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空軍「先鋒飛行大隊」:「第一」離打贏有多遠

空軍「先鋒飛行大隊」:「第一」離打贏有多遠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從空勤樓走向外場,需要穿過一片高聳入雲的楊樹林。

一棵棵兩人合抱粗的大樹,挺拔得英氣逼人,似乎在向世人展示,這裡是一支底蘊厚重的部隊。

飛行訓練結束後,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一大隊副大隊長張威和戰友們常常來到這片樹林中,漫步、靜坐、思考、對話。

站在新時代的坐標點上,張威和戰友們很清楚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作為創造多項新中國「第一」的空軍「先鋒飛行大隊」成員,從加入飛行一大隊那天起,他們就把「祖國用第一為我們命名,我們用第一來回報祖國」這句誓言刻在心底、融入血脈,用汗水捍衛著「第一」的榮譽,用鮮血守護著祖國的和平。

「第一」離打贏有多遠?「先鋒飛行大隊」的官兵深懷憂患,一路超越,在堅守和創新中負重前行,努力提升新時代打贏能力。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第一」離打贏有多遠

——空軍「先鋒飛行大隊」傳承紅色基因提升打贏本領聞思錄

解放軍報記者 於春光 李建文 特約記者 郝茂金 通訊員 劉漢寶

從空勤樓走向外場,需要穿過一片高聳入雲的楊樹林。

一棵棵兩人合抱粗的大樹,挺拔得英氣逼人,似乎在向世人展示,這裡是一支底蘊厚重的部隊。

飛行訓練結束後,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一大隊副大隊長張威和戰友們常常來到這片樹林中,漫步、靜坐、思考、對話。

站在新時代的坐標點上,張威和戰友們很清楚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作為創造多項新中國「第一」的空軍「先鋒飛行大隊」成員,從加入飛行一大隊那天起,他們就把「祖國用第一為我們命名,我們用第一來回報祖國」這句誓言刻在心底、融入血脈,用汗水捍衛著「第一」的榮譽,用鮮血守護著祖國的和平。

「第一」離打贏有多遠?「先鋒飛行大隊」的官兵深懷憂患,一路超越,在堅守和創新中負重前行,努力提升新時代打贏能力。

敵人不會對你手下留情,吃過幾次敗仗就更清醒

2017年底,飛行員馬鋆從飛行三大隊調入飛行一大隊那天,覺得自己是時代的「寵兒」:他終於成為空軍「先鋒飛行大隊」的一員,成為這支尖刀部隊的「刀尖」。

哪知首輪空戰對抗,戰友們就給馬鋆一記重拳。從遠距對抗到近距纏鬥,馬鋆被打得落花流水,毫無招架之力。

這位擁有600多小時飛行時間的戰鬥機飛行員,突然感覺自己是一名小學生,發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敵人不會對你手下留情!」走下戰機,副旅長李凌拍著馬鋆被汗水浸透的飛行服說,「吃過幾次敗仗就清醒了。」

2011年11月,空軍第一屆對抗空戰競賽考核,該旅以飛行一大隊為主的「王牌團隊」,竟然在首個演練日就被對手以59∶166的大比分淘汰。

沙場折戟,暴露出他們練兵備戰的「誤區」:當他們還在比誰機動時載荷拉得更大、動作更迅猛之時,對手已經靠電子戰佔據了戰場的制高點。

失敗的結局刺痛著、震撼著、敲打著飛行一大隊每名飛行員的神經。那天,參賽飛行員向在場的全體機務人員鞠躬致歉:「對不起,讓你們失望了。」

如何從失敗的陣痛中站起來?如何捍衛新時代「第一」的榮譽?歸建後,他們把59∶166這個比分,澆鑄成銅匾,懸掛在榮譽室對面的牆壁上。

正是從那次失敗開始,他們重新審視自己,在與時代的碰撞中實現了新生。正是靠那沒日沒夜的學習研究,飛行一大隊開闢了制勝之路,創造了席捲全空軍的「建設學習型飛行大隊、爭當學習型飛行人員」活動,在隨後參加的5次對抗空戰競賽考核中,捧回4頂「金頭盔」,幫助部隊4次奪冠。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李凌欣賞馬鋆,常給這個年輕人壓擔子。李凌和戰友們清楚,在新時代面前,每個人都是學生,每一天都在趕考,有太多的路要走,有太多的坎要過,還有太多的空要填。

畢竟,捍衛「第一」的榮譽和地位,是要靠實力說話的。

勝了對手不等於贏了,關鍵是看到差距,敢於擔當

「簡直不要命了!」

2017年秋天,萬米高空,碧空如洗。飛行員高中強終於逮住機會,在尾後瞄準了時任飛行一大隊大隊長丁儻的戰機。

突然,丁儻一個急速反轉,戰機如狂風暴雨般迎面衝來,驚得高中強急忙規避。倘若處置不當,也就一兩秒,飛機就會相撞。

「這是去參加對抗空戰競賽考核前,給你上的最後一堂課。」走下戰機,丁儻望著驚魂未定的高中強一臉嚴肅地說,「這是生死之戰,戰場上你永遠不知道敵人會做出怎樣的瘋狂舉動!」

這一課,讓高中強開始以一種從未有過的角度審視戰場,好像有一層窗戶紙被捅破了,突然洞悉了使命和生命之間緊密相關的一切。

當年的空軍對抗空戰競賽考核中,高中強和隊友力壓群雄,第一次參賽就摘得了象徵空軍飛行員至高榮譽的「金頭盔」。站在領獎台上的那一刻,高中強還不知道「金頭盔」會給自己帶來什麼。

「勝了對手不等於贏了,關鍵是看到了差距,敢於擔當。」

那次執行一項重大任務,飛行一大隊的「金頭盔」們當仁不讓地進入第一梯隊的名單。高中強興奮地發現這是屬於「金頭盔」的「特權」: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那一刻,高中強和戰友們頓悟那句「從這裡走向戰場」的深層含義,觸摸到榮譽背後的另一種質地:「金頭盔」是飛行員逐鹿戰場的門票,只有練就過硬本領,才有資格在未來戰場上當先鋒打頭陣。

又是一輪空戰對抗,升空前長僚機間互相激勵:「把他們打成篩子!」啟動戰機的那一刻,飛行員們都覺得熱血在燃燒。

一起摸爬滾打的機務人員感觸最深:現在,按戰鬥起飛標準加足航油,只夠飛以前一半左右的時間。飛行員常態進行極限飛行訓練,有時候一個架次需要10多次加力。下飛機後一擼袖子,胳膊上常看到被載荷壓出的淡淡出血點。

爭奪「金頭盔」,超越「金頭盔」。漸漸地,「金頭盔」改變了飛行一大隊飛行員練兵備戰的胸懷視野、價值追求和責任擔當。

戰機披著霞光緩緩降落,高中強喜歡輪胎接觸地面時那種瞬間的「踏實」,有時會情不自禁地哼唱「我愛祖國的藍天,晴空萬里陽光燦爛……」

「回到祖國大地的懷抱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高中強不止一次地產生這種感覺,而且隨著自己技戰術水平的提升愈發強烈。他似乎更加明白軍人之於國家的意義,似乎又領悟到丁儻「最後一堂課」的深層含義。

面對記者,高中強低頭一笑:「學無止境,還得繼續超越。」

經歷一次次頭腦風暴,我們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才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宿舍里,飛行員么志強一言不發地坐著。他還在反思:自己在空戰中的「英雄壯舉」,為啥挨了一頓批評?

剛剛進行的一輪空戰對抗中,戰鬥進入膠著狀態,勝敗難分。最後,血氣方剛的么志強為掩護長機,駕機「沖」向對手,兩敗俱傷。

「犧牲是軍人的最高付出,但不是軍人的最大奉獻。國家培養你,是讓你奪取勝利的,不是讓你在關鍵時刻一死了之的。」 飛行一大隊副大隊長張威說的每個字都像一枚鋼針,深深地刺痛著么志強。

「自己犧牲了,還怎麼跟敵人戰鬥,何談打勝仗?」站在飛行一大隊首任大隊長李漢的雕像前,飛行員們思緒紛飛。走進新時代,裝備新了,底氣更足了,飛行員不僅要具備勇氣和膽氣,還要更有頭腦。

反覆研讀《孫子兵法》,飛行一大隊飛行員體會到: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是靠心平氣和的說服,而要靠克敵制勝的力量去懾服敵人!

在飛行一大隊走廊的天花板上,每隔四五米就掛有一塊「警示板」,飛行員無論從哪個方向通過,一抬頭就能看到這樣5句話:

「作戰對手在哪裡?」「他們是什麼裝備?」「他們是什麼水平」「他們在做什麼?」「我們該怎麼辦?」

這一連串問號,彷彿懸於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鞭策著飛行員時刻保持警醒。在一大隊人心中,隨時能升空、升空就能作戰的意識早已根深蒂固。

備戰與被戰,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寧可備而不戰,決不可無備而戰。」這種夙興夜寐的強烈憂患,體現在每名飛行員的匆匆腳步里。

一次,張威意外發現,某種態勢下雷達裝備演算法如果作某種改進,可以有效提高作戰效能。

他把想法反饋給伴隨保障的工廠專家。專家兩手一攤:「這型雷達功能已經開發到極限了,不換裝備,問題不可能解決!」

張威的倔勁兒上來了,一連找技術人員辯論了5次,終於把對方說服。

像這樣的碰撞和交流,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在飛行一大隊,大家尤其重視學習中的交流碰撞,也總是能從中升級自己的思維,收穫全新的認知。

說起變化,張威自豪地說:「這幾年,我們飛行員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了。」

他的「朋友圈」里,有雷達、地導、電抗等部隊的戰友,有科研院所的專家,還有陸軍、海軍等多軍種的人員。

這幾年,飛行一大隊飛行員只要出去療養或培訓,都會擠出時間去附近的科研院所學習,捕捉新軍事革命最前沿信息。他們共研究發表26篇軍事理論文章,探索10多套成型戰術戰法,提出76條裝備改進建議。

晨曦微露,旭日欲升。張威望著停機坪上一排蓄勢待發的戰鷹思潮澎湃:「經歷一次次頭腦風暴,我們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才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