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艾灸有效果,自己卻沒有,也許時間你沒把握好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調理」:仰望岐黃在網上發現了一個很好的自助中醫調理系統,針對每個人的情況可以推薦不少調理方法,很全面也挺準確,趁著免費推薦大家抓緊試試!
有的灸友十分苦惱,艾灸的好處心知肚明,但灸來灸去,效果總不盡人意,這就讓他們很是苦惱,為何別人有效果,自己卻沒有?
其實,對於艾灸的效果,有的人來的快,來得慢,這是正常現象,箇中原因,比較複雜,有體質原因,或者艾灸方式,習慣,順序,取穴等。
另外,艾灸還是個水磨活,考驗人的耐心。有些人艾灸個兩次三次,每次艾灸十多分鐘;也沒法長期堅持,這效果自然會很微弱。
所以,艾灸沒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天我們著重說下,艾灸時間的對效果的影響。
一天中最佳的艾灸時間是什麼時候?
人體像一個精密的儀器,艾灸的作用是給這個儀器保養和修復,但是保養的時間很重要,時間不到,儀器不配合,效果便差一籌。
我們說,白天,是適合艾灸的時間,但這說法總歸有些籠統,白天的時間也不短,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在這些不同的時段艾灸,總歸會存在一些差異。
岐黃小廣告
每一根仰望岐黃特製粗艾條都要經過人工精心篩灰、去雜質工序。堅持灸氣海補養陽氣,適合腎虛陽虛,痰濕體質,濕氣重,常人堅持艾灸氣海關元穴也可以強身健體保長壽!第一次使用充分點燃後離穴位2-3厘米,不要靠太近,等自己適應後再慢慢靠近,微微有灼燙感為宜,千萬不要太燙,以免燙出水泡。初次使用,灸出水泡也很正常,如果出水泡,拿針刺破水泡底部,把水放出,不要破損皮膚,休息一兩天後就可繼續灸,堅持灸有益長壽健康。
一般來說,身體陽氣越旺的時候,也是越適宜艾灸的時候,故一天中最適宜的艾灸時間如下:
上午7點-11點,這段時間,對應四季中的春季,人體與自然的陽氣逐漸轉旺,適宜艾灸。
在午時(中午11~1點)前後,等於是四季中的盛夏,這段時間人體與自然陽氣達到頂點,此時艾灸,起效往往很快。
(PS:艾灸不要太死板,我們要根據我們個人的情況來適時調整,如果白天實在沒空,晚上睡又沒問題,也可以晚上艾灸,越早灸越好)
秋冬季陽氣內斂,不容易調動出來,找對時間艾灸,在秋冬季還是比較重要的。假如你發現自己艾灸了一段時間,效果不太明顯,那麼不妨試試,在這個時間段堅持艾灸一段時間,灸量是艾灸起效的關鍵!
艾灸貼,哪不舒服就貼哪,簡單方便效果好:
岐黃小廣告
另外,這些習慣,也會影響艾灸效果!
1、灸後觸涼:艾灸後,有些人會感到身體發熱,有時還會流汗,喝涼水,吃涼食,吹涼風。
2、灸量不足:一般而言,成人艾灸,每穴至少20分鐘,低於這個時間,效果會有,但會越來越弱,單純養生時機可以短一點,調理慢性病艾灸的時間要更長。
3、艾灸後吃東西:吃東西時,人體的陽氣和氣血會被調動,支援胃部消化食物,艾灸後吃東西,所調動的陽氣有限,效果自然不理想,還可能影響反過來影響消化。
4、心神不寧時艾灸:心神不寧時,人體的精氣是散的,四散奔走,此時艾灸,難以聚集陽氣,撼動不了病邪,效果自然不明顯。


※告別瞎灸:怎麼灸,灸多久,灸幾次,艾灸才有效果?
※專家真人示範,教你9天趕走老慢支、老寒腿、關節炎、老胃病!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