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為什麼會爆發邊疆危機?

19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為什麼會爆發邊疆危機?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19世紀中國的邊疆危機主要是70年代的台灣危機和西北危機,由此引發了清廷內部海防和塞防之,80年代的西南危機(90年代甲午戰爭和之後的列強瓜分中國不僅僅是邊疆危機了)。危機發生的原因總的來說一是清廷內部的動蕩(太平之亂、捻亂、回亂)給了列強可趁之機;二是英法俄傳統列強對華侵略的擴大,英國、俄國企圖由西北,法國企圖由西南滲入,新興的日本企圖佔據台灣;三是清政府軟弱的對外態度和不善處理外交危機的表現,讓列強認為向中國滲透代價小而獲益豐厚,這個時期的清廷著實不善外交。清廷內部的動蕩不用多贅,這裡我想以台灣危機為例,談一下清政府應對危機的無力,這誘惑著列強侵略中國。

李鴻章

1871年底,有54名遭遇海難的琉球水手被台灣原著民殺死,日本趁機向清發難,欲藉此確立自己對琉球的權力(琉球自明以來即是中國藩屬,但1609年日本薩摩藩征服了琉球,對北琉球直接統治,南琉球成為其藩屬。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與中國貿易。16世紀中葉,日本不滿於與中國的不平等地位,兩國斷交,但日本仍需同中國貿易,故借征服琉球,令南琉球仍向中國朝貢,藉此與中國貿易,然後再由琉球與日本本土貿易)。但清廷方面認為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琉球是中國朝貢國,雙方衝突與日本無關;另外中國對原著民是一種鬆散的羈縻,中國不對原著民的行為負責。日本以現代國際法反駁,稱既然清不曾控制台灣原著民,他們不受清管轄,所以日本出兵懲罰台灣原著民不會侵犯中國的管轄權。故此,1874年4月,日本遠征台灣。最後兩國在英國公使威妥瑪的調停下,通過談判暫時解決爭端,清賠償日50萬兩白銀,並不譴責日本行為,這意味著清承認了日本對琉球的主權(清並不清楚其意義)。誠如英國駐日公使巴夏禮爵士所言;中國心甘情願地對所受的侵犯花錢付賬,這不啻是邀請外國作進一步侵略。

我們對照西北危機,在左宗棠湘軍取得軍事勝利的前提下,崇厚居然和俄國簽署了極其不利的《里瓦幾亞條約》,充分顯示了清廷缺乏外交人才,而在崇厚歸國後清廷擬斬崇厚也反映了清政府缺乏基本的外交知識。而在西南危機中,那句著名的「中國不敗之敗,法國不勝之勝」已極說明問題。

崇厚

我們常說弱國無外交,其實弱國才更需要利用外交手段去爭取權利,去應對危機,而19世紀的清廷缺連基礎的國際法知識、基本的外交通例都有所欠缺,以致加深了國家的危機。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楊培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紫竹林之戰中為何清軍聯合義和團仍然失敗
與袁世凱並稱「南岑北袁」的岑春煊為何獲慈禧太后寵信?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