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為了幸福,這兩件事情不能做

為了幸福,這兩件事情不能做

哲學史上的幸福觀

1)幸福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

在西方哲學史上,對於幸福問題,有兩派觀點,一派叫快樂主義,另一派叫德行主義。我先講快樂主義。快樂主義的創始人是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他的觀點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幸福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

伊壁鳩魯是快樂主義的創始人,但他從來沒有把身體慾望的滿足當作幸福,相反是最反對縱慾的。所以你一定不要望文生義,一聽快樂主義,就以為是提倡縱慾。據我所知,沒有一個哲學家是提倡縱慾的,否則叫什麼哲學家呢。

伊壁鳩魯認為,幸福就是快樂,快樂是人生的目的,人活著圖的就是快樂。所有的快樂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沒有任何一種快樂就它本身來說是壞的。他的這個立場很明確,全盤肯定快樂,所以他的哲學被稱作快樂主義。

所有的快樂都是好的,但是,你要注意一個情況:有的快樂會帶來比這個快樂大的痛苦,比如說縱慾,會毀壞身體;有的痛苦會帶來比這個痛苦大的快樂,比如說節制慾望,可以身心安泰。所以,你要算總賬,進行比較和權衡,理智地追求快樂。道德也是快樂不可缺少的條件,你做缺德的事,會受良心的譴責,還可能遭到報應。所以,追求快樂本身無可非議,但是要遵循兩個原則,這兩個原則是我總結的。第一個是理智原則,你在追求快樂的時候,不要給自己埋伏下痛苦,不要損害自己;第二個是道德原則,你在追求快樂的時候,不可以給他人造成痛苦,不可以損害他人。

那麼,什麼樣的快樂符合這兩個原則呢?伊壁鳩魯說,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你身體健康,靈魂寧靜,你就快樂了,你就是幸福的。這是伊壁鳩魯給幸福下的定義:幸福就是快樂,而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所以,為了幸福,你不要做損害健康的事,不要做擾亂靈魂的事。

2)幸福是人身上最高貴部分的滿足

對於幸福問題,西方哲學史上另一派觀點是德性主義。這一派的創始人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繼承了他的觀點。我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簡單講一下這一派的觀點。他的觀點也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幸福是人身上最高貴部分的滿足。

人身上的最高貴部分是什麼?就是德性。德性,意思是精神屬性,人身上的高級屬性。亞里士多德認為,德性主要是兩個東西,一個是理性,另一個是道德,因為有這兩個東西,人就區別於動物,成為萬物之靈。所以,生而為人,你好好使用和享受老天給你的這兩個高級屬性,熱愛思考,講究道德,你的人性就得到了圓滿的實現,你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德性,就是靈魂的善。前面已經講了,亞里士多德對幸福的看法是很健全的,他認為幸福主要在於靈魂的善,但也需要身體的善和外在的善作為補充。

3)中國哲學史上的幸福觀

只做簡單提示。中國古代哲學,道家比較接近快樂主義,儒家比較接近德性主義。道家的幸福觀,概括為一句話,就是全性保真,意思是要保護好完整的真實的天性,強調生命狀態的本真。儒家的幸福觀,概括為一句話,就是安貧樂道,意思是安於物質生活的簡樸,做人做得好就是幸福,強調的是道德生活的完善。

4、立足於價值觀看幸福

比較中西哲學史上兩派的觀點,區別在側重點,快樂主義側重生命,德性主義側重精神。可以把兩派的觀點結合起來,從生命和精神兩個方面看幸福。

哲學立足於價值觀來看幸福。人身上什麼東西是最寶貴的,讓它們有一個好的狀態,人就幸福了。人身上什麼東西是最寶貴的?無非是兩個東西,一個是生命,另一個是精神。生命的狀態怎樣算是好的?是單純,複雜是痛苦和煩惱的根源。精神的狀態怎樣算是好的?是優秀,這樣在自己身上就有了幸福的源泉。所以,歸結為一句話:幸福在於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優秀。

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這個命照看好,把這顆心安頓好,人生就是幸福的。換一個說法,人有兩個主要的身份,一個是自然之子,一個是萬物之靈,盡好老天賦予人的這兩個主要職責,當好自然之子,當好萬物之靈,人就幸福了。

立足於價值觀看幸福,幸福問題就變得簡單明了了。你是可以支配自己的幸福的,因為你可以支配自己的價值觀。我們時代有一個傾向,就是過分地從外在方面去尋求幸福,把金錢、財富、外在的成功看得太重,為了追求這些東西,把生命和精神的狀態弄亂了,結果並不幸福,毛病就出在價值觀上。所以,在價值觀的問題上,你一定不要隨大流,究竟什麼能讓你真正幸福,你要去問自己的生命,問自己的靈魂。

親愛的朋友們:

周國平公眾號擁有小程序啦,在這個有趣的小程序里,好多讀者已經玩得不亦樂乎,只要轉發分享就可以換取周國平老師的簽 名書、精美小禮物,等你來

薦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在色與空之間———我的寫作,我的心靈生活
不老仙妻護膚術大公開,每天1滴活到50如少女!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