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中專生的逆襲!沒錢沒背景,卻成全國最大餐飲掌門人

一個中專生的逆襲!沒錢沒背景,卻成全國最大餐飲掌門人

9月26日,火鍋界的龍頭海底撈在港交所上市,其股價最高沖至19.64港元,市值破千億,一躍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五大餐飲企業

創始人張勇持有62.7%的股份,身家暴漲至600億,直接躥升至中國富豪榜第35位

從一個中專生到上市公司老總身家百億,完全白手起家,沒有一點背景加持,這樣的經歷實屬罕見。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海底撈張勇的逆襲故事。

沒背景又不想認命,

唯有靠雙手打拚出未來

張勇,1971年出生於四川簡陽,和同時期的商界大佬相比,張勇的成績還不好,最高學歷僅是中專。

畢業之後,他就被分配到四川拖拉機廠,一干就是6年。

當時和張勇住一個大雜院里的詹婆婆,靠著祖傳的熏鵝的手藝,成為當地的萬元戶。

一萬元是什麼概念?

當時張勇的工資一個月僅90元,不吃不喝要攢上10年。

張勇不甘心一輩子就這麼過,於是,只要一有機會他就會四處尋訪商機。

張勇發現的第一個商機是撲克機,他向父母,好友,以及隔壁的詹婆婆借了錢,結果在買撲克機的路上,被人騙了買了塊假表。之後,他又想倒賣汽油,結果鎩羽而歸。

經過這兩次商業計劃流產後,張勇終於明白,成功是沒有捷徑的,唯有腳踏實地,靠雙手打拚才有未來。

第三次創業,他學習詹婆婆做小本餐飲生意,做小火鍋,雖然利潤微薄,但是積少成多,半年下來,竟有近萬元的純利,但卻因為愛情,他關掉了店面。

雖然商業計劃流產,但卻是值得的,女孩留下來了,成為了張勇太太。之後夫妻二人和張勇死黨施永宏及其女朋友,四人湊了8000塊錢,開了如今的海底撈。

這一年是1994年,張勇24歲。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

專業不夠,服務來湊

四川是火鍋的發源地,競爭激烈。

半路出家的張勇連炒料都不會,左手拿書,右手炒料,邊炒邊學。可想而知,味道一般。

但為什麼最後殺出重圍的卻是海底撈呢?

原因很簡單,也很樸素,「為了讓人家滿意,送的比賣的還多,結果,客人雖然說我的東西不好吃,卻又願意來。」

為了留住客人,張勇把服務做到了極致:

客人用餐時,他幫忙帶小孩;

客人用餐時,他站在一邊;

客人抱怨喝酒傷了胃,他就熬一鍋小米粥;

客人誇獎辣椒醬好吃,他豪爽地送人幾罐;

發現客人鞋臟,二話不說蹲在地上擦了又擦.....

其實這是個無可奈何的做法,但凡火鍋做的正宗,做得好吃,張勇也不會走這條路。

但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海底撈就靠這套變態的服務打開了知名度。

事實上,味道好不好,本來就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有人重油,有人淡口,有人嗜辣,有人一點辣都不吃,有人喜脆爽,有人愛軟糯......

眾口難調,餐飲這行永遠都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喜歡。

既然如此,那就必須找到另一條路來吸引顧客,海底撈選擇的是服務。

實際上,任何成功的企業都是如此:

麥當勞販賣的不僅是漢堡薯條,還販賣家庭歡聚的氛圍;

星巴克,賣的不是一杯咖啡,而是時尚、品味和小資情調。

數據顯示,只有33.4%的消費者,是沖著星巴克的咖啡去的。可見,口味對於個大的餐飲品牌來說,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重要。

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是分層的,底層的是吃、穿、住等功能性需求,中間是情感需求,最頂層是自我價值和自我表達需求。

而中國餐飲企業大多還停留在最底層的功能性需求的競爭上,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餐飲難出世界級的品牌,而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卻開遍了全球,因為它們瞄準的是人的最高層次的需求。

其實不止餐飲行業,在任何行業都是如此:蘋果不僅販賣手機,更重要的是販賣創新和專業的精神;萬寶路販賣的不僅是香煙,而且販賣了男子漢氣概。

創業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群

和老闆一樣,愛操心的員工

張勇的野心很大,他並不滿足於只在四川簡陽這個小小的城市中。

實際上,在1995年的時候,他就已經向國家商標局遞交申請了第一枚「海底撈」商標,這枚商標的註冊號為983760號,註冊類別是第42類。

但是有野心還不夠,要想把海底撈做大,他需要更多像老闆一樣,愛操心的員工。

這樣的員工不可能天生就有,只有靠自己培養。

具體怎麼做呢?

首先,給員工尊嚴。

在餐飲行業,大多數的從業者都是學歷低微,家庭條件不好的。

從底層爬起來的張勇非常了解這些農村出來的打工者最需要什麼,首先是生存和尊嚴,讓他們體面地生活。

「一個人要體面地生活,收入是一個基本的前提,在這個基礎上再關注他的精神層面。」

對待基層員工,給他們住的都是城裡人住的正規住宅,有空調和暖氣,人均面積不少於6平米。公寓還配備了上網電腦;如果員工是夫妻,則考慮給單獨房間……

光是員工的住宿費用,一個門店一年就要花掉50萬元人民幣。

此外,所有剛入職的員工,接受的培訓不僅是怎麼更好地服務客戶,海底撈還會教他們怎麼融入城市生活,具體到怎麼坐地鐵、怎麼充值等等。

對待中層幹部,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海底撈就給大堂經理這個級別的幹部的父母發錢。

「這個事情看上去很簡單,但這使他在當地村裡面很威風,他會覺得到了海底撈以後,連家人每月都有200塊錢的補貼。

如果他還要辭職,那就可想而知了,連他父母都會幫我說話,讓他留在這裡好好乾。

其次,公平的晉陞機會。

海底撈的員工有很多級別,有合格、優秀、標兵、勞模等,還有一個晉陞的機制,只要幹得好,就可以慢慢獲得晉陞。

海底撈的很多店長、小區經理都是來自企業底層,很少有空降的。

海底撈的一個店長能賺多少?少則月薪兩萬,多則七八萬,甚至十幾萬的都有。

這就讓每個員工都看到了希望,也就會更努力地工作。

最後,放權。

在海底撈,張勇在公司的簽字權是100萬以上,副總、財務總監等角色是100萬以下的簽字權,而採購部長、工程部長、小區經理都有30萬的簽字權。

店長的權利非常大,不僅能決定分店在什麼地方開,而且人事權、經營權、財務權完全集中在店長手裡。

對於基層服務人員,不論什麼原因,只要員工覺得有必要,都可以給客人免一個菜、加一個菜,甚至是免單。

如此一來,就會激發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更用心地為「自家」考慮。

核心:師徒制。

海底撈在中國一共有三個大區,鄭州、北京和上海,下面再設小區。但是這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按照地域劃分,而是看這家店店長的師傅是誰。

而「師徒制」的激勵政策,綁定了員工、店長、門店、公司各個環節的利益。

每個店長只要去開新店,在老店選一名徒弟升任店長,他們就形成了正式的師徒關係。店長不僅可以對本店享有業績提成,還能從徒弟、徒孫管理的門店中獲得更高比例業績提成。

這師徒制下,店長的個人收入與徒弟、徒孫是否獲得成功直接相關,如此一來,店長不僅會認真管理自己的門店,還會儘可能多地培養出能力,品行都合格的徒弟店長,並帶領、指導他們開拓新門店。

這就是海底撈實現裂變的核心——師徒制。

社會是一個金字塔形的結構,底層的人永遠是佔大多數,服務業就是典型,海底撈的員工大多學歷低,被世人認為不聰明的人。

但正是這樣一群人,在海底撈「雙手改變命運」的價值觀下,在完善的晉陞通道和薪酬體系下,個個都變得勤奮、聰明。

海底撈現在被許多火鍋店抄襲的做指甲、眼鏡布、頭繩、塑料手機套等創意服務,大部分都是出自這些沒有文憑的服務員,而且這些服務,又被成功複製到了每一家店面里。

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業收入73.42億元,同比增長54.4%,海底撈用不到肯德基3%的門店數,創造了肯德基25%的營收!

這一切的功勞都歸功於這一群不聰明的人。

後記:

「沒背景沒學歷有不認命的人,只有靠雙手改變命運了,如果你認認真真把一件事做好,最後留下來的就是你。」

從技校生到身家600億的掌門人,張勇給了無數平凡人不平凡的力量,這就是海底撈的成功之道。

作者:風清

(本文為電商報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報 的精彩文章:

猝不及防!馬雲攜150億加入「千億級的群架」!
比漲租可怕:我愛我家1700元拿下政府公租房,4900元轉租給老百姓

TAG:電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