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Phone XS Max評測:最好的iPhone,但不是最好的手機

iPhone XS Max評測:最好的iPhone,但不是最好的手機

2008年初,尚在高中的我購買了人生第一部旗艦手機諾基亞N95。時至今日,我已經很難回想起它在功能方面的細節,但那昂貴至極的售價卻依舊深深刻印在我的腦海中——畢竟整整一個暑假的打工經歷,足夠讓人清楚地記憶很久。

十年時間過得飛快,從大學畢業的新生到社會新人也只是一眨眼的事,而旗艦手機們的售價也變化得同樣快,5000元檔位你似乎已經找不到多少」真旗艦「了,因為它們都已經往萬元進發。比如華為 Mate RS保時捷設計就從9999元起售,蘭博基尼版OPPO Find X的價格也來到9999元,而三星Galaxy Note9頂配版也幾乎要同樣的價格。

或許是因為有了這些「珠玉」在前,所以最終當獲悉頂配版iPhone XS Max要賣到12799元時,我並沒有展現出多少的驚訝,畢竟這是一台具備有史以來最大屏幕、最強性能以及最大內存的iPhone,在市場都朝向越發昂貴的價格區間邁進的當下,它自然需要在價格中體現出「創新」的價值。

但在普通人心裡,恐怕始終會提出疑問:即便iPhone從不是一台樂於用「親民「價格殺入市場的旗艦,但今年,它的改進真的撐得起萬元級的售價嗎?

於是就有了這樣一篇評測,希望能讓你獲得最適用於你的答案。


更大的屏幕,改變更多的體驗

我們對於智能手機屏幕尺寸的爭論似乎終於在2018年有了結論,即便固執如蘋果也無可否認,大屏幕對於人眼的誘惑是無窮的,特別是當用戶已經習慣於巨幕所呈現的視覺衝擊,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在安於一塊小尺寸顯示屏。在今年,廠商們終於放下了對於單手使用的偏執,在全面屏普及之後,智能手機的屏幕尺寸已經普遍超越了6英寸。

因此6.5英寸iPhone XS Max的橫空出世就顯得理所應當了(若以圓角計算,為6.46英寸),這塊屏幕同樣採用了OLED材質,為了維持與去年5.8英寸iPhone X相同的458ppi,屏幕解析度由原先的2436×1125升級至2688×1242。因此從視覺觀感來說,這塊的屏幕的細膩程度與iPhone X趨於一致,也與今年的iPhone XS保持在同一水平,後者僅僅在屏幕尺寸上有所不及。

但即便細膩程度趨於一致,iPhone XS Max所帶來的改變也是徹底的。更大的顯示區域令觀看視頻、使用APP、查看圖片等一切操作的愉悅性有了明顯的提升。特別是在運行遊戲時,比如王者榮耀或是吃雞等主流競技遊戲,放大的畫面和按鍵讓雙手操作的觸感變得更為自如,這是在小尺寸手機上永遠無法體會的。

更大的顯示面積也不僅僅「放大」了畫面,iPhone XS Max更多的屏幕像素也增多了同屏的顯示內容,使用Safari瀏覽網頁時,它會比小尺寸的iPhone X多顯示三行內容。

不過或許也是由於iPhone XS Max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因此部分應用當前也存在一定的適配問題,比如常用的QQ音樂,原本底部的播放欄就很出現了懸浮,頂欄與系統狀態欄幾乎重疊;部分遊戲的DPI放大也有一些問題,比如《神都夜行錄》,有些圖標在iPhone XS Max就小的令人髮指,這些都需要第三方應用程序開發者進行重新適配。

當然這些小問題在出色的顯示效果面前,都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有史以來顯示面積最大的iPhone XS Max,也具備著iPhone史上最佳的顯示效果。DisplayMate分享了一組數據,欽定了這一事實:比如iPhone XS Max擁有絕對的色彩準確度,僅為0.8 JNCD;所有模式下最高亮度達到了660nits,陽光下的雞血模式超過700nits;僅為4.7%的屏幕反射率。在幾乎所有的指標上,它都處在當前智能手機屏幕的金字塔頂尖,DisplayMate也給出了全綠色的A+級別的最高等級。

當前唯一超過iPhone XS Max屏幕指標的設備,似乎也只有老對手三星Galaxy Note 9以及S9系列,後者在色彩準度方面達到了0.5 JNCD(數值越小越好),最高亮度也達到了710nits,雞血模式甚至超過了1000nits。不過這樣的超越對於普通用戶而言,也僅僅純字面的差異了,因為無論從各方面來看,iPhone XS Max所搭載的都是一塊當前最為頂級的OLED屏幕,它與Note 9一樣,都代表了當前智能手機行業的最高水平。


簡單放大的設計,或許仍是好設計

iPhone對行業的影響已經深入方方面面,就算友商們嘴硬的說著丑,但行動上還是一個又一個前赴後繼地著急做著追隨者。一年前的iPhone X可以看做是iPhone在ID設計上的回歸,經歷了iPhone 6、iPhone 6s以及iPhone 7時代的一體化鋁合金之後,嬌貴的玻璃面板終於回歸到了機身背後,iPhone 4開始的雙面玻璃三明治結構終於又重新被啟用。

實際來說,即便你不滿意劉海或是突出攝像頭等細節的妥協,但不得不承認,iPhone X的確在持握手感以及顏值方面到了一種全新的平衡——柔和的玻璃觸感讓人印象深刻,拋光的邊框沒有一絲突兀感,顯得溫潤。或許正是因為普通用戶沒有表達出對先前設計的厭煩,所以iPhone XS Max「偷懶」地徹底照搬了iPhone X的全部設計。

如果從正面來看,iPhone XS Max僅僅是將iPhone X進行等比放大,幾乎相同的劉海和屏幕比例足夠讓那些對科技產品不甚了解的用戶弄混兩者。比如,家中的老父親就足足用了三天才發現我已經從iPhone X更換到了iPhone XS Max,在我告訴他我已經換掉了手機之前,幾乎每天都會在他面前頻繁操作手機,但他並沒有發現這一事實。

「除了大一點,幾乎沒有區別嘛。」把iPhone X放到他面前讓他親自對比後,他終於說出了這樣的結論。

事實上,iPhone XS Max亦或是更小尺寸的iPhone XS與iPhone X還是很容易分辨的——蘋果在底部和頂部的邊框上添加了兩條明顯的注塑天線,從這一點細節上可以明確區分兩代手機。

相較這個普通人不會關心的細節,色彩或許是一個更好尋找差異的元素。iPhone XS Max除了此前的深空灰和銀色外,讓iPhone 8系列的金色得以回歸。雖然同樣被命名為金色,但和iPhone 8系列相比,iPhone XS Max的金色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觀感。首先是邊框部分,拋光工藝的不鏽鋼中框比傳統的磨砂邊框更亮,黃金色的邊框不再是此前粉嫩的色度。

其次,iPhone XS Max的背部大猩猩六代面板經過了重新的鍍膜調色,它的金色也呈現除了更深層的色彩觀感,反倒略微有些古銅色的感覺,配合玻璃反光質感,如玉石一樣顯得透亮。

不過實際來說,由於手機廠商對劉海和豎排攝像頭的「偏愛」,一年後再次沿用前代設計的iPhone XS Max的外觀雖然出眾,但在驚艷感方面的確已經顯得有些不足——它很難成為一個「第一眼美女」,但仍屬耐看。


好不好看暫且不論,握起來如何呢?

iPhone X是一部手感出眾的手機,它小巧且美觀,柔滑的邊框顯得溫潤,在日常使用中我特別喜歡偶爾不帶套細細將其把玩,在有時才思枯竭的下午,放在手心裡撫摸甚至有些解壓的作用。

擁有6.5英寸屏幕之後,iPhone XS Max自然丟掉了這樣的樂趣,即使它的邊框和後蓋同樣溫潤,邊緣處的過渡同樣的自然,但77.4mm的機身寬度以及157.5mm的機身長度都使得單手「把玩」變成了一種難事。事實上,在如此尺寸的機身下,你甚至很難用單手觸摸到屏幕的上半部分,在很多狀況下抬起另一隻手協同操作成為了常態。

對於仍然堅持想用單手操作手機的用戶,iOS也在系統中準備了「便捷訪問功能」,在下方的Home Bar區域,向下滑動,系統會將整體界面徹底下拉,從而方面用戶點擊。這是一個在iPhone X中就已經內置的功能,只不過iPhone XS Max無疑更需要它罷了。

當然,對於iPhone XS Max的體積,我們也進行了一組數據對比,以幫助讀者更清晰的對它的尺寸進行定位。事實上若將它擺到2018年同屏幕尺寸的旗艦中,得益於出色的邊框控制,它的體積控制還算過得去。

更為重要的是,iPhone XS Max實際並沒有比iPhone 8 Plus更大,在屏幕顯示面積多出21%的前提下,它的長度縮短了近1mm,寬度也少了0.6mm,因此在觀感上你甚至會有「小了一圈」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iPhone XS Max的邊框在數據上與iPhone XS相同,屏幕也同樣採用COP封裝工藝,但由於整機屏幕尺寸更大,因此從視覺上攤薄了邊框在機身上的佔比,它的邊框「看起來」反而比iPhone X/XS要更窄。


雙卡雙待有了,但似乎不是你想要的那種

不知道是因為中國市場太重要?亦或是美國用戶也終於對雙卡雙待有了實際需求?總之在iPhone XS Max上終於迎來了萬眾期待的雙卡雙待功能,原先側邊的單Nano-SIM卡槽進行了前後分割,在正反兩面分別可以背對背插入兩張不同的SIM卡。

在首次插入時,iOS會需要用戶分別對每個號碼標註不同的標籤,系統提供了「主號」、「副號」、「個人」、「商務」、「旅行」以及「數據流量」等不同的標籤,用戶也可以進行自定標籤。設定完成之後,在使用時不同的SIM卡就會以所設定的標籤進行顯示,以此方便用戶區分用於通話或是用於套餐的號碼。

隨後,在下拉通知中心中,就會顯示出兩個不同的運營商,右側的信號條也會顯示各自的信號強度。

在iPhone XS Max上,有一些雙卡的使用邏輯與當前的主流Android設備有些區別。首先在撥打聯繫人電話時,系統會默認以最後一次與其通話所使用的號碼進行撥打,節省了用戶每一次選擇通話號碼的時間,當然你也可以手動在聯繫人界面選擇用於通話的號碼。

其次最大的差異在於iMessage以及FaceTime。我們知道,過去在iOS系統中,iMessage和FaceTime是與所使用的號碼相綁定,過去只有一張卡,插入哪張就用哪張進行激活,而現如今有了兩張不同的SIM卡,自然在使用上變得更為複雜。iPhone XS Max提供了三種不同的激活思路:用主號激活、用副號激活、將副號用於數據但仍用主號激活。用戶可以在系統中手動切換默認激活的號碼,當然更新之後,好友就只能通過所激活的號碼或是Apple ID賬號來向你撥打FaceTime以及iMessage了。

激活iMessage與FaceTime之所以搞得這麼麻煩,實際是為了彌補iPhone XS Max的雙卡雙待缺陷。事實上,iPhone XS Max雖然具備雙卡雙待功能,但它卻不支持目前主流的L+L模式,這意味著兩張電話卡並不能同時4G待機,用戶將其中一張卡設置為主卡後,副卡只能在2G網路下待機,若是兩張卡同時都能在4G LTE下使用,自然不需要考慮這麼多問題。

除此之外,iPhone XS Max也不支持雙電信卡使用,而主號雖然支持VoLTE通話,但雙VoLTE通話等功能,也需要等到未來更新才能使用。如果你無法搞懂新一代iPhone的雙卡槽究竟適用什麼卡,我們也做了一張表格告訴你答案。


A12 Bionic性能拔尖無懸念

一直以來,在手機行業廣泛傳播著一個論調——「性能不重要,優化是王道」。但實際的情況卻恰好相反,更多的實例告訴我們,優化往往是錦上添花,根本的體驗仍要看硬體,而iPhone恰好就是性能碾壓的典型代表,幾乎從iPhone 4開始,蘋果就善於用更強的硬體平台來擊敗對手。

去年,A11 Bionic處理器一騎絕塵的再次戰勝所有與對手,以六核心架構輕鬆成為業界性能表現最優的移動處理器。今年,iPhone XS Max搭載了全新工藝的A12 Bionic,它最大的差異在於工藝製程的改變,7nm工藝加持下,A12 Bionic輕鬆塞入69億顆晶體管,而前代在相同面積下,僅有43億晶體管,老對手高通驍龍845則塞入了55億個。目前,僅有華為麒麟980的晶體管數量與A12 Bionic相當。

若以CPU來論,A12相較A11的提升是有限的,比如GeekBench 4的跑分,A12 Bionic近5000分的單線程成績以及11000多分的多線程成績比A11更高,但整體漲幅大約在10%左右,官方也承認,此次A12 Bionic的處理器提升約為15%。當然,雖然A12 Bionic的漲幅有限,但這一成績對上一眾Android旗艦,仍然是有著絕對的領先優勢。

相對而言,GPU的性能提升更為明確,從A11 Bionic的三核心GPU到這一代四核心GPU,A12 Bionic的GFXBench成績有著近50%的增長,而對比上高通驍龍845所搭載的Adreno630 GPU,性能也有40%以上的領先。

當然,由於A11 Bionic本身已經具備卓越的性能表現,因此A12 Bionic的提升似乎暫時很難在實際運行中體現。比如打開應用、關閉應用、載入遊戲、保存視頻等操作,兩部手機幾乎保持了相同的運行效率。唯一的差異只能是iPhone XS Max本身提供了4GB運行內存,因此以相同的使用狀態使用兩部手機,iPhone XS Max能在後台存留更多應用,而不是像iPhone X那樣過一段時間後就將它們關閉。

另一項重要的改進在於AI運算的性能提升,A12 Bionic將原先神經計算核心從雙核提升至八核心,如此一來iPhone XS Max能進行至少每秒5萬億次的AI計算(上代為每秒6000次),而iOS12的許多功能都需要以此為基礎展開。比如前置人像模式虛化、Animoji表情以及此次作為拍照重點的智能HDR處理。

性能要提升,續航時間最好不要縮短。為此,蘋果為iPhone XS Max配備了3190mAh容量電池,與上代iPhone X一樣,電池本身也採用雙電芯設計,L排列的電池能提供同時為手機供電。

實際來說,同在iOS 12下,iPhone XS Max本身的續航相較iPhone X是有所提升的,但卻很難說有質的飛躍。同樣的,在4G網路下持續使用微信、微博以及遊戲應用,亮屏時間大約在7小時左右,從早上8點出門,大約下午3點左右你就需要找充電器為手機恢複電量了。

電池變大,充電方式卻沒有太多的改變。蘋果慷慨的為iPhone XS Max配備了祖傳的5V/1A充電器,通過它大約要近4個小時才能將整機從0%充至100%。當然,你仍然可以自行購置PD協議充電器以及C to Lightning的官方線,這樣的組合能讓iPhone XS Max獲得快充能力,31分鐘就能恢復50%的電量,大約1小時40多分鐘就能充至97%,而隨後的3%則仍然需要半小時時間才能恢復;

此外,iPhone XS Max也終於支持10W無線充電,雖然整體的充電速度比不了快充,但至少追上了主流產品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活網 的精彩文章:

首次參展ChinaJoy,高通驍龍已為移動遊戲做好萬全準備
高達1萬刀的英偉達Quadro RTX顯卡究竟是什麼?

TAG:愛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