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書法家,不入書協組織、不辦書展、不印書,有人要字來者不拒

老書法家,不入書協組織、不辦書展、不印書,有人要字來者不拒

當前,名人書法、書法名人依舊有著廣闊的市場需求,書法家、名人、作家紛紛以賣字為榮,價越高,越顯得尊貴、越顯得人有面子,絲毫沒有「羞恥」「不羞恥」的概念。

商品時代,早已將人馴化成「用錢來衡量成敗」的功利心態。大概,在這種現實下,才會有畫家敢說——「中國畫家裡,我是第一」的狂言。

其實,在不遠的幾十年前,還是有一批「不為稻粱謀」的書畫家的。

他們的創作就是為了藝術,將自己的身心,沉浸在藝術創作裡面,已得到了滿足與尊嚴,又何必在市場上看人臉色?

本文這位江蘇籍的書法家,堪稱,不為市場摧眉折腰的典型。

他在書法、篆刻方面都有著較高的造詣,他的藝術宗旨,也在篆刻中表現出來,他寫道:寫字乃翰墨遊戲,篆刻是雕蟲小技,沽名釣譽,非我所求。四不者:不入會,不參展,不印書,不下海!

據有限的資料顯示,老人生於1930年,2003年1月22日故去。70多年人生路,他練字、篆刻也將有半個世紀。

在制印上,他不讓當時的一批名家;在書法創作上,他能博古通今,別出心裁,書法作品極具魏晉風度。但老人並不張揚,也不虛張聲勢,為人低調異常。

大約,當時的書畫壇風氣較為良好,名家輩出,對於人品和造詣是極為看重的,因此這位書畫家在當時依舊得到了較多的褒揚,名家蕭嫻、費新我、周慧珺、武中奇、高馬得都和他有書畫互贈,極有古名士之風。

老人對於書畫的態度很嚴格、很具有藝術家的氣質,雖然在他晚年時,我國市場經濟已經蓬勃發展,但他對此持審慎態度。他曾出一閑章,名曰《市場接軌無緣》,

並記之:市場經濟浪潮中,書畫商業化,乃必然之路,但多數是發的報銷財,人各有志,我還未與市場經濟接軌!

這麼說也這麼做,在他晚年,各種人來登門求字,

他依舊有求必應,來者不拒,也多不收禮金。為此,他刻印《散落人間千萬張》來記此事。

老人將他的承諾,一以貫之。一生出印和書法無數,卻在生前沒有出版一個書法集。辭世一周年後,他的生前好友、學生自發將作品收集在一起,才正式為他出版了藝術合集——《薛雙甲集》,包含書法、篆刻、藏品、文稿、詩詞等多種!

看到文藝集名,你大概知道了,他叫薛雙甲。

由於他贈書法不拘一格,他的作品,文從沈夢了解,確實有很多在他的家鄉、以及全國多地散落著。有一部分上了拍賣網站,價錢從幾百到上萬不等!

如今,老人已經辭世15年了,市場經濟也運行了許多年,書法行情依舊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當代書家看到老人的書法態度和老人的事迹,會作何感想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圈 的精彩文章:

女書法家宮秀芬,師從王冬齡,草書氣勢不凡:不是男兒,勝似男兒
末代皇叔,沒打過仗,相馬畫馬是一絕,被贊「弼馬瘟」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