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康熙帝更希望老四胤禛審理刑部案,而不是老八?

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康熙帝更希望老四胤禛審理刑部案,而不是老八?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62期)

上一期提到了刑部冤案,這裡有幾個疑點,一是為什麼非要選擇張五哥?二是為什麼是阿蘭找到的老十三胤祥?三是為什麼最後是老八胤禩破的案?

通過這三個疑點的層層揭開,我們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老八胤禩做的局,目的一是甩掉任伯安這個包袱,二是藉此機會打擊太子胤礽。

那麼,在這件事情上,康熙帝又是怎麼看到呢?他為什麼面對老四胤禛的生病,而感到失落無比?

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康熙帝更希望老四胤禛審理刑部案,而不是老八?

一、

上一篇文章還是有很多人提出了疑問,認為這件事老八胤禩並不知情,其實還是我們被老八胤禩的表演所欺騙了。

如果說一開始老八胤禩確實沒有想到利用此事扳倒太子胤礽,那麼阿蘭為什麼能直接找到老十三胤祥的家?

有人說,可能當年在江夏鎮,老十三胤祥就已經告訴阿蘭自己的真實身份了。

如果在江夏鎮的阿蘭就知道了老十三胤祥的身份,那麼張五哥自然也就知道了,既然他們都知道當年他們幫助的人是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那麼劉八女讓他頂罪的時候,難道他們不會提出來?

即使當時劉八女欺騙了他,就像張五哥說的那樣,只是單純的蹲幾天監獄,那麼這個案子一路到刑部,這麼多官員都在審理,阿蘭為了救自己的哥哥,自然會放出這最後的殺手鐧,而不是等明天就要砍頭了,才找到老十三胤祥,如果老十三胤祥那一天不在家呢?豈不是白白喪生了張五哥?

所以,就這一點就說不通,阿蘭能找到老十三胤祥,自然是有高人給指路,這個高人之所以要指給老十三胤祥,而不是老四胤禛,就是因為摸准了老十三胤祥的脾氣。而這樣做對誰最有利,自然是老八胤禩!

而且從後來老八胤禩審理案子的時候,任季安和劉八女相當配合,可是等他倆簽字畫押以後,老八胤禩突然黑臉,不跟他們演戲了,這倆人當時就傻了,也說明任季安和劉八女此時被老八胤禩放棄了。

所以,總總跡象表明,老八胤禩的嫌疑最大!

二、

那麼老四胤禛為什麼先領命,後來又設計推脫呢?

由於在追繳戶部欠款一事上,老四胤禛跌了跟頭,所以他也想在刑部一案上追回來。而且他仍然放不下追繳戶部欠款的時候康熙帝給他灌輸的孤臣思想。

很多人以為,這個「孤臣」指的就是讓老四胤禛當儲君,其實不然。我們得看康熙帝是怎麼做的,他最不想做的是留下罵名,對於太子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

一個皇帝如果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光了,那麼以後即使當上了皇帝,也是阻力重重,難以勝任。所以,康熙帝的這句話重點在「臣」字上,而不是「孤」字。

康熙帝最希望的是保住太子胤礽,讓老四胤禛全力輔佐,得罪人的事讓老四胤禛去干,收穫嘛,都給太子胤礽,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康熙帝是有自己的私心的。

而鄔思道讓老四胤禛不要接這個案子,其實他分析的康熙帝並不準確,因為鄔思道先入為主的觀念是太子胤礽有罪。既然有罪,所以這件事的最終結果就是查出來太子胤礽有罪,既然查出來有罪,那麼康熙帝就會廢掉太子,廢掉太子,則查案的人就成了廢掉太子的人,畢竟太子一黨人員眾多,廢掉太子,等於端了很多人的飯碗,會得罪更多的人。

鄔思道甚至以出走相逼,就是不讓老四胤禛接下這個案子。

其實鄔思道話只說了一半,有一半的話他沒有說完……

三、

老四胤禛一旦接下了刑部一案,則基本跟皇位無緣了!

這就要看康熙帝到底是怎麼想的了:

康熙帝先是頭腦發熱,劫了法場,救下了張五哥,隨後就中了老八胤禩的計了,因為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康熙帝自然要給一個說法。所以,這個案子查也得查,不查也得查,而且得大查特查!

既然要查案,那麼就要想好了可能的結局,一種情況是太子胤礽無罪,那麼萬事大吉。如果查出太子胤礽有罪,那麼該怎麼辦?撤掉太子?撤掉的話,後面該怎麼辦?誰該為撤掉太子承擔責任?尤其是承擔罵名?

那麼最好的結局是查出太子胤礽無罪,那麼誰最適合查此案呢?

毫無疑問,就是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一方面,他們辦事康熙帝放心,另一方面,他們當時也是偏向太子胤礽的。即使老四胤禛要辦太子胤礽的罪,老十三胤祥自然會阻攔不讓的,從後面老十三胤祥的總總表現來看,確實會這樣。

所以,老八胤禩辦案都是瞞著老十三胤祥偷偷乾的,也是怕他會阻攔。

而如果老四胤禛沒有第一時間跳出來接下這個案子,則會讓康熙帝非常失望,畢竟剛剛給他灌輸了孤臣的思想,如果不接這個利國利民的大事,反而讓康熙帝懷疑老四胤禛的意圖。畢竟康熙帝的思想是不怕不做事,就怕不做事。

如果老四胤禛沒有查出來太子胤礽的罪過,那麼毫無疑問,他再次幫了太子胤礽,成為了國家的孤臣。如果查出來了太子胤礽,難免落下埋怨,甚至康熙帝會認為老四胤禛故意落井下石,毫無兄弟情義可言,更是跟皇位無緣。

所以,只要老四胤禛接下來這個差事,干好乾壞,都是跟皇位無緣。

四、

這也是為什麼鄔思道不讓老四胤禛接活的原因!

而這個案子,上書房的三位大臣也是意見不統一,佟國維和馬齊則是推得一乾二淨,理由也很冠冕堂皇,就是皇家的事自己無法插手。而張廷玉則給康熙帝出了主意,本來他也希望是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查,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保太子胤礽,畢竟張廷玉知道太子胤礽的為人,比如八大山莊被圍事件,就是張廷玉提醒康熙帝看一下太子手諭是不是假的。

因為老四胤禛以生病為由推脫了,從康熙帝當時的表情來看,那是相當的失落,因為沒得選擇,只能選老八胤禩,於是張廷玉馬上又推薦了一個老十三胤祥,這正合康熙帝的意,即使這已經不是最好的選擇了。

老八胤禩手段也是非常高明,弄了一份假口供給康熙帝定奪,而且是暗中送去的。目的一是表明自己並不想公開太子的罪證,也無意扳倒太子,希望康熙帝不要誤會自己的出發點;二則是試探康熙帝的態度,如果康熙帝要保太子,那麼這份口供自然也不會公開,如果康熙帝不想保太子,那麼肯定會公布這份口供的。

只是最終的結果並沒有讓所有人滿意,康熙帝也不滿意,太子胤礽也不滿意,老八胤禩更不滿意。

本來這刑部冤案跟太子胤礽是沒有太多關係的,只是因為他沒有選擇丟車保帥的策略,蠢到想保住所有人。也就是刑部一案太子無罪,而老八胤禩是誘導肖國興陷害太子。

但是實際情況卻變成了,太子有罪,老八胤禩故意扳倒太子!

這個結局是康熙帝最不想看到的,估計他拿到口供的那一刻起,非常埋怨老四胤禛,早不病晚不病偏偏需要你的時候你病了,但是埋怨歸埋怨,反而是這次事件後,老四胤禛成為了康熙帝下一個儲君人選!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上期回顧:雍正王朝中從沒進過京的阿蘭怎麼找到的胤祥?背後秘密鮮為人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角風發作 的精彩文章:

雍正王朝中張廷璐為什麼臨死前才喊冤枉?張廷玉又為何一言不發?
張廷玉當著康熙帝面燒掉遞給他的奏摺,他不怕康熙帝怪罪於他嗎?

TAG:楊角風發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