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秋賞皓月:你知道從月球看地球,也會有「滿地」的奇景嗎?

中秋賞皓月:你知道從月球看地球,也會有「滿地」的奇景嗎?

中秋佳節的三大要素是月餅,賞月,大閘蟹,我猜此時此刻的你或正和家人推杯換盞,其樂融融;或在和小夥伴們談笑風生,說說最近的趣事;亦或期待著晚一點的一盞明月,準備出去好好欣賞一番。

中秋賞月算是自古以來的傳統了,傳說嫦娥為保丹藥不落入惡人之手,誤食後升天奔月,恰值農曆八月十五,其夫后羿和百姓因思念她,而在這一天賞月、吃月餅,盼其歸來。

月下禮花(其實是火山) Luc Perrot

「賞月」源於「祭月」,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神秘的祭祀活動之一,但到盛唐,民間開始流行賞月,加之文人墨客的詩詞渲染,直至到宋代,中秋賞月已然蔚然成風。

這個創意給滿分  Babak Tafreshi

可你是否想過?如果能在月球上過中秋,回望地球,會不會也看到「滿地」的神奇景象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滿地」的景色並不發生在中秋。

照片的左邊是太陽的光輝,右邊則是月亮的光輝  Guran Strand


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有多大?

我們知道,地球的平均直徑為12756千米,而月球的直徑只有地球直徑的四分之一,約是3476千米。所以在月球上回看地球,地球一定會大很多。按滿月算,滿月在天空中的張角約為0.5°,那麼地球在月球的天空中則會達到2°左右的張角。

太空中的月球與地球

阿波羅14號宇航員拍攝的地球  Edgar Mitchell

另一個影響因素是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所以從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會異常的明亮。地球會成為除太陽外月球上看到的第二明亮的天體,加上地球表面的眾多地表結構,如沙漠,冰蓋,雲層等,它們都有著超高的反射率,所以如果在月球上裸眼看地球的話,估計你的眼睛很快就會受不了了。

Lunar Orbiter 1號1966年8月23日近月軌道第16圈時拍攝的地球,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張從月球拍攝地球的照片


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有盈虧變化嗎?

答案是有的,但和你想的大為不同。

首先,地球在月球的天空中是靜止不動的,也不存在東升西落。

這是因為月球對地球是潮汐鎖定的,月球繞地球公轉1圈需要27.32天,而月球自轉1周也是27.32天,並且公轉和自轉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東轉,所以從地球上看,我們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所以如果這個邏輯反過來,則在月球的同一位置看地球,地球會靜止在月球的天空中,不會動。

其次,從月球上看地球,地球也會出現類似於月球一樣的盈虧變化。比如「滿地」,「上弦地」,「下弦地」,「新地」(不是金拱門的冰淇淋哈)也是存在的嘛~

月相和地相 來源:Sky & Telescope

不過兩者的盈虧變化是剛好相反且互補的。比如當從地球上看,月球為滿月的月相時,從月球上看,地球則只是一抹藍藍的彎月牙;反之,當在地球上看到新月的時,從月球上看地球,則是一輪「滿地」。

日本宇航與的KAGUYA探測器在月球北緯74度的上空拍攝的「滿地」

隨著探測器的飛行,可以看到地球從月面上緩慢升起的美麗景色

更有意思的一點是,由於地球的緩慢自轉,即使從月球上看,地球高懸在夜空,紋絲不動,地球也會慢慢的旋轉,我們能看到地球的細節在不斷變化,如果在月球上持續呆上一個月,就能看到地球自轉一周的所有細節。怪不得有人戲稱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就好像一個陀螺——位置不動,卻在轉動。

Earth-rise on the lunar surface. Photo: NASA

那些有幸短暫離開過家園的人們,當他們在深邃的外太空回望地球之時,也曾感嘆自己的渺小和地球的孤獨,正如曾經登上過月球的美國宇航員Alfred Worden所說:

Now I know why I"m here.Not for a closer look at the moon,but to look back at our home——the Earth.

或許這也是中秋佳節團圓之夜的意義之一吧,在觥籌交錯的節日盛景下,我們也不該忘記,這是我們迄今為止,唯一的家園!

最後,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文:於新陽,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銀河旅遊局】,期待你的光臨~

宇宙簡史

¥28.50

中秋賞月,簡單幾步讓你用手機也能拍出圓月美圖!

首位環月旅客敲定!日本富豪將和8位藝術家一同本想月球!

中秋將至:看似平常的月亮,原來也可以拍的如此神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星空攝影聯盟 的精彩文章:

9月天象:難得一見彗星來了!金星亮度達到最大
這樣震撼心靈的美麗星空,一輩子能見到一次,也就真值了!

TAG:中國星空攝影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