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被禁多年有機物仍殘留海洋,全球一半虎鯨種群或50年內消失!

被禁多年有機物仍殘留海洋,全球一半虎鯨種群或50年內消失!

虎鯨,也稱為逆戟鯨,是當今海洋世界食物鏈中的超級霸主。估計大家都有可能看過有關虎鯨的科普類文章,它們被科學家稱之為有「組織」、有「文化」的海上民族!有一句話能形容虎鯨的霸主地位,大白鯊在它們眼中是一顆「行走的魚肝醬」......

不過據每日郵報9月27日報道,一種被禁止多年的有機殘留物正逐步殺死虎鯨、海獅與鯊魚等海洋生物,世界上一半的虎鯨在30至50年的時間內被這種化學物殺死——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簡稱PCBs)。目前最新研究已刊於《科學》雜誌上。

多氯聯苯是什麼?

多氯聯苯在1881年由德國化學家合成,並在1892年於美國開始大量生產。多氯聯苯在常溫下是比水重的液體,不溶於水但易溶於有機溶劑及脂肪。加上其耐熱性及電絕緣性能良好,化學性質穩定,多氯聯苯常用作加熱或冷卻時的熱載體、電容器及變壓器內的絕緣液體,也常作為潤滑油、液壓油和除塵劑等。

後來發現多氯聯苯致癌,容易累積在脂肪組織,造成腦部、皮膚及內髒的疾病,並影響神經、生殖及免疫系統,連同多氯聯苯的持久性污染和其環境毒性,美國國會已在1978年禁止本土生產與使用PCBs,而全球則於2001年在斯德哥爾摩通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公約(《斯德哥爾摩公約》),並在2004年正式禁止多氯聯苯生產及使用。當時環境中的PCB濃度急劇下降,不過據估計全球至今已製造130萬噸PCBs,六成半仍然在使用的電品或堆填區,其餘35%則已流入海中造成嚴重污染,甚至進入食物鏈至生態中最頂層獵食者體內。

過去幾年,有調查顯示全球虎鯨群族數量在某些地區正在減少。其他數據則顯示,儘管PCBs在數十年前逐步被淘汰,虎鯨體內的PCBs含量仍然相當驚人。研究人員測量了虎鯨組織中多氯聯苯的含量,發現虎鯨脂肪中每公斤多氯聯苯含量高達1,300毫克,而在一般的情況之下,平均的普通生物含有是低於50毫克。不過由於虎鯨與很多海洋生物一樣都是受保護動物,無法直接檢測其健康。

因此,丹麥奧胡斯大學生態學家Jean-Pierre Desforges的團隊嘗試找尋虎鯨體內PCB水平與虎鯨群族數量變化相關的科學文獻。其他老鼠研究文獻曾顯示,PCBs會增加老鼠染病機會,並傷害其繁殖能力。而團隊則發現,虎鯨脂肪中的PCBs會影響其免疫功能。

團隊又與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的模型設計師Ailsa Hall和Bernie McConnell合作,以電腦模型估算PCBs造成的破壞。該模型顯示,19個虎鯨群族會有一半因PCBs而數目下降。居於巴西、英國對出北海以及直布羅陀海峽周圍海域的虎鯨因為接觸得最多PCBs,群族健康也最受威脅。科學家們現在相信,在英國水域中可能只剩下不到10頭虎鯨。

除此之外,因為虎鯨的飲食與新陳代謝問題,它們一般難以分解該種有機物,團隊估計該些海域的虎鯨可能會在50年內逐步減少並完全消失。

除了虎鯨外,報告指其他頂層獵食者如海豚、鯊魚體內也可能有達危險水平的PCBs含量;海獅更易患病及出現腫瘤亦很有機會與海水中含高PCBs水平有關。即使北極熊比虎鯨較易分解PCBs,但團隊警告北極熊也在環境中接觸到大量PCBs。例如居于格陵蘭東部的北極熊由獵吃環斑海豹轉為冠海豹,也會增加其PCBs攝取量。

另外,PCBs不是唯一一種長期殘留於環境中的有機污染物。因此科學家建議各國儘快採取比《斯德哥爾摩公約》更有力度的行動來銷毀多氯聯苯。不然有朝一日,我們或許只能在博物館裡看到一些動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視角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除了賣萌,還能在戰場成為尖兵!
南極出走的萬億噸冰山方向失控,科學家稱其被洋流逆時針旋轉

TAG:魚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