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何古書典籍稱《易經》為「賊」

為何古書典籍稱《易經》為「賊」

《易經》是中國文化最為古老的典籍。歷史各派的學者,用許多不同的文字來讚揚它,大致多是說,推崇為「群經之首」,致無上敬意。也有認為僅是古代一部卜筮之書,卑微不足為外人道。

通過孔夫子傳述的《周易》以後,加上歷代許多學者研究附會,才有後世的崇敬或者是盲從。甚之,近代以來還是有許多輕薄譏諷之意。

《五經解》中評《易》為:「其失也,賊。」就是一個「賊」字。為什麼這樣評價易經呢?其實有種學了《易經》不走正路,旁門左道,就賊頭賊腦鬼頭鬼腦,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一套,拿起鵝毛扇子,就煽起別人造反。這就是我們華夏文化中對易經的一個評價,一個「賊」字斷語非常妙。

《易經》與三《易》

通常我們提到《易經》,就很自然地知道是指《周易》這本書。因為中國文化,自經孔子刪《詩》、《書》,訂《禮》、《樂》以後,冠以《周易》一書,統稱六經。經是天地的大準則,也是人生的大通道。稱《周易》等書為六經,便是說明經過孔子所整理過的這六部書,它是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天人之際」所有學問的大原理、大法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落花憶大大 的精彩文章:

為何古人今人夜裡不讀《周易》

TAG:落花憶大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