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紀念孔子誕辰:重溫孔子20句話,望見中華文化的底色

紀念孔子誕辰:重溫孔子20句話,望見中華文化的底色

每年的9月28日,

是孔子的誕辰紀念日。

今日,讓我們一起重溫孔子20句話,

致敬這位萬世之師,文化拾荒者,

儒家創始人……

孔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大聖人。在孔子以前,中國歷史文化當已有2500年以上之積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後,中國歷史文化又復有2500年以上之演進,而孔子開其新統。在此五千多年,中國歷史進程之指示,中國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響最大貢獻者,殆無人堪與孔子相比倫。——錢穆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

南宋·馬遠《孔子像》

3、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以仁為憑藉,活動於(禮、樂等)「六藝」的範圍之中。

4、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明代 佚名《孔子燕居像》

5、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生來就明白人生正途的是上等人;學習之後明白人生正途的,是次等人;遇到困難才去學習人生正途的,是更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還不肯學習的,就是最下等的人了。

6、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愛好仁德而不愛好學習,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愛耍聰明而不愛好學習,他的弊病是容易放蕩不羈;愛好誠信而不愛好學習,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自己受害;愛好直率而不愛好學習,他的弊病是容易說話尖酸刻薄;愛好勇敢而不愛好學習,他的弊病是容易出亂子;愛好剛強而不愛好學習,他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清代《孔子行教像》

7、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我每天多次省察自己,替別人做事有沒有儘力,和朋友相交有沒有足夠真誠,傳授給別人的東西,自己有沒有驗證過。

8、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想要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在做什麼,觀察他的來由始末,看清他的心理寄託,這就足夠了。

明代·江環《名人畫像冊·孔子》

9、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廣泛學習,志向堅定,提出問題並且實際思考,這就是仁德。

1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聰明又好學,還喜歡虛心向別人請教,這就是文。

明代 佚名《孔子畫像》

1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子路問孔子的志向,孔子回答說:「但願使老人能享受安樂,使少兒能得到關懷,使朋友能夠信任我。」

12、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德重於才,年輕人要先懂得孝順父母,兄弟和睦,信守承諾,親近仁愛,做到這些之後,再學習知識。

明代 佚名《孔子燕居像》

1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老是抱怨別人不了解自己,你要先去了解別人。

1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內在的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人就顯得粗野。外在的文采勝過內在的質樸,就會顯得浮誇。二者相互平衡,才能成為君子。

明代孔子像

1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教導學生,一定要等他冥思苦想仍然不能領會的時候再去開導他,如果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重複教導他。

16、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昭公賜鯉圖

17、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譯文:缺乏高尚品德的人不能長久忍受生活的貧困和不幸,也不能享受持久的榮華富貴。

18、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的過錯,如同日食和月食:他犯了過錯,人們都看得見;他改正了錯誤,人們都仰望著他。

為乘田吏圖

1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處卻不盲從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諧相處。

20、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不要根據言論來推舉人才,也不能因為一個人有錯誤就不聽取他的言論。

本文參考自《論語初級讀本》,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喝茶有禮 扣手禮的講究
自省修身,奠定人生大格局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