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孔子誕辰;孔子的這些話,都被你們誤解了

孔子誕辰;孔子的這些話,都被你們誤解了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教育家,被尊為「至聖先師」,誕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八月廿七,依西曆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2018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69年。謹以此文紀念。



孔子誕辰;孔子的這些話,都被你們誤解了



1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一般在感情上受過傷害的男人比較喜歡用「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句話來憂傷感懷,堅決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卻沒有幾個男人能說出接下來的一句:「近之則不孫(遜),遠之則怨。」

真相:

要理解這句話,首先得理解「小人」這個概念。《論語》中一共出現了二十四次「小人」,這些「小人」絕大多數可以理解為平民百姓,這是相對於士大夫階層的另外一個階層。此處的「養」,則是「相處」的意思。

全文「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遜),遠之則怨」講述的是相處之道,大意是: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來說,與女子的關係很難處理好;如果站在官員的角度說,與平民百姓的關係很難處理好。因為與他們過分接近了,他們就會無禮,過分疏遠了就會怨恨。


孔子誕辰;孔子的這些話,都被你們誤解了



2

以德報怨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大家常常用這句話去勸人放下仇怨,殊不知「以德報怨」只是一句提問,並不是結論。

真相:

《論語》里的原文是:「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的一個弟子問孔子:老師,別人怨恨我了,我不怨恨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的意思是: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現在別人怨恨了你,你就應該「以直報怨」,以公平正直的態度去對待怨恨你的人。


孔子誕辰;孔子的這些話,都被你們誤解了



3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泰伯》,一般人將其理解為國家統治人民,指使驅趕他們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讓他們明白他們在做什麼。這句話在現在看來,不可謂不惡毒,它被千百年來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奉為至寶,但問題來了,這樣的一條愚民之術,真是孔子這位致力於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嗎?

真相:

我們知道,春秋時代,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後人讀那時候的文章,要根據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適當地方停頓,才能得出句意通順、連貫的話。結合上下文語境,這句話正確的斷句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話是說:(詩、禮、樂這三樣東西是教育民眾的基礎,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詩、禮、樂,好,讓他們自由發揮;如果人民玩不來這些東西,我們就要去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明白這些東西。


孔子誕辰;孔子的這些話,都被你們誤解了



4

父母在,不遠遊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現在還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這種想法連孔子都不同意。

真相:

原文是:「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年邁在世,盡量不長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須告訴父母自己去哪裡,為什麼去,什麼時候回來,並安排好父母的供養。對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時,子女的義務,便是在家陪伴父母,與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子女出遠門又沒有一定的去處,那麼父母的牽掛之情勢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彆強調「遊必有方」,重點是對父母盡責,但又不反對一個人有正當目標時外出奮鬥。


孔子誕辰;孔子的這些話,都被你們誤解了



5

愚不可及


誤解:

「愚不可及」出自《論語·公冶長》。現在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愚蠢到了極點,別人都趕不上。但孔子口中的「愚不可及」並非這個意思。

真相:

原句為:「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智);邦無道,則愚。其知(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原來這是孔老夫子在稱讚一個叫寧武子的人,他說:寧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時候就展示自己的才華,做一名智者;世道渾濁的時候就裝傻,做一個愚者。做智者是簡單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裝傻,這是一種高明的舉動,很少有人能做到啊。

寧武子是春秋時期衛國很有名的大夫,經歷諸多變故,卻能夠安然無恙。孔子很佩服他這種明哲保身的處事方式,於是用「愚不可及」這四個字給予他高度評價。


孔子誕辰;孔子的這些話,都被你們誤解了



6

言必信,行必果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多數人將這句話作為君子之道。但其實與孔子的想法相左。對這句話字面上的理解一般沒有錯誤,但大家不知道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弳徑然小人哉!」

真相:

「徑徑然小人哉」的意思是:固執的庸士就是這樣,不辨是非黑白,只管自己貫徹言行。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義。「徑徑然」形容淺薄而固執。因此,孟子直接就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惟義所在」——只要合乎道義。


孔子誕辰;孔子的這些話,都被你們誤解了



7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誤解:

「三十而立」出自《論語·為政》,全文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一般人都將文中的「立」理解為成家立業。

真相:

孔子還說過:「立於禮。」(《論語·泰伯》)又說:「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日》)所以孔子說他「三十而立」,是指他這個時候懂得禮,言行都很得當。所以立的不是事業,不是家庭,立的是人自己。這是一種自我的覺醒,是人格的獨立,是自我把握、自我相信的起始。


孔子誕辰;孔子的這些話,都被你們誤解了



6

學而優則仕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子張》,很多中國人理解錯誤,認為讀書就是為了做官,這樣的理解不對。

真相:

這句話源於「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意思是事情做好了,可以總結經驗,從中學習,取得進步;學習學好了,就可以把這些知識應用到日常做事中。「優」指的是悠閑,學有餘力。孔子說過,「學而時習之」,「習」不是複習,而是演習、實習。出仕就是「時習之」的途徑之一,也就是把所學的、所修的東西應用到從政的實踐之中,但是,修身學習是無止境的,從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這句話講的是實踐和理論的辯證關係。


孔子誕辰;孔子的這些話,都被你們誤解了



9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全文是:「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我們現在所翻譯的,把「知」(智)和「仁」分開來說:智慧的人喜歡水,仁義的人喜歡山;智慧的人好動,仁義的人好靜;智慧的人快樂,仁義的人長壽。

真相:

原意是:仁智者樂山水,仁智者動靜相融,仁智者樂而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雨巷詩社 的精彩文章:

詩詞:門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楊絳:什麼是好的教育,什麼是好的修養

TAG:雨巷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