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只要有囚牢狀態的地方,便有苦的存在

只要有囚牢狀態的地方,便有苦的存在

所有佛法的原則可以歸納為:執著是苦的因,苦是執著的果。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善加了解執著,為了便於了解執著,我們必須像看囚牢一樣把執著看清楚,執著就是心靈的、精神的囚牢。

「執著」是精神的囚牢

只要有囚牢狀態的地方,便有苦( dukkha )的存在,大家應該可觀察到各式各樣的苦都含有囚牢的本質。苦的特徵包括被系縛、監禁或錮上鎖鏈,以及歷經各種困厄和紛爭。

如果你懂得這些,就會更了解「執著」( upadana )的意義,因為只要有執著,就會有囚牢。執著使人被監禁於囚牢中,成為「階下囚」。

哪個地方有執著,哪兒就有束縛,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的束縛,兩者同樣都會捆綁人。只要執著事物為「我」或「我所有」,便會產生系縛,而人一旦陷入系縛之中,就好比身陷囚獄一般了。

所有佛法的原則可以歸納為:執著是苦的因,苦是執著的果。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善加了解執著,為了便於了解執著,我們必須像看囚牢一樣把執著看清楚,執著就是心靈的、精神的囚牢。

我們學習佛法,修持止觀就是為了要摧毀執著。或者,打個比方,就是為了摧毀禁錮我們的囚牢。

我們現在所談的雖然是心靈或精神的囚牢,但它和遍布各地監禁犯人的囚牢具有相同的特質。而這種純屬精神的囚牢,卻無法以肉眼得見,更奇特的是,人們往往自願被鎖在裡面。大家如此欣然前往並甘心被鎖在其中,真是心靈囚牢非常奇妙的一面。

自囚牢中解放即是自由

所有宗教最終的目標不外乎得救、解脫,想想各宗教常使用的「得救」、「解脫」等詞,或在其他語言中可恰當表達此涵意的字眼,其實這些字眼都具有相同的意義,那就是──得到救度。所有宗教都在教導如何得救,然而到底要超越什麽才能得救呢?要超越心靈的囚牢才能得救。

大家隨時隨地乃至此時此刻,都需求的一件事,就是所謂的「自由」,簡單地說就是脫離囚牢,不論是實體的、物質的,或心靈的、精神的囚牢。因而不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需要自由。

缺乏智慧的人只看得到物體的或一般的囚牢,並對它產生畏懼,但那些具有智慧的人,就可以更深入地看出精神囚牢有多麼恐怖和危險。

事實上,難得會有人被關入一般牢獄,而世人卻都被心靈的囹圄所系縛。舉例來說,現在各位坐在這裡聽講,雖然是置身於一般的囚獄外,但卻都被禁錮在心靈的囚牢中,也正因為這種被禁錮的苦迫與壓力,驅使我們學習佛法和修習禪定。

至於你是否已察覺到上述情況,這並不重要,因為無論如何,它都會迫使我們從掙扎中挖掘出一條逃脫心靈囚牢的路來。不管你是否知覺心靈受到系縛,它都迫使我們不斷去尋求心靈的解脫。正因為如此,大家才會來這裡或到其他地方學習佛法。

雖然禁錮我們的就只是「執著」,但它卻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展現,共有好幾十種形形色色的囚牢。如果我們去研究各類型的囚牢,就會更了解這現象,更了解執著,同時也會更加明白佛法所說:苦的根源是「愛欲( tanha )」與「煩惱」( kilesa )。如果能夠清楚而且徹底地了解「囚牢」,就能夠了解「苦」是怎麼一回事了。

佛教唯一的核心

另外, 我想建議大家直接使用 upadana (執著),而不要用 attachment 或其他英文譯字取代它。 目前你可能對 upadana 的意義還一知半解,但可試著使用這字眼,使你的口、你的心以及你的感受先習慣它。因為佛教的唯一核心就是斷除執著,當執著斷除後,便不再有囚牢,也就沒有苦了。

想了解 upadana 必須將英文中依戀附著( attachment )、 黏著的( clinging )及緊握的( grasping )三個字的意思融合在一起, 這樣才能確切表達 upadana 的涵意。當然最好是使用 upadana這個字,因為它的涵意比較豐富,能夠使我們以更寬廣的角度了解「執著」。

upadana (執著)雖只是個簡單的字,但卻最為重要,因為佛教的核心就是要根除執著,進而解除苦。請大家務必了解斷除執著就是佛教各宗各派的核心,這在每一宗派都可發現得到。上座部佛教也好,大乘佛教也好,禪宗、西藏佛教也好,或任何你所喜歡的宗派都好,他們只不過在名相、外在儀式或修持法門上有所不同罷了,其實就本質而言,同樣都是為了斷盡執著。

不必因為無法研遍佛教各宗派的教理而感到憂傷、沮喪或焦慮,別給自己找麻煩。假如你無法到西藏、斯里蘭卡、緬甸、中國或其他地方研習佛法,也不要感到憂慮,那只是浪費時間罷了。因為佛教唯ㄧ的核心,就是去除執著。

如果要說上座部、大乘、禪宗、密宗及中國佛教之間有什麽差異的話,也只是外殼、表皮的肉瘤或儀式的多少不同罷了。佛教的真正核心,其實處處都相同,那就是執著的斷盡。所以不必因為無法研究各宗各派的佛教而感到悲傷或不足,只要全心修習斷除執著,那就夠了。

如果想要像專家一樣研究大乘佛教,就得研習梵文,但你可能學了一輩子仍然一無所知;或為了想好好地了解禪宗而去學中文,但耗盡一生學中文,到頭來還是不懂什麼是禪宗;若想了解西藏密教金剛乘,那就必須學藏文。只是學習這些語言,就要花上你將近一生的時間,但仍然無法真正了解任何東西,也無法進入佛教的核心。

這些都只是外在表相,人們卻把它當成「新發展」( new development )。如果要知道佛教的核心,只需要學習斷除執著,只要學習這件事,你就會了解佛教的本質了。因此,不管佛教被貼上大乘、上座部、禪宗或金剛乘的標籤,不管它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或其他任何地方,它們只有一個共同的核心──斷除執著。

其實單單上座部佛教,便有各種不同的形態,光是修習禪定就有許多法門,例如:觀察腹部的起、伏,或持念 Samma Araham (正阿羅漢)及 Buddho 、 Buddho (佛陀、佛陀),以及其他各種不同的法門。但只要方法正確,必定能斷除執著。如果不能斷除執著,就無法契入佛法的本質,那項法門也就毫無益處了。為何不對「斷除執著」(或者用比喻來說,對「摧毀囚牢」)產生興趣呢?所以,今天我們來談囚牢是再好不過了。

正確地說,我們實在無法從經典、技巧,或各式各樣的教義中學到如何斷除執著,我們必須在執著的本身,也就是在囚牢或苦之中學習,才能獲得真實的利益。因此,我們最好先找到這囚牢,以下我們就來談談「囚牢」。

抉擇向內學習

在此,我們面臨兩種選擇:是要向外學習,還是要向內學習?這兩種學習有天壤之別,而佛陀告訴我們必須向內學習。如來( Tathagata )曾宣說:應該要學習的一切,存在於活生生(未死)的身體中。那兒才學得到,因此我們就在那兒學習。向內學習,就是在自己活生生的身體本身學習;而向外學──從書本中或各式各樣的儀式中學習,是無法獲致任何用處的。請向內學習吧!請切記「向內學習」!

修習止觀,例如我們在這裡修習出入息念,就是向內學習。向內學習必須具有相當的耐力,但也不是太困難。實際上,人們所從事的高難度運動和特技等比修習止觀困難多了,然而人們卻有足夠的耐力來勝任這些。可見只要有適度的耐力,便可以透過專註觀呼吸來修習止觀。但有些人耐不住就半途而廢,其實只要再忍耐一些,便能有所成就。因此,請你以充分的耐力努力向內學習。

我想,使用譬喻說明會幫助大家更了解接下來所要討論的主題,因此我們今天就應用這個技巧來談「囚牢」。(待續未完)

敬摘錄於《智悲海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法王如意寶:有緣遇到大圓滿,是多生累劫的福報!
真的有護法神存在嗎?他們居住在什麼地方呢?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