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王劉濞苦心鑽研出韓信聲東擊西之計,卻為何被周亞夫輕鬆破解?

吳王劉濞苦心鑽研出韓信聲東擊西之計,卻為何被周亞夫輕鬆破解?

軍令如山安天下——名將周勃周亞夫父子(17)

主筆:江湖閑樂生

漢景帝三年(前154)正月,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吳王劉濞率吳楚等七國諸侯王起兵造反,漢景帝劉啟大驚,乃立刻提拔車騎將軍周亞夫為太尉,任平叛總指揮,將三十六將,率漢軍主力前往平叛。周亞夫率大軍一路開至下邑,繞到吳楚聯軍之後,然後堅守不出,並派輕騎部隊斷了他們的糧道。吳王劉濞聞訊不由大急,自雙方開戰以來,他就感覺很不爽,打起仗來處處被動,處處落人一步,怎麼辦呢?

圖:劉濞雕像(揚州博物館)

好在,劉濞的手下也不是完全沒有明白人,終於,在大將軍田祿伯的極力勸說下,劉濞決定也要主動一次了。不能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他也想牽別人一次啊……兵法所謂致敵而不致於敵,劉濞小時候就學過,而且背的滾瓜爛熟。

所以,劉濞與田祿伯商量出的計策就是,聲東擊西!

看這名字就很拉風,像個超級名將使出來的。想當年韓信也就是靠著這夢幻一招,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成為大漢名將拉風第一人。如今韓信雖已成為傳說,但劉濞依然很迷戀他。

恰好此時,漢營因連日壓力竟爆發了一場騷亂,好在周亞夫冷靜處理,未將事態激化,漢軍不待吳軍反應過來就已整肅如常了。吳王劉濞聞訊,在惋惜之餘也覺得這仍是一個機會。

於是,劉濞決定立刻實施他們的計策:一支部隊,大張旗鼓向漢軍陣地東南方向集結,此為「聲東」。同時另一支部隊,繞到周亞夫大營的西北方向發動進攻,此為「擊西」。如此一來,周亞夫一定確定以及肯定會將主要防守兵力布置在東南方位,這時吳楚西北大軍就可趁虛而入,殺進漢營,一定確定以及肯定的導致漢軍大亂,然後吳楚東南大軍再趁亂兩面夾擊……哈哈這可真是個完美的計劃。

劉濞完全為自己的神機妙算所傾倒了,他得意洋洋的對田祿伯說:「漢昨夜軍驚,敵志正當亂萃。我軍正可趁其不虞而行奇謀,忽東忽西,即打即離,不攻而示之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周亞夫必暈哉!是我大事將成,在此一舉。哇哈哈,寡人咋這麼天才呢?我太迷戀我自己了!」

所謂上天欲使之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如今勝敗未可知,吳王就先得意瘋了,旁邊的田祿伯還能怎樣呢?只能無語。

另外一邊,正隨同周亞夫巡營的將軍灌何(灌嬰之子)、直不疑只覺昨夜做了一場大夢,這支大軍還是原來的那支鐵軍,不僅沒有任何改變,反而比從前更加剛健凝重了。

但周亞夫還是召來了軍法官,宣布此後軍中嚴禁議論將令、傳播謠言,以及夜間高聲喧嘩,違者一律處斬。這條軍令後被歷朝歷代傳承,引為治軍要則。接著將帥三人又四處巡視了一圈,囑咐將士們沉心靜氣,繼續堅守,不管吳楚叛軍有何異動,都不可輕易出戰。

直覺告訴周亞夫,困獸猶鬥,劉濞應該很快就會發動他最後一搏了。成功失敗,在此一搏,這是劉濞最後的希望。周亞夫要做的,就是破滅劉濞這最後的希望,將他推入絕望,絕望至死。

果然,周亞夫方巡視至漢軍西營,駐防在漢軍東營的將吏灌夫急急忙忙奔了過來,報告說東南方向發現有大量叛軍集結,似乎有要傾其兵進攻漢營東南角的跡象,形勢危急,請太尉速速派兵支援。

事情是很危急,但周亞夫這個人,每逢大事而有靜氣,從來是越緊張反而越冷靜,往往別人都急翻天了,他卻是神態最從容的那一個。

果然,周亞夫在靜靜聽完灌夫的報告後,只一聲冷笑道:「不出我所料,吳王果然急欲有所為也!」

灌夫年少氣盛,當下高聲道:「屬下請兵馬千人去往東營,願出壁陷陣,取吳王若將軍頭,以報父之仇。」

原來,灌夫的父親灌孟本是灌嬰的家臣,因作戰勇猛深受灌嬰寵信,因而被舉薦做了將軍。灌嬰死後,他兒子灌何依然很器重灌孟,便讓他做校尉,自帶家人,跟隨自己一起來平吳楚之亂。後灌孟在一場戰鬥中戰死,灌夫心念父仇,竟不肯按常例送喪回去,灌何無奈也只得由他。

周亞夫很欣賞灌夫的勇猛純孝,但現在可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時候,於是搖頭道:「公孝勇可嘉,然吳楚意在西北,非東南壁也。公欲復仇,應當留在西營才是。」

此言一出,大家全體莫名其妙:「吳楚軍大舉集結東南,太尉卻言其意在西北,何故?」

周亞夫道:「此依形勢便可知也。今吳楚乏糧,意在最後一搏,而必有詳細謀劃,焉有直接硬攻之理?且我營昨夜軍驚,號呼傳百里,吳楚豈有不聞?今吳王必以為我軍志亂、不虞,故行此聲東擊西之計也!兵法曰:『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諸公當多使精兵,慎備西北,以靜制動,加緊小心,切切不可懈怠。如有擅自調兵東南者,軍法從事。」

灌夫報仇心切,還想伸著脖子再爭取一下,卻被灌何一把拉了出去。

經過昨夜之事,灌何已對周亞夫心服口服,他說吳楚聲東擊西,那必定就是聲東擊西的,我等服從命令便是。

就這樣,漢軍加強了西北角的防禦,嚴陣以待吳楚主力。而灌夫更是心急如焚,在城頭上一個勁的張望、焦躁的踱步,心內瘋了般的想念劉濞,盼望著,盼望著,盼望著周太尉神機妙算,吳王劉濞真的前來踹營。

果然,遠遠地,吳軍來了,黑壓壓一片,烏雲蓋頂般,怕有數萬之眾。劉濞很聰明,他在東南方向布置的軍隊雖有二十萬餘萬,但都是發難前夕臨時募集的烏合之眾,裝裝樣子罷了,並不真拿他們當主力。而西北方向來的這數萬精兵,這才是劉濞的子弟兵、殺手鐧,真正的王牌秘密武器。

但是很可惜,周亞夫並沒有中計,漢軍的王牌主力,也都集中在了西北方向。現在是王牌對王牌,守的一方當然更為有利。

當劉濞發現這些,已經晚了。原本一定確定以及肯定空虛的漢營西北角,而今竟然變成了插滿利刺的銅牆鐵壁。劉濞引以為傲的吳軍王牌主力,迎著漫天飛舞的箭雨猛攻數次,在壁下死傷近半後,漢壁仍然固若金湯。一切的一切,彷彿都在放肆的嘲笑劉濞,笑他機關算盡太聰明,可比起周亞夫,卻原來只是個棒槌。

劉濞懊喪無比,但又無計可施,無奈中的無奈,只好下令退兵。

壁上的灌夫一看報仇的機會來了,趕緊大叫:「吳軍退矣,此天賜良機。誰願與我出壁陷陣,搴旗斬將,可得無上奇功也!」

當下有近百名與灌軍部下勇士立功心切,便哄然答應,隨灌夫衝出壁壘,殺向吳軍。灌何阻擋不及,連呼危險,灌夫不聽,仍一往無前。然而這幫壯士方出軍門,看著前方黑壓壓一片數萬敵軍,又都害怕的不敢上前了,最後只有兩人以及灌夫手下家奴共十餘騎兵飛奔沖入吳軍中,一路所向披靡,猛不可擋,有如天神下凡一般。吳軍正在退卻,又兼措不及防,所以雖然人多勢眾,卻被區區十幾人了殺個落花流水。

灌何在壁上看的目瞪口呆,直呼:「灌夫之勇,可比項羽哉!」

周亞夫一時也呆了,正要派人出壁接應,灌夫等人已一路殺至田祿伯將旗之下,田祿伯大驚失色,趕緊命令親兵上前阻擋,灌夫奮戟狂舞,殺傷數十人,終不得前,無奈只得調頭馳回漢壁,吳軍心膽俱裂,竟然不敢追趕,眼睜睜的看著灌夫就這麼又殺了回去。

待得進入軍門,灌夫這才發現自己手下的家奴全戰死了,生還的只有他和另外一個勇士,他自己身上也重傷十餘處,血滿戰袍,未幾便摔下馬來,奄奄一息,眼見著活不成了。周亞夫趕緊拿出家傳治傷靈藥,命人施救,灌夫這才得以不死。

劉濞田祿伯等人已成驚弓之鳥,見機趕緊撤離此危險之地。而東南角上的吳兵,本就是虛張聲勢,不待吳王命令,更早已退向營中去了。亞夫也不追趕,入營閉壘,檢點軍士,死傷不過千人。

事後,周亞夫責灌夫冒險出戰,不奉軍令,雖有殺敵大功,但攻過相抵,不特封賞。但是灌夫由此已名聞天下,後景帝欣賞他陷吳陣之勇與報父仇之孝,封他做了中郎將,從此仕途一路飛奔,官至太僕,最後卻仍因這匹夫之勇捲入外戚權力爭鬥之中,慘遭清洗。這是題外話了,略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名將英雄夢 的精彩文章:

全才大學霸韓信,他的無敵兵法與無窮智慧是從哪裡來的?
中國上古時的兵法為何能流傳下來?全靠兵仙與謀聖

TAG:千古名將英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