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除了宮裡的兒子外,在外面還有一個兒子,但卻成了宮廷的秘密

乾隆除了宮裡的兒子外,在外面還有一個兒子,但卻成了宮廷的秘密

原標題:乾隆除了宮裡的兒子外,在外面還有一個兒子,但卻成了宮廷的秘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出生,於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乾隆秉政時期,朝廷里受到重用的大臣不勝枚舉,要論其中最為風光耀眼的,還得數傅恆與福康安這對父子。


雖說,傅恆身為孝賢純皇后的弟弟,但他卻能夠從六品侍衛這一芝麻小官一路平步青雲官居一品,這在整個大清朝都能稱得上是罕見。傅恆的出身雖不至顯赫,但是,也勉強算得上是豪門貴公子,在乾隆手下奮鬥了一生,獲一等公爵。


傅恆的兒子福康安借著父親之勢,在剛出生沒多久後就被乾隆接進皇宮,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撫養。這種待遇,在外人看來簡直尊崇之極,兩父子一個在朝堂上手握大權,另一個,則在地方坐擁雄兵,風頭無兩。


其實,在光鮮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今天就與大家聊聊關於乾隆與傅恆的野史。


傅恆之所以官運亨通,其實,與他的另一個身份有關——皇帝的小舅子。同樣,在宮內擔任侍衛的其他人哪有這種人脈?所以同為侍衛,其他人庸碌一生,傅恆則像坐火箭一樣節節攀升。當然,就算是皇親國戚,想要升職加薪也得靠真才實學,傅恆的努力與才華是有目共睹的。


有段野史流傳甚廣,那就是:乾隆爺曾與傅恆的夫人瓜爾佳氏私通。


傳言,傅恆的老婆姿色出眾,還有著尋常女人沒有的罕見才學,另當時的一干男子都自慚形穢。由於,傅恆的姐姐久居深宮,雖貴為皇后,但難免空虛寂寞,所以,便時常請傅恆的夫人進宮相談。乾隆皇帝的風流眾所周知,某次,在後宮中見到這位絕色傾城的大美女時沒把持住,所以,在後來他經常會借著看望孝賢純皇后的名義與傅恆老婆調情約會。


嘗到了甜頭後,乾隆爺更是經常將傅恆調去前線打仗,不是打金川就是平伊犁,後來,乾脆就將傅恆一竿子支到萬里之外的緬甸去了。傅恆在緬甸打仗時,傅夫人竟意外懷了身孕,並在十月懷胎後生了一個白胖的兒子。這個孩子滿月的時候,被乾隆特許進入皇宮,與皇后姑媽相見,乾隆爺親自賜其名為:福康安。


有本歷史小說《乾隆韻事》非常生動的描寫了乾隆爺放蕩不羈的私生活,其中,不但詳細描述了皇帝是如何勾搭上傅夫人的,還明確的寫出了福康安就是乾隆的私生子。有了這些野史做鋪墊,所以,民間始終流傳著福康安實際是康熙私生子的故事。


甚至,民國初年流行全國的《清宮詞》中就非常委婉的描寫了這件事:


「家人燕見重椒房,龍種無端降下方。


丹闡幾曾封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


這首詞的作者錢塘九鍾主人在這部作品下特別標註道:福康安是孝賢皇后的侄子,也是傅恆的兒子,以父親的戰功被封為「貝子」,並被賜予郡王的頭銜,在清朝的二百年間僅此一例。


這首詞中的用語相當微妙,「椒房」一詞來源於漢朝,是後宮嬪妃們居住的宮殿,用蘭椒攪拌成泥塗抹在牆壁上,既保暖又有香氣,此外還有多子多福的意思,並在這首詞中指代乾隆爺的嬪妃們。「燕見」可音譯做「宴見」,也就是乾隆爺在百無聊賴時召見臣子們的姻親。


由於,傅恆是自己的小舅子,所以,傅恆夫妻二人可稱得上是乾隆爺「自家人」。經過這些註解,這首詞中蘊含的微妙意味便不難理解了:乾隆爺趁著小舅子的老婆前來陪伴自己老婆的時候,趁機與之調情偷腥,福康安就是他們二人的私生子。


公元1770年初春,傅恆正在緬甸打仗,因為陳年惡疾無法治癒最終病逝,乾隆皇帝親自前往弔唁,並寫下兩句讓人浮想聯翩的悼詞:「平生忠勇家聲繼,汝子吾兒定教培。」用句現代的話來說,這兩句隱含的信息量巨大,自此之後,福康安就被皇帝接進宮裡親自撫養。


等福康安到了該上學的年齡,乾隆特許福康安能夠與自己的皇子們共同就讀於御書房。福康安十三歲的時候,就已成了三等侍衛,沒過幾年便晉陞一等。年紀輕輕的福康安還不到二十歲就已官拜戶部侍郎,老百姓都感嘆,福康安就像乾隆的親生骨肉一般,所享受的待遇與尋常皇子並無差別,祖上真是不知道積了幾輩子的德。



可惜,倘若野史是真實的,那麼,為乾隆奮鬥一生的傅恆,做夢也想不到乾隆爺會給自己扣綠帽子,還把自己的兒子「搶」進宮裡撫養。九泉之下的傅恆還得千恩萬謝的謝主隆恩,這是多麼悲哀啊。


乾隆六十年二三月間,清政府調遣雲貴總督福康安、四川總督和琳、湖廣總督福寧率領七省兵力十餘萬人,分路鎮壓。初戰告捷,乾隆帝破格封福康安為貝子,他是第一個宗室之外,活著被封為如此顯爵的人。之後,由於長途跋涉和緊張作戰,福康安病倒在軍中,但他仍繼續督戰,終因積勞成疾,在嘉慶元年五月,病逝軍中。


參考資料:


『《乾隆韻事》、《清宮詞》、《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點江山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後,為什麼沒有審判日本天皇?有一個致命原因天皇不能死
現今,我們最常見的一種物件,在古代,則被各路大神爭相追捧

TAG:指點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