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遺詔真的被篡改了嗎?這一考古發現顛覆你所知的歷史
歡迎大家閱讀本期的小影說歷史,這一期的內容可能會引起部分讀者的不適,不喜勿噴哦。
大家都知道實際上記載,秦始皇打算立扶蘇為秦國的下一任皇帝,但是被趙高和李斯篡改了遺詔,改成了十八子胡亥,至此秦國走向了滅亡的道路。
但是接下來的一段考古發現,將顛覆你認為千真萬確的事情。
北大竹簡《趙政書》有如下記載:昔者秦王趙正(政)出遊天下,至白人(柏人)而病,病篤,喟然流涕長太息,謂左右曰:「吾忠臣也,其議所立。」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詔期(亟),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
這段文字大致意思就是:秦始皇趙政出遊病入膏肓,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就召集群臣來商議繼承者,然後李斯等人推薦十八子胡亥,秦始皇覺得可以,於是胡亥就成了秦二世。
這一段記載就非常的顛覆我們已知的歷史,不由得懷疑這段記載的真實性。不過從以下幾點分析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一、巡遊只帶十八子胡亥
古時帝王巡遊,陪同者皆是自己親信者,喜愛的皇子、皇女。如果始皇帝欲立扶蘇為接班人,那麼為什麼不帶扶蘇同行?而且秦始皇的子嗣也不少,為何偏偏只帶了十八子胡亥,說明秦始皇對於胡亥是非常偏愛。
二、被疏遠的扶蘇
眾所周知在秦始皇巡遊的時候,我們的扶蘇長公子卻在邊疆領兵打仗,有人會說秦始皇此舉是為了鍛煉扶蘇,但是也完全沒有必要與蒙恬上一線吧,當時與秦軍對戰的可是匈奴。由此可分析扶蘇在秦始皇心中的地位並不怎麼樣,甚至秦始皇想扶蘇死。
三、時間
史記原文記載: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書已封,在中車府令趙高行符璽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
從現今的地圖上面可以看出由廣宗縣至平原縣,兩地相距約300里。按照當時巡遊的速度,有考慮秦始皇的身子,所以速度並不會很快,預計4-5天才能夠到。
趙高和李斯不可能提前預知秦始皇一定會死,而壓著詔書不發,除非秦始皇的死跟這二人有關也未嘗可知。
那麼他們在不可能知道秦始皇會不會死的情況下是不敢做出如此行徑的,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就是詔書是真的。
對於密詔為何隱而不發,就是因為害怕扶蘇手握重兵而先一步進咸陽登基稱帝,所以李斯、趙高等人才火速趕往咸陽登基。
這樣整個事情的經過就非常合理了,《史記》也不一定全是記載的事實,你認為呢?


※咸豐皇帝為什麼這麼寵愛慈禧,原來慈禧有兩手絕活伺候的皇帝很舒服
※故宮的男同志,為什麼每次進入故宮時會說,俺進來了!
TAG:病久不治自會愈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