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秋凍」要恰當 關鍵在於「動」

「秋凍」要恰當 關鍵在於「動」

「秋凍」要恰當 關鍵在於「動」

「秋凍」要恰當 關鍵在於「動」

「秋凍」要恰當關鍵在於「動」

「秋凍」要恰當 關鍵在於「動」

文/劉姿含

「春捂秋凍」,是我國古人在長期生存鬥爭中總結出來的健身防病要訣,體現了順應天時的醫學觀念,廣泛深入民心。但秋凍也有講究,不可錯誤理解,否則會適得其反。

秋凍因人要有度

「秋凍」要恰當 關鍵在於「動」

75歲劉老太患有多年的「老慢支」,往年一入秋季,就早早的換上了暖衣,早晚都憋在屋裡不敢出門。即便如此,犯病時的憋氣胸悶、咳嗽,依然讓她痛不欲生。今年夏日三伏天找一位老中醫做了冬病夏治,醫生勸她說,秋天時不要老憋在屋裡,出去活動活動,適當凍一凍,有利於減輕癥狀。她照此遵行,自我感覺不錯。前幾天寒潮來襲,子女都勸她添加衣服,她執意不肯,依然是晨起一身短打扮,頂風外出活動。不料回家後就犯病,咳嗽,喘得透不過氣。子女急忙把她送到醫院,住院好幾天才緩解。

秋涼了,許多老年人晨練時依舊只穿一件單薄的短袖衫,他們認為,越是衣服穿得少,越能收到好的鍛煉效果,其實是一種誤解。所謂「秋凍」是說秋季到來之後,不要氣溫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而應循序漸進地添衣保暖,以增強身體的禦寒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忍受寒涼。也就是說,應該掌握好「凍」的度。

「秋凍」應看「天時」。當天氣變化比較平緩時,少穿點衣服,使身體略感涼意,但不感覺寒冷為宜。若有強冷空氣活動,氣溫急劇下降,依然要及時添衣禦寒。同時要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體質條件量力而行,不可急於求成。患有慢性病者要比正常人更早一些添衣,以免引起舊病複發。

相比於老年人,兒童更要把握好秋凍的度。秋天是冷熱交替的季節,氣溫變化不定。如果稍冷一點就給孩子添加衣服,孩子活潑好動,極易出汗而把內衣浸濕,待安靜下來時,風一吹就易感冒傷風。因此,秋涼之際,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最好不要過早地添加衣服。由於兒童自己難以覺察冷暖,家長可根據自己的感受適時掌握,當自己感覺有寒意時,就要給孩子添衣。添衣後要注意觀察,如孩子活動後出汗,要及時更換內衣。

禦寒鍛煉在於「動」

「秋凍」要恰當 關鍵在於「動」

想利用秋凍養生保健的人,切忌只凍不動,應適當加強體育鍛煉,比如散步、廣播體操、打太極拳等,這些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新陳代謝能力,進而從根本上增強人體的耐寒能力。因此,古人秋凍之意不僅是指緩慢添衣,更注重在寒涼中的外出活動鍛煉。

秋天是鍛煉孩子禦寒能力的最好時段,通過對外界氣溫突然變化的逐漸適應,可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使自身抗病能力不斷增強,預防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種疾病的發生。加強「秋凍」鍛煉,還能提高肌肉和關節活動的能力,促進血液循環,流向四肢骨骼的血液也隨之增加,對兒童生長發育有益。但家長也應該注意,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體質和氣溫變化靈活掌握,使其逐漸適應。

已入深秋莫再「凍」

「秋凍」要恰當 關鍵在於「動」

民間詞曰:「一場秋雨一層寒,陣陣秋雨,漸近冬年。」進入深秋後,氣溫變化大,溫差、風速、大氣壓都處於較大的波動狀態。這種變化多端的天氣會使人的皮膚、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也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嚴重時還會導致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癥狀,甚至還會使血管脆裂發生中風,引起偏癱,危及生命。所以,凡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在深秋季節不但不應該秋凍,相反還應該注意保暖,隨著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添衣服,以免舊病複發影響身體健康。一些身體調節功能較差的年老體衰者、正在生長發育的嬰幼兒和一些老病號則不宜「秋凍」。

另外,有支氣管病、哮喘病、冠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凍」。因為這種病人一旦著涼、感冒,就很容易舊病複發或使病情加重。

「秋凍」要恰當 關鍵在於「動」

文章有用 請贊一個

★全國郵發代號:36-43 80-151

★微信搜索:JiaTingYiXue

★投稿信箱:jtyxzz@sina.com或jtyxbj@163.com

★網址:www.jtyxzz.com

★郵購地址:鄭州市經二路13號 家庭醫學刊社

★健康是福|關愛家人|關注家庭醫學|健康一手掌握

★ 我們是您的家庭小衛士|歡迎致電我們!

★ 0371-65968289/ 65954441

掃一掃 健康一手掌握

「秋凍」要恰當 關鍵在於「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小內衣要防大污染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