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中叛亂本為地方豪強所致,為何諸葛亮平定之後仍重用地方大姓?

南中叛亂本為地方豪強所致,為何諸葛亮平定之後仍重用地方大姓?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諸葛亮

南中地區主要有兩大勢力,一為大姓,一為夷帥,而南中叛亂主要是以雍闓為首的地方大姓勾結夷帥所致。雍闓其實是西漢開國功臣雍齒的後人,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6年),雍齒被封為什邡侯,封地在廣漢郡。等到元康四年,雍姓一族從廣漢遷徙到滇池地區,到了雍闓這一代,雍闓成為當地諸大姓的首領。這些地方的大姓自從東漢中期以來,由於漢王朝的勢力逐漸衰微,他們也越來越傾向於割據一方,不服朝廷的管轄。劉備平定蜀中之後,曾試圖恢復對南中地區的統治,他先後任命鄧方、李恢為庲降都督,但是收效甚微。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南中豪強勢力更加蠢蠢欲動。據《三國志?蜀志呂凱傳》記載:「雍闓等聞先主薨於永安,驕點滋甚。都護李嚴與闓書六紙,解喻利害,闓但答—紙曰: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遠人惶惑,不知所歸」。

南中叛亂

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在處理好國內事務後,著手南征事宜,蜀漢分兵三路,都取得了勝利。但是南中平定之後,諸葛亮仍然重用當地的大姓進行統治。以至於《漢晉春秋》中說:「南中平,皆即其渠帥而用之」。所謂的渠帥也就是當地的大姓。在雍闓反叛期間,任用了當地的一批大姓出來為官,諸葛亮在平定南中之後,非但沒有罷免他們,反而承認了雍闓的任命。另外,他還鼓勵這些大姓擴充自己的部曲,這些部曲平時為大姓從事生產,戰時可以拿起武器作為大姓的私兵,因此諸葛亮的這一做法實際上大大擴大了當地大姓的實力。

雍闓

那麼為什麼諸葛亮在平定大姓反叛之後仍然重用這些大姓呢?我想這與諸葛亮征討南中的目的有關。他的出兵策略用馬謖的話來說就是「願公服其心而已」,從而達到利用南中的物資來資助他進行北伐,因此,他在平定南中的過程中並沒有完全清掃當地的統治勢力,而是盡量做到相安無事。

參考文獻:

1. 陳壽:《三國志》

2. 習鑿齒:《漢晉春秋》

3. 方國瑜:《彝族史稿》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明末謎案:大明最後一任太子朱慈烺何去何從?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