劃,同時還能背靠這顆「大樹」來獲取資源、延攬人才。

但蜜月期很快過去,情況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發生了一些變化。

在 Facebook「老化」頹勢日益顯露且深陷一系列爭議泥淖的情況下,Instagram 日益激增的影響力,使之逐漸被視作 Facebook 的未來所在,也無可避免地受到來自母公司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光,以及想將其牢牢掌握在手中的牽制。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指稱,Kevin Systrom 和 Mike Krieger 經常在一系列問題上與扎克伯格發生衝突,其中包括二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制定 Instagram 的發展路線。一些知情人士還表示,二人還對 Instagram 的一些產品調整感到不滿,認為這些調整是在以損害 Instagram 為代價的基礎上來促進 Facebook 的發展。

一些產品的調整顯得頗為微妙。例如,用戶此前將 Instagram 內容同步到其 Facebook 賬號時,往往還會顯示來源為 Instagram,Facebook 好友也可以直接在 Facebook 上點擊相關鏈接進入對應的 Instagram 頁面,而現在,在這些同步自 Instagram 的 Facebook 貼文上,Instagram 的「痕迹」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此外,Facebook 還在 Instagram 應用內測試通知 Facebook 上的信息,試圖將 Instagram 用戶引流回 Facebook 主應用。


Instagram無法逃離的宿命:創始人的淡出和越來越FB化的產品


最近幾個月,Facebook 還將其管理團隊整合進了 Instagram 中。今年 5 月,Facebook 管理層重組,讓不少 Instagram 高管措手不及。Facebook 首席產品官 Chris Cox 開始負責包括 Instagram 在內的所有事業部產品,Kevin Systrom 需要向他彙報。Facebook 前新聞業務副總裁 Adam Mosseri 也成了 Instagram 新的產品副總裁。這些調整直接在兩位創始人和扎克伯格間插入了一個層級,導致了此前接觸頻繁的雙方溝通機會大幅減少。

知情人士透露,近幾個月以來,扎克伯格和其他 Facebook 高管一直在準備兩位 Instagram 創始人離開之後的應對策略。

目前,Kevin Systrom 和 Mike Krieger 已經辭職,並計劃在未來幾周內離開公司。扎克伯格也在二人離開之際發表聲明,對兩位 Instagram 的創始人表示讚賞,稱他們是「非凡的產品領導者」:「Instagram 反映了他們的綜合創造才能。在過去和他們共事的六年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並且樂在其中。我祝願他們一切順利,我很期待他們接下來又會創造什麼。」

頗耐人尋味的是,在 Kevin Systrom 發表於 Instagram 官方博客的離職聲明中,卻隻字未提到扎克伯格,僅表示「很感激在 Instagram 的過去八年和在 Facebook 團隊的六年」。


Instagram 的現在與未來

在 Facebook 已經被隱私泄露、虛假新聞和干擾選舉等多個醜聞風波拖入窘境的情形下,Instagram 的品牌仍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用戶數仍在持續快速增長。

六年前「賣身」Facebook 的時候,Instagram 還是一個只有 13 名員工的小公司,註冊用戶也只有 3000 萬。而現在,Instagram 的員工數已經超過 1000 人,在世界多地設有辦事處,平台上每月有超過 10 億人登錄,已經成為 Facebook 在其主應用信息流之外的主要廣告收入來源。彭博社在今年 6 月發布的一項分析稱,Instagram 的價值已經超過 1000 億美元。

Instagram 吸引了一批對 Facebook 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年輕用戶。不少 Facebook 用戶也厭倦了縈繞在 Facebook 主應用身上的政治口水和隱私醜聞,以「逃避」的姿態湧向 Instagram。根據分析公司 SimilarWeb 的 Android 端數據,用戶 6 月份每天在 Instagram 上的平均使用時長為 53 分鐘,只比 Facebook 少 5 分鐘。

富國證券分析師 Ken Sena 在投資報告中指出,Instagram 有望在 2020 年為 Facebook 提供 200 億美元的收入,約佔 Facebook 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Instagram無法逃離的宿命:創始人的淡出和越來越FB化的產品


Facebook 也越來越頻繁地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談起 Instagram 的創收能力。到目前為止,Instagram 一直是投資者觀察 Facebook 業務的一個重要亮點,但兩名聯合創始人的離職恐怕將引發外界對於 Instagram 未來方向的質疑。根據知情人士的說法,Instagram 現產品副總裁 Adam Mosseri 將成為該平台的新任「掌門人」。

外媒 Recode 就直言,如果你是 Facebook 的投資者,那麼顯而易見的問題是,你必須得擔心,對於 Instagram 這樣一款自誕生之日起就沒有離開過 Kevin Systrom 和 Mike Krieger「襁褓」的應用來說,如果沒有兩位聯合創始人掌舵,Facebook 會把 Instagram「搞砸」嗎?

同樣的擔憂還瀰漫在廣告界。在 Instagram 成為 Facebook 旗下最吸引年輕用戶的平台之後,廣告商們便已經開始在 Instagram 上挹注更多的資金來進行品牌廣告推廣,因此 Instagram 的任何不穩定跡象能在某種程度上引發廣告廠商們的擔心。

《華爾街日報》稱,一些廣告業高管擔憂 Instagram 會失去以圖片為主的簡潔頁面設計等有別於 Facebook 的獨特性。數字廣告公司 iCrossing 的全球總裁 Mike Parker 表示,如果兩位創始人的離開是因為擔心 Instagram 的未來和 Facebook 的業務方向,「那就真的很讓人憂心了」。


盛世危局中的 Facebook

在 Kevin Systrom 和 Mike Krieger 的此番「出走」之前,另一款 Facebook 收購來的應用 WhatsApp 的創始人 Brian Acton 和 Jan Koum,也因為與 Facebook 管理層在產品模式上產生分歧而「分道揚鑣」。Brian Acto 甚至還在 Facebook 隱私醜聞風波中響應「卸載 Facebook」的呼聲。


Instagram無法逃離的宿命:創始人的淡出和越來越FB化的產品


顯然,Facebook 正逐漸對收購而來的產品進行越來越多地更多控制。免費上網計劃 Internet.org 的負責人 Chris Daniels 成了 WhatsApp 的新 CEO,Oculus 被 Facebook 的硬體主管、扎克伯格的大學同學 Andrew Bosworth 給「收入麾下」進行管理。

通過任命 Facebook 管理層中的扎克伯格「親信」來管理這些收購而來的子公司,Facebook 正在一步步將這些「外來」的垂直領域巨頭給徹底「內化」。

外媒 TechCrunch 稱,沒有 Kevin Systrom 和 Mike Krieger 後,Instagram 的自主權無疑將減少,不過這也可能反過來傷害到 Instagram 招募並留住人才的能力。

但對 Facebook 而言,在 Instagram 等子公司的管理控制上動作頻頻,恐怕也是無奈之舉。

在劍橋分析公司數據泄露醜聞和俄羅斯借力 Facebook 平台干預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之後,Facebook 正面臨著比以往更多的公眾監督。用戶的信任危機正滾滾而來:Facebook 在上一財季用戶增長速度降至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在歐洲受新的隱私法規影響甚至損失了 300 萬的日活用戶,到現在為止,其股票仍然沒有從第二財季財報發布後的大崩潰中恢復過來。

另一方面,過去兩年也恰逢 Instagram 的迅速崛起。隨著 Facebook 的情況越來越糟,其對 Instagram 成功的依賴變得越來越清晰。這款應用受年輕人的歡迎程度及增長的潛力,都是已有「老態龍鍾」趨勢的 Facebook 所不能相比的。

極客公園在本月早些時候有關 Instagram 被曝將推出一款獨立購物應用的報道中就曾提到,基於 Instagram 所開發的產品,正在快速迭代與拓展版圖,除了已經上線的獨立長視頻應用 IGTV,Instagram 還正在即時通訊領域和社交電商領域測試獨立 App Direct 和 IG Shopping。在年輕族群「逃離」Facebook,「擁抱」Instagram 的狀況下,Instagram 正背負著母公司 Facebook 越來越多的希冀。

Facebook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 Instagram。在這家年輕巨頭史上遭遇過的最大危機之中,挑起「Facebook 家族」的大梁,已經成了壓在 Instagram 肩上的重擔。隨著兩位創始人的徹底離開,渾身烙上 Facebook 印記的 Instagram,一點點地喪失「遺世獨立」的狀態,無疑成為了它無法逃離的宿命。

參考:

Facebook"s Messing With Instagram Prompted Co-Founders』 Departure

Facebook is tightening its grip on Instagram

Why Instagram"s founders are resigning: independence from Facebook weakened

責任編輯:宋德勝

頭圖來源:Faceboo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如果智慧出行是未來,我們該如何到到達?
Rebuild 2018 科技商業峰會參會指南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