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鳥兒們為什麼能狂吃不胖!

鳥兒們為什麼能狂吃不胖!

還都是假說與推測。

編譯 嚴冰冰

審校 譚坤

Credit: LewisHalsey

來自倫敦的環境生物學家 LewisHalsey 注意到,雀科等鳴禽即使在飼鳥器里吃了太多也不會長胖,他不禁懷疑,鳥類是否會通過調節對能量的使用——例如用於鳴叫、蹦蹦跳跳或者鍛煉身體的能量——來控制體重?

9月18日,Lewis Halsey 的一篇文獻綜述發表於期刊Trends in Ecology &Evolution上,在文中他探究了鳴禽如何保持體重的問題——是不是它們能夠控制自身利用能量的方式,因而不用擔心卡路里攝入?

「我家附近飼鳥器那兒的雀形目小鳥似乎從沒有長胖過,儘管它們在飼鳥器中可以無限制地飲食。但如果處在這種『隨你吃』的環境里,許多人都會長胖。」就職於英國羅漢普頓大學的 Halsey 表示,「我想深入探究這背後的行為學和生理學機制,這不僅僅涉及到食物的攝入和鍛煉的消耗,其中還有其他幫助動物控制能量收支和體重增減的機制;這絕不僅僅是攝入多少卡路里這麼簡單。」

我們從未見過肥胖的鳴禽,理論上這可能是因為,長得太胖的那些鳥兒都被捕食者吃掉了。然而捕食壓力最終會通過進化清除掉這種趨勢,以及近期的幾項研究都間接表明,鳥類可以通過提高日常代謝率或降低從被消化的食物中獲取能量的效率來平衡能量攝入。

Halsey 解釋道,「攝入一定量的食物之後,動物可以在無意識的狀況下調節自身利用食物中能量的效率,或是通過行為學方式,如改變翅膀扇動的頻率、鳴叫模式,或是通過生理學方式,如改變消化效率、細胞代謝率,來多用一點或少用一點能量。」

基於已有證據,Halsey 想要重構我們思考能量攝取標準公式的方式——不再簡單地從總能量中減去被消耗的能量。「(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們要記住,「能量』不是指吃下去了什麼,而是指腸道攝取了什麼和細胞吸收了什麼,若僅僅考慮食物的攝入量,那就想得太過簡單了。」他說,「這個理論不僅適用於鳴禽,還適用於人類和其他動物。」

當可獲取食物充足時,人類和其他動物調控能量攝入、消耗以保持體重的可能機制。

圖片來源 論文原文

Halsey 已經列出了幾個待研究的方向。他設計了一個實驗,讓一向在種子滿滿的飼鳥器面前保持苗條身材的鳥兒,接觸到另一種更有吸引力、也更容易消化的食物。「我想用類似於『美味的冰淇淋』來誘惑小鳥,看看這樣是否能打破它們管理身材的決心,就像冰淇淋讓許多人長胖一樣;又或者,即使在『冰淇淋』這樣的美味誘惑面前,鳥兒都可以堅定地保持體重不增長。」Halsey 補充道,「這個實驗可以先在實驗室、再到野外進行,這樣我們可以深入了解鳥兒控制體重的潛在機制究竟是如何運行的。」

論文信息

題目Keeping Slim When Food Is Abundant:What Energy Mechanisms Could Be at Play?

作者Lewis G. Halsey

發表日期September 18, 2018

發表期刊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doi10.1016/j.tree.2018.08.004

摘要

The obesity epidemic in humans isjuxtaposed by observations of passerine birds exhibiting fine-scale body massregulation. The ecology literature is replete with research into why theseanimals regulate body weight, citing tradeoffs between competing pressures suchas emaciation and predation. Yet studies o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massregulation in these animals are scarce. Maintaining or decreasing weight couldobviously be achieved by limiting food intake. However, there are numerousreasons why an animal may not control ingestion, at least precisely. ThisOpinion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plausibility of possible behavioural and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to adaptively maintain or decrease body mass in birdsand other animals. Candidate behavioural mechanisms include exercising andfidgeting, whil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could include reducing digestiveefficiency or mitochondrial efficiency.

論文鏈接

https://www.cell.com/trends/ecology-evolution/fulltext/S0169-5347(18)30185-X#secsect00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拿過菲爾茲獎的數學家,也曾怕數學
競爭加劇?2018「優青」評審結果出爐,71家新單位上榜

TAG:科研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