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男人幫群像二:給我生活,人設隨便
黃磊在《拜託了,冰箱》里說自己的徒弟張藝興:太拼了,我總擔心他錯過了人生里某些美好的風景。
一貫「黃老邪」的生活態度——明明擁有絕世武功,絕頂聰明,卻懶得稱霸天下,懶得受人敬仰;
懶得被人認同,甚至懶得和你啰嗦——偌大江湖,對他而言,是個過場,不是目的地。
最有天賦的人,才敢嘩嘩嘩地這麼「浪費」天賦。
黃老邪的人生,一直充滿了「令人抓狂的違逆感」:
中國第一代偶像,長發飄飄,一雙眼睛清澈憂鬱,滿身的哲人氣質,
張國榮先生親選出來的《夜半歌聲》男配,第二部電影就拿了個最佳男配角。
演電視劇,一個徐志摩的扮相站在那裡,都不需要演技,民國翩翩佳公子的樣子就已經深入人心。
《四世同堂》,《人間四月天》,《橘子紅了》,豆瓣評分都在8分以上。
自編自導的《似水年華》口碑很好,還帶動了烏鎮的旅遊。
《我想我是海》的傳唱度不用力證了,現在都還是KTV經典必點歌曲。
長相,氣質,演技,資源,作品。
怎麼看都是開啟一個時代巨星的節奏。
然並卵。
三石哥哥在如日中天的時候,偏把大部分的事業重心放在了教書和家庭上。
儒雅的偶像變成了嚴厲的黃老師,也帶出了海清、黃海波一干優秀的演員。
姚晨、趙薇、陳坤、黃曉明、陳柏霖、董璇等知名演員,都受過他的指導。
真正的演藝圈裡桃李滿天下。
妻子賢惠有才華,女兒吃著可愛多長大。
他出書,寫了《十七樓的幻想》。
他做的烏鎮戲劇節成為中國最受國際認可的戲劇節。
等大家以為他的目標是要成為一個學術界的泰斗時,三石哥哥去拍綜藝了……拍綜藝了……拍綜藝了……
就這麼大大方方地,從一個嚴格講求專業的領域一腳跨入了被學術界痛心疾首認為「腐蝕嚴肅健康生活」的領域 。
《爸爸去哪兒》,他還是一個五講四美好父親,端著,大概是因為孩子,必須成為一個模塊化的榜樣;
到了《極限挑戰》,完全的放飛自我——好吧,極限男人幫六隻,沒誰不放飛自我。
聰明,狡猾,制敵機先,機關算盡,偏偏基本沒贏到最終勝利——仔細觀察,他更享受燒腦的和扶持同盟的過程,輸贏對他來說,好像不過是盡情享受了遊戲之後的最後一步,他真的不怎麼在乎——像不像極了黃老邪本人的前半生?
《嚮往的生活》里,黃小廚本人上線,比《深夜食堂》里的老闆更像一個悟透人生真諦的食神。
信手拈來的食材,隨心所欲的做法,沒有規矩方圓,一日勞作,一日三餐,最簡單的生活里透著樸實的生活至理,於是大家又高高興興地接受了胖胖的,快樂的,在日常生活里幾乎無所不能的中年黃磊。
他不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成功者。
每一個領域的專業者說起他,大概也都會咬牙切齒地可惜著他「浪費了若干天賦」;
若他願意專心紮根於某一個領域,他本可以成為一個符號性的表演藝術家,或者一個學術泰斗,也許一個作家,甚至一個廚神——但他離每一個完美人設,都似乎差了那麼一點點。
因為,黃老邪的重心不在成功,在玩兒啊。
每個地方嘗嘗鮮,盡情享受,玩夠了,就撤。
過程里,有人物,有故事,有真情,有實感,有生活里一切動人心魄的細節。
這比登頂時刻,更加真實和有溫度。
這就是他感慨的「身邊風景」。
很美,所以不必在意結果。
聰明如黃磊,太知道眷念結果,容易失去自我。
所以他只要過程。
需要情感體驗,那就做演員。
想去傳播文化,那就教書,寫書,做戲劇節。
需要跟女兒體驗一把特別的親子互動,那就上《爸爸去哪兒》。
需要當一個全世界最聰明的大男孩,那就去《極限挑戰》。
需要分享生活里的美食哲學,那就做《嚮往的生活》。
因為最好的朋友去世了,那就一輩子也不再唱歌。
他似乎從來不會為了「成功」而委屈自己,也不會為了他人之眼而成為「完美人設」。
所以,雖然黃磊沒有成為「表演藝術家」黃磊,「學術泰斗」黃磊,「廚神」黃磊,
但卻成為了一個帶著溫度的,快樂的黃磊。
在功利化的中國,只要生活,不要人設,才是真的具有大智慧,大勇氣的人,會做的選擇吧。
(註:圖片來自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