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斷代:淺談明朝漆器款識

斷代:淺談明朝漆器款識

漆器的款識,在明代開展到了一個極度豐盛的階段,對明代漆器進行判定,熟習跟掌握漆器的款識很有必要。

永樂漆器款識

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十分重視漆器的建造與出產。永樂漆器的落款方式沿襲了元代私人刻款的方法。元代著名髹漆藝人張成、楊茂在其作品的底部常用針刻「張成造」或「楊茂造」三字款。

永樂款也採用了這類方法,一般在器底內緣處用針刻「大明永樂年制」直行款,刻痕細淺,筆道纖細,字體清秀,似行書,略欠工緻。永樂款的位置大部分在器底內緣的左側,極少數在器底內緣的右側。明代官造漆器中署有明確的紀年款識,以永樂為開端,它為後人準確地鑒別漆器的具體年代提供了詳細的依據。

宣德漆器的款識

在署款方法上,宣德與永樂截然不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永樂為針刻行書款,宣德則改成刀刻填金楷書款。宣德款的署款位置也不像永樂款那樣相對固定。

永樂款一般在器底內緣的左側,少數在右側,而宣德款有的在器底內緣的左邊,有的在正上方,也有的在器物外緣邊沿處,正如有人總結的那樣——「宣德款遍器身」。

宣德款的字體為常用書體,明朝稱為「台閣體」,清朝稱為「館閣體」,字體端正規矩,筆劃平直,筆道粗細一致,其中「德」字,「心」字上無一橫為其顯明特性。

嘉靖漆器的款識

明宣德以後至嘉靖之前的近百年間,明代官造漆器出現了停滯,而此時民間漆器的發展卻方興未艾。

到明世宗嘉靖朝,漆器工藝的發展呈現出新的局而,官辦漆器作坊繼永宣之後又大量製作漆器,具有宮廷皇家風格的漆器重新佔據主導地位。

嘉靖朝漆器的風格經過近百年的變化,己從明初的圓潤精緻演變為纖巧細膩,此時己具備了剔紅、剔彩、戧金彩漆等漆器品種。

嘉靖漆器的款識有刀刻填金款和雕漆款兩種。款識的位置在器物底部的正中;款識的排列方式有三種,即底部正中直行款、從右到左橫行款、豎二行款。

嘉靖款的字體為楷書,尖細均衡,結構略顯鬆散,筆畫笨拙。嘉靖漆器的器底除髹黑漆外,還出現了紅漆底。

值得留神的是,黑漆底的款識字體稍小,而紅漆底的款識字體稍大。除刀刻填金楷書款外,嘉靖朝還泛起了雕漆款。

日本私家珍藏家保藏有一件剔紅筆墨圓盒,盒面正中雕「壽」字,四處五個開光內分別雕一個字,合為「福壽康寧永壽」。

盒的高低口沿處雕有「大明嘉靖年制」楷書款,字體上下各雕一半,合為一完全款識。此種奇特的落款方式唯一此一例。

萬曆漆器的款識

明萬曆漆器在款識的處理方面形成了有別於其他年款的落款方式,可謂特點鮮明。萬曆漆器的款識有刀刻填金款和描金款兩種。

款識的字數有兩種,一種是六字款,即「大明萬曆年制」、 「大明萬曆年造」,款識的位置在器底正中,直行;另外一種是款識後加干支紀年的八字款。

在款識的形式上,以橫款最為常見,一般位於器底內緣的正上方。

據不完整統計,萬曆款中帶有干支紀年的共有十七種,按其先後順序排列如下:

「大明萬曆癸未年制」,癸未,萬曆十一年(1583);

「大明萬曆乙酉年制」,乙酉,萬曆十三年(1585);

「大明萬曆丙戌年制」,丙戌,萬曆十四年(1586);

「大明萬曆丁亥年制」,丁亥,萬曆十五年(1587);

「大明萬曆己丑年制」,己丑,萬曆十七年(1589);

「大明萬曆辛卯年制」,辛卯,萬曆十九年(1591);

「大明萬曆壬辰年制」,壬辰,萬曆二十年(1592);

「大明萬曆癸巳年制」,癸巳,萬曆二十一年(1593);

「大明萬曆乙未年制」,乙未,萬曆二十三年(1595);

「大明萬曆辛丑年制」,辛丑,萬曆二十九年(1601);

「大明萬曆甲辰年制」,甲辰,萬曆三十二年(1604);

「大明萬曆乙巳年制」,乙巳,萬曆三十三年(1605);

「大明萬曆丁未年制」,丁未,萬曆三十五年(1607);

「大明萬曆庚戌年制」,庚戌,萬曆三十八年(1610);

「大明萬曆癸丑年制」,癸丑,萬曆四十一年(1613);

「大明萬曆丙辰年制」,丙辰,萬曆四十四年(1616);

「大明萬曆己未年制」,己未,萬曆四十七年(161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定收藏 的精彩文章:

帝王扳指,清代時期的身份象徵!
如何正確地稱呼瓶子!

TAG:鑒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