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佛教為什麼會在印度滅亡

佛教為什麼會在印度滅亡

原標題:佛教為什麼會在印度滅亡



《印度佛教史》前言

印度佛教是什麼


佛教是起源於印度、發展於印度的宗教,所以似無特地稱為印度佛教的必要。後來佛教越過印度邊境,擴展至全亞洲,而發展出南傳佛教、西藏佛教、中國佛教、日本佛教等各具特色的佛教。這些佛教的發展滲入了各地域的民族與風土的特色;相較之下,印度佛教也有其他佛教所未見的特色,所以就有了「印度佛教」之稱。印度佛教相較於中國或日本佛教,由於氣候風土不同,因此在修行生活上有很大的差異。修行生活既然不同,理所當然地也反映在教理上。就這一點而言,南傳佛教(錫蘭、緬甸、泰國佛教)的氣候風土與印度本土相似,因此南傳佛教與印度佛教在生活方面有很多類似的地方。總之,如果是以地域來區分,則對於佛教全體可見的共通普遍性,及各個地域的佛教所具有的特殊性,似乎非加以闡明清楚不可。在此想先簡單地概觀印度佛教與中國或日本佛教相異的特殊性格。


佛教是由釋尊(釋迦牟尼、喬達摩·悉達多)於公元前5世紀開創的宗教。釋尊出生在北印度靠近尼泊爾的釋迦國,出家後來到中印度恆河南岸地區的摩竭陀國,然後在此地修行,在35歲時得到佛陀(覺悟的人)的自覺。他將這一自覺表達為「覺悟不死」,也表明「發現了自苦解脫之道」。人生中雖有種種的苦,但對死的怖畏是其中最嚴重的,因此覺悟了解決人生苦惱的真理,才以「覺悟不死」來表現。這裡顯示出一種確信:即使佛陀的身體在80歲時消滅,心也與永恆的真理合一。無論如何,既然人生的苦惱是人永遠的課題,在對這些課題的回應中,由苦解脫之道顯然擁有最深的普遍性,因此佛教能一直流傳到現代。但若是如此,為什麼佛教在印度卻滅亡了呢?


公元前5世紀起源於中印度的佛教,在佛陀入滅之際,還只不過是流行於中印度的地方教團而已。此後,經由佛教弟子的努力,首先傳播至西方及南方。在公元前3世紀的阿育王時代,因阿育王的皈依,佛教急速地擴展於全印度。但是隨著教團的擴大、人數的增加,對於教理的解釋或戒律的實踐,在教團內產生了對立的意見,原始佛教教團分裂為兩派,然後成立了進步的大眾部與保守的上座部。其後,兩者皆發生了枝末分裂,因此最後出現許多部派教團,進入所謂的部派佛教時代。一般傳說部派分裂成十八部或二十部,但根據碑文,可以知道有二十部以上的部派名稱。其中,上座部系的上座部、說一切有部、正量部、經量部,大眾部系的大眾部等佔有優勢。在公元前後之際大乘佛教興起時,被大乘攻擊的「小乘佛教」,主要似乎是說一切有部。說一切有部不只是教團勢力強大,同時在教理上也提出一套卓越的體系,擁有能與大乘佛教相抗衡的出色教理。



總之,佛教分裂成許多部派,而且各個部派皆被公認是佛教,這是由於佛教本來就重視個人的自由思考和覺悟的緣故。也就是說,佛教是一個自覺的宗教。在《文殊問經》里曾解釋部派佛教的分裂:有二十位佛的真子解釋佛陀的教法,解釋雖有分歧,但全都在傳承佛陀的真正的教法。(譯者按:原經文作「未來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諸法住,二十部者並得四果,三藏平等無上中下,譬如海水無有異味,如人有二十子,真實如來所說」。)而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亦有將金杖折為十八段的譬喻,認為即使分為十八部,佛教的本質並未改變。而部派佛教能這樣互相認定其他部派同樣是佛教,是佛教並非立足於盲目信仰的緣故;這點固然是佛教出眾的特色,但卻同時也是使教團容易出現異說,進而使佛教的主體性削弱的理由之一。佛滅五百年後左右,順應時代的大乘佛教雖然興起,但其中卻含有種種原始佛教中所未見的雜質。當然佛陀的精神既未失卻,依不同的觀點,也可以說大乘佛教適應新時代,能依時代而善加活用佛陀精神;但是如果著迷於那些雜質,於時代再次轉變之時,則有使佛陀的思想變得極為稀薄的危險性。



亦即在大乘佛教中,剛開始時咒術的成分很大,這是為了回應民眾的宗教要求,而有不得已之處。在《般若經》里則強調,受持《般若經》能免除危難,而稱《般若經》為大明咒、大神咒;《法華經》中也宣稱信仰觀音菩薩能免除災害。與此相關的是,大乘經典中陀羅尼的信仰增大了。這種咒術的成分在大乘佛教中漸漸取得優勢,而自公元6世紀左右起,密教逐漸興盛。密教雖然也是佛教的一種,但其表相的儀禮與印度教幾乎沒什麼兩樣,因此若忘卻了根本精神,只重視表相的儀禮的話,密教會完全消解於印度教之中。印度教與密教同為印度的宗教,所以二者在印度較容易融合。相形之下,中國佛教、日本佛教、南傳佛教等,則是移植到不同國土的佛教,因此印度的東西,乃至佛教的本質,並不容易與當地的文化融合,結果是佛教的特色被顯著化,反而保存了下來。這在比較中國或日本的密教與印度的密教時,也可以說得通。中國或日本的密教中,在表相的印度教儀式背後,佛教的空觀思想成為支柱,因此密教並不失佛教的本質。但是在印度,佛教不斷地密教化,進而印度教化,結果終於完全失去了密教之所以是佛教的特徵。

初期的大乘佛教,除了《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等之外,也包含了阿彌陀佛的信仰等,是極為多彩的宗教。之後約自公元2世紀左右起,將這些經典加以理論化,且立足於空觀的中觀派成立了。但由於一開始並沒有與它相對的第二個學派,所以並未特別稱之為中觀派,這個名稱的產生,應是在瑜伽行派興起之後才有的。瑜伽行派在中觀派百年之後成立,立足於唯識思想。自此之後數百年間,是這兩個學派並立的時代,但是在瑜伽行派興起之前,宣說唯識思想及如來藏思想的經典,即《解深密經》《如來藏經》《勝鬘經》《涅槃經》等,已經著述流傳。而中觀、瑜伽兩學派並立的同時也互相影響,隨著時代的變遷互相融合,期間兩者也一起密教化了。


另外,在大乘佛教興起之後,部派佛教也很興盛,這由公元5世紀初朝禮印度的法顯的《佛國記》,或7世紀前半留學印度的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及繼踵其後的義凈的《南海寄歸內法傳》等書的記載可以明白。而且不論任何時代,部派佛教都較大乘佛教佔優勢。特別是義凈(公元635—713年)停留印度時,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間的區別變得相當含糊,似乎極為融合,由這時起,密教急速地盛行。總之,大小乘都已密教化,而隨著印度教的興盛與回教徒攻入印度,佛教失去了原有勢力。至12世紀末超岩寺(?rī-vikram?ilā,或作超戒寺〔Vikrama?īla〕)被回教徒燒毀後,佛教就從印度滅亡了。但佛教也並非完全滅亡,其後仍繼續存於孟加拉地區,現在東孟加拉地區還存有少數自古以來的佛教徒。



總之,在回教徒攻入印度以後,印度教仍維持龐大的勢力,而耆那教的信徒雖少,但卻從未滅亡。相對地,一時有「佛教印度」之稱而遍及印度全境的佛教,其滅亡的理由為何?


如上所述,使佛教教理漸漸變質的最大理由,是佛教並未排斥和打擊其所確立的固有教義以外的種種見解;但這絕不意味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各人的能力不同,時代也不同,故順應時機而宣說不同的法;從這一點看來,也可以說釋尊的教法完成其使命,而在某個時候消滅,這種時機的到來是不可避免的。在佛教教團之中,自古即有正法滅時,或有正、像、末三時的看法等,即是反映這種觀點。

但並非只有佛教沒有嚴格地宣傳其教義,印度教也是一樣。印度教的代表聖典《薄伽梵歌》(BhagavadGītā,神之歌),即可予以相當自由的解釋。印度教並未嚴格建立教義,故而佛教在印度的消滅,應當也有其他理由,其中一大理由在於佛教否定了「梵我」(ātman,アートマン)。


佛教從原始佛教以來即主張「無我」,這與印度傳統的梵我宗教對立。梵我的存在與輪迴思想有密切的關係,而輪迴思想可說已成為印度人的血肉,所以佛教在印度也接受輪迴思想,基於輪迴思想發展教理。然而釋尊的佛教並非不認同輪迴思想,當然也並非與輪迴思想相矛盾,因為所謂自苦得解脫是意味著,生存若是輪迴的,則是要自此生存的輪迴中解脫出來,所以佛教沒有積極地抨擊輪迴的必要。因此輪迴思想雖也流入佛教中,但佛陀的目的卻是自輪迴中解脫。


不過,如果認同輪迴思想,則須有輪迴的主體。因此在佛教里,一邊說無我,同時也須認定輪迴的主體與梵我是不同的形態。唯識思想的阿賴耶識、如來藏思想的如來藏或佛性等,都是與梵我極為類似的觀念。


而部派佛教中主張機械式無我的說一切有部也逐漸失去勢力,主張某種「我」(ātman)的補特伽羅(pudgalaふとがら,人我)之正量部,其勢力在後代變得非常強盛。這些可以由玄奘或義凈的旅行記得知。比起說一切有部,那時正量部更盛行於印度全境。佛教在初興而充滿朝氣的時代,曾強力主張無我或空的思想,但隨著時代變遷,在教理產生變化當中,漸漸與梵我思想同化,然後佛教在印度就失去了勢力。佛教本來不是梵我說,這是佛教在印度滅亡的一大理由。同時,印度佛教是與輪迴思想結合的佛教,這一點是印度佛教的特色。中國或日本佛教都是印度佛教的移植,所以表面上雖然接受輪迴思想,但本質上並不是以輪迴思想為主體的佛教,因為中國人或日本人自古以來的靈魂觀並不是基於輪迴思想而有的。當然關於這一點似有必要更加詳細地論述,不過由於偏離主題所以省略。在此只指出兩點:佛教的目的是「自苦解脫」,與印度佛教是輪迴思想的佛教。

印度佛教史的時代區分


在本書中,將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佛教、後期大乘佛教、密教五章,來論述印度佛教史。前半的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佛教收為「上冊」(編按:日文版分上、下兩冊出版),後期大乘佛教與密教則收於「下冊」。在第一章的「原始佛教」里,將用心闡明佛陀的思想,並致力於通過闡述佛陀的傳記及教團的成立,勾勒出原始佛教的輪廓。佛滅後,佛教教團逐漸發展,雖然其資料極為有限,仍依這些資料來考察直到阿育王為止的佛教教團發展,並以敘述阿育王的佛教作為第一章的結束。從內容來看,阿育王的佛教並不歸入其後的部派佛教,而是與原始佛教同質的佛教,因此將其收入第一章。



原始佛教教團在佛滅百餘年後分裂成上座部與大眾部,其後兩者產生枝末分裂,進入所謂的部派佛教時代。部派佛教在教理上稱作阿毗達磨(論藏)佛教,擁有與原始佛教相異的成分,因此一般區分為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雖然部派佛教在此後一千年間仍持續存在,但其獨自的教理的發展卻已在最初的三百年間完成,即西曆公元前後之際的三百年。不過部派佛教雖傳為共十八部或二十部,實際上似乎還有更多。這些部派的成立年代並不相同,而我們能大體確實知道的部派佛教教理,只有說一切有部與錫蘭上座部的;其他部派的教理,所知只不過是一小部分。


而在西曆公元以後變得盛行的經量部與正量部,似乎發展出卓越的教理,但遺憾的是並不清楚這些教理的詳情。無論如何,部派佛教持續了一千年以上,公元671年左右義凈到印度時,尚有上座部、說一切有部、正量部、大眾部等盛行;其後漸漸與大乘佛教融合,而同時密教化,不過那時候部派佛教的具體狀況不明。


與部派佛教並列而在公元前後之際興起的,即是大乘佛教。在公元前1世紀,大乘經典也許已經存在了。大乘佛教是強力地提出空的思想的佛教,這一特質與阿毗達磨佛教不同。空的思想早已存在於原始佛教,但大力提出這點的卻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並不是以弟子的立場來學習的佛教,而是嚮往佛陀的行跡,立足於和佛陀相同的立場而欲救度眾生的佛教。大乘佛教稱部派佛教為「聲聞乘」,聲聞即是弟子的意思;因此由學習立場的佛教轉換成教導立場的佛教,即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採用佛陀修行時代的稱呼,以所謂「菩薩」(追求覺悟的人)來稱呼自己,而稱自己的教法為「菩薩乘」。這種聲聞乘與菩薩乘的對立,後來轉化成小乘與大乘的對立。總之,從公元前1世紀左右起,無名的菩薩們著述了大量的大乘經典;這是公元前到公元後大約兩百年間的時代。第三章的「初期大乘佛教」里,即要敘述大乘佛教的起源問題,與初期大乘經典的思想。



第四章的「後期大乘佛教」中,則敘述公元2世紀以後興起的中觀派的思想,及其後的瑜伽行派的思想,亦即唯識思想,及與唯識並行出現的如來藏思想等,更考察繼踵其後的因明學之發展。中觀派後來分裂成自續派(Svātantrika)與應成派(Prāsa?gika),而這兩派後來又與瑜伽行派合流,形成瑜伽行中觀派等,中觀派或瑜伽行派的論師同時也變成是密教的論師,但是並不清楚在大約六七世紀盛行的密教與後期大乘佛教之間的關係。


最後一章要敘述密教。但密教留下數量龐大的經典,而且大部分未經整理,所以真正的密教研究只能指望日後。在密教的研究上,印度教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在密教的理解上,不只是理論,對事相的研究也是不可欠缺的。由這幾點來看,可知密教的研究是非常困難的。總之,密教自稱為「密教」,而稱在其之前的大乘佛教為「顯教」,以和自己作區別。因此很明顯地,密教擁有與大乘佛教相異的特質,所以將密教作為第五章,並且在儘可能的範圍內試著概觀密教的教理。


如上所述,雖將印度佛教作歷史的區分,此外也有依據王朝的時代區分來敘述的作法,然而這裡主要是以說明佛教教理的發展為主,所以採用如上5種區分法。公元前5世紀左右到公元後10世紀以後的時期中,雖然佛教長期活躍於印度,然而在整個印度史當中也只佔約一半而已。


一般的印度史中,將自土耳其系的穆斯林攻入印度(11世紀左右)起稱作中世,在此之前稱為古代,將自英國人的印度殖民(18世紀左右)起視為近代。如果以這種時代區分來說,「佛教印度」主要是屬於古代,因此有必要留意的是,如果只研究佛教及其同時代的印度哲學思想,只不過是了解印度思想的一半而已。


來源: 隨讀隨寫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絲路遺產 的精彩文章:

函谷關——西行第一關
安西四鎮——大唐帝國的西方前線

TAG:絲路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