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世界首次!隼鳥二號探測器成功著陸龍宮表面並發回小行星地表視頻

世界首次!隼鳥二號探測器成功著陸龍宮表面並發回小行星地表視頻

(圖源:DailyMail)

一對日本機器人從1.8億英里外的小行星表面捕捉到了令人驚嘆的新照片和視頻。

上周,餅乾形狀的機器人從隼鳥2號(Hayabusa2)探測器釋放後,成功抵達龍宮小行星。

由日本航空航天探索局發布的令人震驚的新圖像和視頻顯示了小行星崎嶇不平的表面,並揭示了探測器的第一次「跳躍」是成功的。

它們被Hayabusa2探測器從離地球1.8億英里遠的地方傳回。

日本航天局正在使用這些探測器尋找太陽系起源的線索。該機構稱,這次探測任務是世界上第一次對小行星表面進行機器人移動觀測。

「我們的MINERVA-II1漫遊者從龍宮(Ryugu)表面發回了更多圖像!」該機構在推特上寫道。

「請花點時間享受『站』在這個新世界上的樂趣。」

「在2018年9月23日,我們能夠確認Rover-1B跳躍了!」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一份聲明中說,每一輛漫遊者都在正常工作,已經開始勘測龍宮表面。

利用小行星的低重力優勢,探測器將在表面跳躍。

為了觀測小行星的物理特徵,它們將會飛到15米(49英尺)高,並在空中停留長達15分鐘。

這個探測車只有1.1公斤重,大小只有18 X 7厘米。

JAXA項目經理Yuichi Tsuda說:「我們為小型天體建立了一種新的太空探索方法,對此我感到非常自豪。」

該機構曾在2005年試圖在另一顆小行星上進行類似的任務,但以失敗告終。

Hayabusa2將在下個月部署一個「撞擊器」,它將在小行星上方爆炸,發射一個2公斤(4磅)重的銅物體,在小行星表面炸出一個小坑。

從這個隕石坑,探測器將收集「新鮮」的材料,那些未暴露在數千年的風和輻射中的。

宇航局希望這將為一些關於生命和宇宙的基本問題提供答案,包括來自太空的元素是否有助於在地球上產生生命。

探測器還將釋放一種法德兩國聯合研製的名為「移動小行星表面探測器」(MASCOT)的著陸器進行地面觀測。

Hayabusa2大小相當於一個大冰箱,配有太陽能電池板,是JAXA第一個小行星探測器隼鳥號(Hayabusa)的繼承者。

2010年,這枚探測器從一顆土豆形狀的更小的行星上返回,帶回了塵埃樣本,儘管在長達7年的漫長旅程中遇到了各種挫折。這被譽為科學上的勝利。

這項研究古代小行星龍宮的任務,是為了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

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發射,並準備使用幾台設備來研究土壤和岩石樣本。

探測器上裝有4個地面著陸器、一系列攝像頭,甚至還有一個可以挖掘地下岩石樣本的爆炸裝置。

歷時3年半,今年6月27日隼鳥二號終於飛到目標小行星附近,開始近距離探測。

9月21日,隼鳥二號不僅拍下目標小行星高清近照,而且成功釋放首款探測器。因為處於極低重力環境中,微型探測器在小行星表面連續彈跳了15分鐘,一開始彈跳間距高達50米,逐漸回落,最終成功落定。

不過,這種部署辦法也不是一定會成功,歐空局發射的羅塞塔探測器於2014年11月將菲萊著陸探測器釋放到直徑達4公里的彗星67P表面,但探測器經過多次彈跳後,最終落到一處背陰面,導致探測器無法正常利用太陽能供電。

龍宮是一種C型小行星,它含有水和有機物質的痕迹,人們希望通過分析這種物質,可以發現太陽系形成於46億年前的早期情況。

它形狀長得有點像鑽石,直徑只有900米,屬於阿波羅近地小行星,也就是飛行軌道與地球軌道相交的小行星,這類小行星可能會有撞擊地球的潛在危險。

隼鳥二號預計將於2020年底返回地球,攜帶樣本進行進一步分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網 的精彩文章:

亞馬遜季度利潤首次突破20億美元 雲計算業務是最大增長驅動力
董明珠送員工房承諾人人「2房1廳」 3000套雖是小戶型也足以羨煞旁人

TAG:前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