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雜談白岩松最新發言:面對死亡這件事,漢族遠遠不如蒙古族

雜談白岩松最新發言:面對死亡這件事,漢族遠遠不如蒙古族

我非常喜歡《道德經》,

出生入死,大家都當成了膽大,

冒死赴敵營有勇氣。

老子說的是人一出生就奔著死亡而去,

出生即入死,

沒有把這個更斬釘截鐵的智慧了,

說明我們是向死而生。

我說我們的老祖宗足夠面對死亡,

而且擁有了更超脫的智慧,

怎麼現在成了禁忌?

大家不再談,躲著它。

但是因為不面對死,就不太會活。

我覺得今天活的比較難堪的、

很糟糕的很重要的原因,

是我們已經不談論死亡很久了。

—— 白岩松

9月18日下午,在北京前門的PAGEONE書店裡,白岩松和周國平老師一起參加了《超越死亡》這本書的首發式。

在現場,白岩松老師和周老師與該書作者印度慈善家薩提斯·莫迪、以及其他嘉賓暢聊生死與自由。

今天特來分享白岩松老師和周老師在活動現場的精彩發言,其中白岩松老師說,面對死亡這件事,漢族遠遠不如蒙古族;死亡教會了他兩件事。

左起:翻譯、薩提斯·莫迪、周國平、白岩松、國際公益學院董事長馬蔚華

01

白岩松認識這本書《超越死亡》,看完了之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今天在互聯網時代大家都在說雞湯,如果說雞湯很多人離不開的話,這本書是雞精。因為雞湯是一隻雞的結果,但是雞精需要注水。

拿什麼去注水?你的年齡就是水。年輕的時候覺得雞精太濃了,離它遠一點。但是歲數大以後,你已經足夠可以把這個雞精給稀釋,然後慢慢從中提取很多滋味。

舉個例子,這本書在談時間,但是換個角度去談時間蠻有意思。其中一點,很像雞湯的一句話,當然是雞精了,這裡說他們做調查,結果發現有錢的人認為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愛。而沒錢的人認為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是錢。

這句話很有意思,然後我就在琢磨,我在自己腦海中產生另外一個命題。究竟誰更慘?怎麼說呢?如果一個富人認為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是錢,和一個窮人認為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是愛。誰更好一點?或者說誰更慘一點?

我發現我的答案:我寧願做認為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愛的那個窮人,而不會去做認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是錢的那個富人。因為此時的中國前者太多了,到處都能見到認為錢依然是最重要的富人。可是我看到活的相對有滋味的是那些把愛當成最重要的窮人——這個窮是相對的。

徹底窮,生命維持不了很難談了。像馬總都是提早擺脫了走向把錢當成最重要的那些富人。所以我覺得這本書可以讓你思考很多事,慢慢去看,看似很薄的書,因為是雞精,要用自己的歲數去注。

第二,為什麼要說此時來的正是時候呢?不知道死亡就很難活得好,這本書的核心真不是談死亡,其實在談怎麼活得更好。但是它拿死亡當成一面鏡子,其實這也是這些年我經常想到的事情,不是因為年歲,因為有時候是民族。

我經常斜著眼看漢族,因為我是蒙古族,我的家鄉呼倫貝爾,我經常拿我的民族去照一下漢族,當然我另外一半是漢族,我母親是漢族。其實我覺得漢族應該學習少數民族很多優點。當然少數民族已經學了足夠多的漢族的優點。

面對死亡這件事,漢族遠遠不如蒙古族,讓我驚訝的是,漢族的老祖宗擁有足夠的死亡的智慧,我非常喜歡《道德經》,有兩句話可以作證:出生入死,大家都當成了膽大,冒死赴敵營有勇氣。老子說的是人一出生就奔著死亡而去,出生即入死,沒有把這個更斬釘截鐵的智慧了,說明我們是向死而生。

第二句話,老子說:死而不亡者壽。一個人死了,但他精神家園仍在,就是長壽。你怎麼理解這個生命的長度?我說我們的老祖宗足夠面對死亡,而且擁有了更超脫的智慧,怎麼現在成了禁忌?大家不再談,躲著它。

但是因為不面對死,就不太會活。我覺得今天活的比較難堪的、很糟糕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已經不談論死亡很久了。

最後一句話:這幾天看這個書也琢磨,今天這個聚會,不管是個體還是人類,幸虧有死亡。如果要沒有死亡,恐怕無數的人天天想的事情是能不能讓我結束。那時候沒有死亡這個辭彙可能有結束這個詞,希望結束。

如果沒有死亡,你知道當生命可以無限期延長的時候,生命太乏味,太無聊了。所以我覺得那個世界上可能賣的最重要的是結束這個葯。所以我說此時的中國人和此時的中國應該去照照死亡這面鏡子。

我別對大家說了,對自己說。對於我來說為什麼一直把死亡當成一面鏡子,它教了我東西教了我什麼?兩個是最重要的。

第一個,正因為有死亡,當死亡到來的時候,你依依不捨的是什麼——我排了一個序,首先當然是親情和友情,最割捨不下。

接下來,死亡對於我來說,有那麼多好音樂不能聽了,有那麼多好書還沒有來得及看,還有那麼多好吃的沒有來得及吃。照這面鏡子有了這個答案,現在對這些東西投入更多時間。

第二它真切的教會了我今天極其重要,這也是蒙古族非常看中的東西,死了不會哭天搶地,蒙古人覺得死了不會過分憂傷,回到自然當中去。

死亡教會最重要的是今天,年輕人用於活在明天,老年人活在昨天。但是死亡在,讓我覺得今天極其重要。這些老生常談的東西。當你真的悟到它的時候,太重要了。

02

周國平:我今天是第一次見到莫迪先生。《超越死亡》這本書讓我感興趣,是因為我覺得一個大企業家寫了一本哲學書,首先這個現象就很特別。

實際上我知道大企業家能夠寫出哲學書的非常少。我曾經讀過鋼鐵大王卡耐基的自傳,我覺得卡耐基就是一個哲學家,他寫的是一本哲學書。

企業家和哲學家寫的哲學書不一樣。一個大企業家寫出真正的哲學書,就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推演,他是有自己深刻的體驗的。

死亡有兩個最大的特點:第一個特點它是最確定無疑的,沒有人能夠逃過一死。聖奧古斯丁說,人生中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只有死亡是確定的。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也說:我們並不是到死的時候才絕望,我們是始終就根本絕望。

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它是最不可思議的。這是一件確定無疑的事情,但是它到底是什麼?到底什麼是死亡?人死後去了哪裡?活著的人是不知道的。

我們沒有人經歷過死亡。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以後,一直活著,從來沒有死過。而那些已經死去的人已經無法告訴我們,死亡究竟是怎麼回亊。所以這始終是最神秘的事情,最不可思議的事情。

說起死亡這件亊,會讓人發冷。可是這本書讓你感覺是溫暖的。我覺得這是非常難得的。這本書由一些散文和一些故事來組成的,但是它有一個內在的邏輯:就是「死亡」這件事情我們必須面對,雖然它讓我們焦慮,我們不願意去想它,但是應該面對。一旦正視了它,你的人生就發生一個轉折。

我們平時忙忙碌碌,爭分奪秒。如果你完全為了世俗的利益在爭分奪秒,其實是在爭分奪秒地浪費時間。正視死亡問題,認識到人生無常,租借是一個很好的說法。生命是租借來的,租借的時間是有限的,到期要還掉的。

怎樣把你有限的時間真正活得有意義?一旦明白這個問題,你就會從「爭分奪秒」這樣一個狀態里跳出來。跳出來以後才能真正去思考,人生中真正美好的東西是什麼。

莫迪先生是一位大企業家,他有很多財富。我很好奇他對錢的看法。他沒有說錢是壞東西,錢很好。錢是一個好東西,但是不是最好的東西。

錢好在什麼地方?能夠幫助你去得到最好的東西。最好的東西是什麼?一個是自由,你有了錢以後,你在金錢面前獲得了自由,你就不用為了錢去工作了。另外一個就是,它能夠幫助你去實現人生的更高理想。把錢擺到這樣的位子特別對。

03

《超越死亡》書摘:

你已經拿起你的燈,上樓去睡了;

我且多留一會兒,獨自。

守護仍在燃燒的餘燼。

這是詩人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的詩句,承認總有人在我們之前「上樓去」。我們想念他們。黑暗中,我們再添一些燈油,再花一些時間,愛護那些為他們燃燒的心靈。

詞語是有力的,但它—紙頁上秀氣的塗鴉——也常辜負我們。你以為所有的物都有對應的詞來表達(有一些真的很不錯),但有時候你卻煩惱於詞不達意,不能貼切地表現傷痛有多深,也不夠闡釋我們經歷悲痛、感悟,終於解脫的切身體會。

解脫,這是療傷過程關鍵的節點;從此,我們可能墜落絕望的淵底,也可能像合上一本書的封底,一個嶄新的故事,將從頭說起;從此,一些人沉淪,以麻木逃避現實,另一些人則清醒、忍耐並追求,最終結識真理。

悲傷也是具有兩面性的。受到損失的時候,人們都會自然而然地以哀痛抵償損失。旁人並沒有義務必須向我們伸手援助,或安慰我們。有時候,他們甚至只會使悲傷者更受打擊,無能為力地看悲傷者跌入谷底。

悲傷至深,我們彷彿受困於深黑的洞穴,盡頭除了黑暗,什麼也不會遇見。這激起我們殊死的敵意。然而,在抵抗所有傷痛、痛苦與絕望時,我們潰不成軍。悲傷就像流沙:我們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尤其當我們懊悔、自責的時候。

有時候,人們也把當前處境的責任歸咎於一個人,理所當然地譴責他,全然不顧那個人自己也深受痛苦折磨。只有少數幸運且智慧的人,才能成功地從谷底逃離,他的路在撥開的泥土中陡然上升,於是,他開始接受正能量的帶領。

他們明白只有很少的人,受到苦難眷顧,在昏暗的洞中發現生命的回光浮現;最終,苦盡甘來,他們領悟了悲傷的真正含義。他們邁步繼續前行;他們積極地認為,悲傷是萬有之上,高貴力量饋贈的禮物。

他們終於走出悲傷,精神上得到升華,以新的視角看待生命、死亡和世界,看待悲傷和幸福之間的必然聯繫。「現在的痛苦,」作家C.S. 劉易斯寫道,「就是未來幸福的一部分。這就是代價。」

我們該如何面對悲傷?正在受苦的人回答:「別告訴我該如何傷心。」是的,人們各有辦法對付悲傷。有些是現成的,有些靠直覺取得,還有一些也許是我們偶然發現的。

但最終,無論我們選擇怎麼做,真相都會越來越明晰:獲得喜樂,必經苦痛,所以我們必須接受我們一無所有。沒有什麼可以亘古長存。作為生命的過客,我們只有死去之時,才經歷了完整的生命。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正反讀書。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編輯整理:致中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中文化 的精彩文章:

尋根扇面上的中國
雜談何為精氣,何為陰陽,讀完此文你就明白了!

TAG:致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