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應對孩子的「暴力」,媽媽「以暴制暴」好嗎?事實跟你想的不一樣

應對孩子的「暴力」,媽媽「以暴制暴」好嗎?事實跟你想的不一樣

文│慢媽

樂樂一直是個調皮的孩子,甚至調皮的有些「過分」。在外面,如果有別的小孩擋了他的路,他可能會伸出小手打別人一巴掌,對於這種行為,我一直很苦惱,而且在他出手的時候我總是也打他的小手,嚴厲的訓斥他一頓。但是這樣的效果還是不太明顯,後來我帶他出門的時候就會多加小心,特別是旁邊有別的小孩的時候,我會加快速度擋著他的手,以防他突然伸出手。

跟朋友訴說這個情況,她給我推薦一篇武志紅老師的文章,是關於孩子嚴重分離焦慮症的,癥狀是孩子咬自己的指甲,直到甚至都能咬到肉。武老師分析咬指甲這樣的行為是在壓抑自己的攻擊性,而最終原因是孩子早期出現攻擊行為的時候媽媽採用的方式是「以暴制暴」,孩子打大人,大人打孩子更狠,很嚴厲的訓斥孩子,才導致這樣問題的產生。

因為孩子在三歲之前,需要跟最親密的媽媽之間建立強烈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如果是在這一階段因為媽媽的行為破壞了孩子心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那麼孩子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需要費很多的時間來找尋安全感。也很有可能因為安全感的不足,出現其它的癥狀。比如:瘋狂的咬指甲。

看到這裡,我也在反思我自己,是不是在最早的時候,每一次樂樂伸出手,我都是打他,或者是大聲訓斥他,才更加重他的行為習慣。可能早就該順利度過的攻擊性時期,因為我的反應過大,才讓他還在持續那樣的行為。

武志紅老師的那篇文章里,最後女兒雖然沒有原諒媽媽當初的行為,但是因為她知道媽媽還是愛她的,因為溝通的比較順利,孩子的咬指甲行為順利解決了。不能不說,媽媽對於孩子的影響還是巨大的。

媽媽的愛使孩子幸福

在三歲之前,孩子對媽媽的依戀很深。很可能孩子大部分的安全感都來自於母親的愛。所以說,媽媽的愛對於孩子來說是幸福和健康最重要的基礎。如果說這個階段,媽媽能夠理性的看待孩子的行為習慣,採取耐心的應對方式,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平穩的度過這段時期。

媽媽的不愛,使孩子痛苦

而如果媽媽的行為打破了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孩子就會變得很無助。在孩子內心,自己最親愛的人都會傷害到自己,這種安全感的喪失令孩子內心非常痛苦。

如果三歲之前的孩子有攻擊性行為,最好的方法不是「以暴制暴」,要有耐心的給孩子指出行為的錯誤性,在孩子有良好的行為時多積極的表揚他。在孩子手伸出來之前先制止他,堅定的跟他說「不」。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段時期,最大程度的保護孩子的安全感。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屁孩兒 的精彩文章:

家長的這種行為,會使孩子越來越笨,別再大意了
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比,差在哪兒?真正的差距在9歲後體現

TAG:小屁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