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魔王、鎮元子、二郎神都是孫悟空的兄弟,而誰才是真心待悟空的
人一生下來,或多或少都帶著業果(佛教用語,指惡業或善業所造成的苦樂果報)。這個業果可以蒙蔽你的眼睛,影響你的見識。你看到的世界,並不是世界本來的樣子,而是你眼中自己以為的樣子。
善良的人認為世界是善良的,其實是他善良;醜陋的人認為世界是醜陋的,其實是他醜陋。醜陋的人理解不了善良人的善良,因為他智慧蒙塵;善良的人能看清醜陋人的醜陋而不戳破,因為戳破無益。
《道德經》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不爭什麼呢?不爭名利,不爭閑氣。不爭名利,則不會蠅營狗苟;不爭閑氣,則不會輕薄浮躁。心中藏污納垢,常會疑鄰盜斧;心中妒火中燒,常懷怨憤之心。敦厚之人,時常反躬自省;淺薄之人,時常哂笑他人。
人對正確是非的判斷,最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這個環境,更多是人的因素。所以許多時候,我們都是在人云亦云和隨波逐流。
於是,一生做了許多惡事錯事卻並不自知。這一點,我們還是和孫悟空學學吧。
1.
孫悟空這個人,是石頭裡蹦出來的。他是善果而生。他的父母往近了說是天地、往遠了說是混沌,這就決定了一點,孫悟空天生就沒有帶著業果。所以,他有一顆智慧心,有一雙智慧眼。
孫悟空看事、看人相當清楚。所以他是《西遊記》中少有的擁有大智慧之人。這個智慧,還體現在他交往的朋友和結拜的兄弟上。
孫悟空一生,有三撥結義兄弟。
第一撥就是牛魔王為首的七兄弟。他們是:平天大聖牛魔王,復海大聖蛟魔王,混天大聖鵬魔王,移山大聖獅駝王,通風大聖獼猴王,驅神大聖禺狨王。
除了牛魔王,剩下的五兄弟都是打醬油的。這批人,清一色都是酒肉朋友。
當時孫悟空剛剛拜師學藝回來,又剿了水臟洞的混世魔王,算是在妖精界掀起一點小小的波瀾。正所謂物以類聚,三山五嶽的妖怪們自然都要過來看一看拜一拜。於是就有了孫悟空第一撥的結拜兄弟。
通常情況下,許多人以為在一起吃吃喝喝就你我不分了,其實這是最沒有見識的表現。酒肉朋友就是喝酒吃肉時候的朋友,是大家互相捧場、互相彰顯存在、互相抬高身份時用的。真有事情哪能指望酒肉朋友啊。
孫悟空把這個人情世故看得非常透徹。所以大鬧天宮之後,天兵圍剿花果山的時候,迎戰的只有孫悟空的猴兵和獨角鬼王率領的72洞妖王。這72洞妖王與牛魔王等六兄弟不一樣,他們是每天在花果山訓練,算是孫悟空的屬下。
大戰天兵的時候,結拜六兄弟個個都跑得無影無蹤了。孫悟空也從來沒有怨過他們。因為幫助你是人情,不幫助你是本分。酒肉朋友,關係就是這麼純粹。
五兄弟都失蹤了,唯有牛魔王還在。從後來的情況看,孫悟空看見紅孩兒和鐵扇公主的時候還是很歡喜的。畢竟這是義兄的老婆孩子嘛。況且說,自己從來也沒有做過對不起義兄的事,按理說,他們給自己一個順水人情也是應該的。誰知道道不同不相為謀,最終雙方大打出手,還撕破了臉。
牛魔王跟孫悟空的故事告訴我們,酒肉朋友嘛,有時候說翻臉還是會翻臉的。
那我們就說說孫悟空的第二撥把兄弟吧。
2.
孫悟空的第二撥把兄弟只有一個人,就是鎮元子。不過此人身份大有來歷。風林秀曾單獨撰文盤過此仙,他是混沌之初給混沌大帝看園子的童子,應該是「鎮園子」,後來才改成了「鎮元子」。
跟孫悟空結拜是鎮元子主動提出來的。其實這算是給孫悟空身份的一個背書。告訴五方三界、十洲三島的各路神仙們,孫悟空是鎮元子的兄弟,其身份是大有來歷的。
關於孫悟空跟鎮元子的關係,《西遊記》中有兩處說得明明白白。
《西遊記》第一回,孫悟空一出生,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這四方其實就是天地。孫悟空這一拜,算是坐實「天地之子」的身份。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那仙童推開格子,請唐僧入殿,只見那壁中間掛著五彩裝成的「天地」二大字……
仙童說得明白,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所以說,鎮元子拜的是天地,因為他是天地的僕人。
孫悟空是天地之子,鎮元子是天地之仆,二人結拜乃是一種關係背書,所以結拜兄弟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
以上兩撥兄弟,一撥是酒肉兄弟,一撥是背書兄弟。酒肉兄弟比比皆是,背書兄弟要靠實力。那麼下一撥就是真正肝膽相照的兄弟了。
3.
《西遊記》妖怪中有一個厲害角色,它就是九頭蟲。最起碼孫悟空與豬八戒聯手是打不過人家的。都說《西遊記》中的妖怪,有背景的被領走了,沒有背景的全被打死了。可是九頭蟲是唯一沒有背景卻逃走的一個。
九頭蟲是碧波潭萬聖龍王的女婿。牛魔王是這裡的朋友。九頭蟲偷過佛寶舍利子,萬聖龍女偷過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看這一家子,跟佛界、天界、妖界似乎都有些瓜葛,卻又都不知道是什麼關係。
就在孫悟空一籌莫展的時候,楊戩居然出現在附近。要知道,楊戩在《西遊記》中一共就出場兩次,第一次是花果山大戰孫悟空。
楊戩也有六結義兄弟梅山六聖,他們居然稱呼孫悟空為孫二哥。那麼問題來了,楊戩跟孫悟空什麼時候結拜的呢?
記得,當年楊戩出戰孫悟空的時候,做了兩件事。第一件是囑咐天兵天將,我戰孫悟空無論勝負,大家都不要幫忙。第二件是擒下孫悟空之後放火燒了花果山。
那麼,孫悟空被壓五行山出來之後就去取經了。期間曾被唐僧兩次三番趕走。
孫悟空第一次被趕回來居然沒有回花果山,而是去找了老龍王。結果老龍王一勸說,孫悟空就直接又回去保唐僧了。
直到孫悟空殺了幾個強盜又被唐僧趕走,他才回了花果山。這次回家,孫悟空做了一件大事。他從龍宮借來水,把花果山洗刷了一遍,又種上樹,花果山很快又恢復了當年的山清水秀。
這件事說明了一個問題,當年楊戩放火燒山,用的就是普通山火,甚至說是一個障眼法。表面的東西都燒乾凈了,但並沒有傷及花果山的筋骨脈絡。這才是後來孫悟空感激楊戩的原因。
孫悟空對楊戩是心存感恩之情的。在看到楊戩眾人之後,孫悟空跟豬八戒說,那是我七聖兄弟,你去請留他們。
如此看來,孫悟空心中早就把楊戩認為兄弟了。
而楊戩的把兄弟直接稱呼孫悟空為孫二哥,當然是得到楊戩的授意。孫悟空何等聰明之人,他馬上就明白了什麼意思。是楊戩覺得孫悟空可交,所以主動遞出橄欖枝。
楊戩一邀請,悟空馬上就移步過去,自此之後大家成為真正的好兄弟。
要說悟空的胸懷,堪稱海納百川。生死關頭,牛魔王棄他而去,他沒有一句抱怨。整部《西遊記》之中,二郎神、牛魔王、孫悟空三人神通武功相似,都會法天象地,八九玄功(七十二變),師承應該有所關聯。但三人智慧不同,導致見識不同。牛魔王是孫悟空名副其實的結義大哥,卻少有恩義,頗多怨恨。二郎神與孫悟空雖未結拜,卻是心有靈犀、英雄相惜,有如兄弟。
文:風林秀
參考文獻:《西遊記》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坐擁江南富庶之地南的明弘光政權,為何沒能成為第二個「南宋」
※魏惠王有一手好牌且四次稱王,魏國為何會在爭霸路上「陣亡」了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