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平凡人的「中國夢」

平凡人的「中國夢」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碩、李驍陽、經詩墨、張瑾):中國夢的背後,是無數普通人尋夢的身影。他們每個人的努力匯聚成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洪流,他們的追夢心路描繪出中國夢的斑斕色彩。

平凡人的「中國夢」

平凡人的「中國夢」

在風景如畫的秀山縣龍池鎮,有這樣一對養蜂的父子:父親白天樹十幾歲起便學習養蜂,至今已有四十餘年的養蜂經驗;兒子白眉子承父業,利用互聯網電商等平台促進產品推廣與銷售。父子倆有個簡單而真摯的夢想:利用產業扶貧帶動周邊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平凡人的「中國夢」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一直從事花燈戲表演的王世金開始創作花燈戲曲,同時系統整理秀山花燈文史資料。他遍訪全縣,將散落在民間的花燈劇目及歷史一一收集,編成了三套《秀山花燈集冊》。作為秀山花燈的傳承人,現年72歲的王世金坦言,秀山花燈的傳承仍面臨挑戰,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

平凡人的「中國夢」

平凡人的「中國夢」

楊昌芹,赤水人。她是個90後,今年僅28歲就已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畫的第五代傳承人,是非遺傳承人中難得的年輕面孔。18歲時,她放棄幼師的工作機會,跟隨婆婆學習竹編技藝,距今已有十年時間,雙手因為常年接觸堅硬的竹條而布滿繭子。今年,她入選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成為貴州代表團最年輕的成員。她說,她有幸能成為非遺傳承人和人大代表都是緣於自己的手藝,必須兢兢業業不斷提高竹編工藝,並帶著手藝不斷創新,尋求更大的市場,才能不負大家賦予的使命。

平凡人的「中國夢」

萬太寅,28歲,是昆明市第七、八水質凈化廠唯一的副廠長,負責主持凈水廠的日常事務。昆明是他的家鄉,滇池對他來說最親切不過。工作八年間,他帶領同事們堅守滇池污水排放的最後一道關。他說,污染容易治理難,水污染治理任重而道遠,只有做好日常工作,才能實現量變到質變。

平凡人的「中國夢」

和志雲是麗江木氏土司的後人,土生土長的納西族人,如今她結束學業回到古城成為了一名講解員,為生養她的古城盡一份綿薄之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留學中國·湖北高等教育展在阿拉木圖開幕
陳茂波表示 國家不斷加大開放 加強與國際接軌 香港的關鍵角色沒有被淡化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