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志願軍一個連堅守陣地25天 傷亡28人卻擊退數倍之敵進攻

志願軍一個連堅守陣地25天 傷亡28人卻擊退數倍之敵進攻

1951年1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發動了以「機動防禦戰」為主的第四次戰役。志願軍第五十軍以僅有3萬多人的兵力,死守漢江南岸,阻擊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10餘萬兵力的進攻。

第四次戰役示意圖

這場防禦戰,被譽為解放軍建軍以來第一次大規模陣地防禦作戰,而志願軍五十軍面對數倍之敵,死守漢江防線五十晝夜,使聯合國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第五十軍149師447團3連,是這場阻擊戰當中湧現的一個英雄連隊。這個連在漢江阻擊戰中,堅守一個重要陣地長達25天,僅以傷亡不到30人的代價,先後數次擊退美軍的進攻,遲滯了敵人的進攻鋒芒。

3連守衛的陣地叫做浮里島,是位於漢江江中的一個沙洲。1951年2月7日,守衛漢江南岸的五十軍開始奉命向江北陣地轉移,繼續組織防禦,在南岸僅留下少量兵力扼守部分要點,遲滯聯合國軍向北進犯的步伐。而浮里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陣地之一。

浮里島東西寬約5公里、南北縱深約有2.5公里,這地方距離漢江南岸約200多米、距離北岸約150多米。別看地方不大,但這是當時五十軍149師防守陣地的一個最前沿,在戰術上是敵必爭奪、我必防守之地。

守衛在這裡的三連面臨的壓力非常大,因為這裡三面受敵,真正的屬於背水作戰。好在當時漢江仍處於冰凍狀態,各種物資補給都可以從冰凍的江面上運輸。三連守衛在浮里島,採取「前輕後重、梯次配置、環型防禦」的方式守衛島嶼。

2月18日晚上9點時分,美軍第三師派出了7輛坦克、150多步兵開始登陸浮里島。3連的戰士們將敵人放進距防禦陣地七八十米的距離,然後突然開火打了一個猝不及防。美軍在陣地前扔下十幾具屍體和一輛坦克後,倉皇撤退。

四次戰役中在冰天雪地露營的志願軍

第一次進攻失敗的美軍,借著其優勢的火力開始對浮里島進行輪番轟炸。到了第二天中午,美軍再次派出了7輛坦克、70餘人的步兵,在5架飛機的掩護下發動進攻。經過4個多小時激戰,3連官兵擊退了美軍兩次進攻,迫使其不得不選擇渡江回撤。

2月21日拂曉,浮里島上大霧瀰漫。美軍的一個百人規模的情報偵察隊,借著大霧企圖偷襲3連防禦陣地。但美軍在距離陣地30米的時候被哨兵發現,隨後雙方陷入激戰。10分鐘後,美軍扔下連同其情報隊長在內的十五具屍體倉皇撤退。

參加四次戰役的50軍某連隊

自2月22日開始,漢江地區的天氣逐漸回暖,冰封的江面逐漸解凍,3連的物資供給和傷員運送出現了困難。後來在不懈努力下,駐守江北幾位戰士靠著木筏向3連運送物資和運回傷員,一時間解決了燃眉之急。不過這種情況也無意中延緩了美軍的進攻,畢竟他們是沒那個魄力蹚著依舊冰冷的江水進行進攻的。

大概過了一周的時間,3月1日凌晨,美軍再次派出步兵80餘人、5量坦克和猛烈炮火的掩護下渡江進攻浮里島。激戰數個小時之後,來犯的美軍被3連擊退,倉皇的逃回了西岸。

3月12日,守衛浮里島的3連接到撤退命令,部隊遂陸續撤退。直到13日夜,三連所有人員均撤出陣地撤至漢江北岸。至此,3連共計守衛浮里島25天,先後擊退4次美軍組織的陸空配合的大規模進攻。在防守期間3連共計負傷15人、犧牲13人,殲敵130餘人,以較小的傷亡代價取得了顯著的戰果,並且完成了預定的防禦任務。戰後,3連被授予「浮里島連」榮譽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派 的精彩文章:

又一組絕密圖片放出!看看數十年前革命先輩們如何進行渡江演習?
富國瞧不上,窮國買不起,梟龍雙座緊張試飛卻難掩外銷尷尬

TAG:迷彩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