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戲曲表演的「四功」:唱、念、做、打

戲曲表演的「四功」:唱、念、做、打

湖北衛視《戲碼頭》開播在即

敬請期待

【戲曲「四功」】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獨特的基本功,比如相聲的「說學逗唱」,戲曲表演的基本功是「四功、五法」。本期《戲碼頭》小課堂將為大家科普一下「四功」:唱念做打,這是戲曲表演藝術的根基。所謂「唱必有聲、念必有情、做必有動、打必有武」。 「唱、念」與「做、打」分別屬於戲曲表演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的主要表現手段。

其實戲曲界關於「舞」是否應該成為「第五功」,一直以來爭議不斷。有人認為,「舞」作為戲曲表演的一項重要藝術表現手段應加入「四功」,合併為「唱、念、做、打、舞」「五功」。還有人認為,「做」與「打」中都分別包含了「舞」的元素。先跟隨小戲迷一起,了解一下「四功」,再說說您的觀點吧!

:是戲曲演出中劇中人物進行內心情感抒發或敘事的主要方式,根據不同的劇種,採用不同的音樂形式。就唱詞而言,一般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為曲牌體,如崑曲、高腔等;一為板腔體,如京劇、評劇、各類梆子戲等。

:是戲曲演出中對人物間的對白或獨白的總稱,是一種詩歌化、音樂化的戲劇語言。一般的劇種所用念白與劇種所在省份的地方音大致相同。京劇念白有京白、韻白之分,前者用湖廣音、中州韻,後者用北京方音稍加變化。崑曲則用韻白或蘇白。

:是對戲曲演員的身段、表情、氣派、風度等表演的總稱。是戲曲表演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舞台行動的主要組成部分。戲曲的做,多為程式性的動作,大都寫意。

:指戲曲中對點頭場面的表現手段,也叫「開打」,有時表現兩人的對打,有的則是集體的戰爭場面。戲曲的開打具有極強的舞蹈性、程式性和表現性,也多寫意而非寫實。

Tips:做、打、舞的區別:

「做」的幅度小,動作少,可以是一個細微的表情或神態;而「舞」則必須手舞足蹈,神采飛揚。「打」,顧名思義就是開打,必須是兩個人或兩個以上的人的打鬥行為。京劇中的「打」有上百套刀槍把子,豐富多姿。各式各樣的翻跟頭應當歸入「打」之中,因為「翻」往往表現的是打鬥場面,「舞」則主要是一個人的舞蹈表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近代戲曲藝術的「奠基石」 明清傳奇承上啟下
1938年,日本首相為何對武漢志在必得?

TAG: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