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你們是我一路走來嗅過最香的花

你們是我一路走來嗅過最香的花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洪文軍

見過小腿輕微骨折跑完二十公里沒有喊疼,卻因為被醫務人員強行留下治療、喪失比賽資格而失聲的漢子嗎?我見過。

聽過半夜在荒山野嶺臨時搭建的帳篷里,一群平日堅強無比的漢子、因為忍耐不住全身抽筋的疼痛而發出的微哼聲嗎?我聽過。

聞過那種剛在泥水裡趟過又在草地上匍匐,混雜著泥土、青草、汗臭還有一絲若有若無的血腥味道嗎?我聞過。

作為第四次參賽的「老資格」,我的大學青春早就與「精武杯」三個字密不可分。那些場景、那些人、那些事就這麼定格在我的鏡頭裡,就這麼直挺挺嵌在我的心中,怎麼也忘不了,看到落葉就會想起。

精武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態度

大一時候,我負責戰術基礎項目攝影保障。那時候國防生還沒有取消,我恰好看到一個女國防生過障礙。可以看得出,大一剛入學的她平時沒怎麼練過,剛開始匍匐準備就險些撞到樁,跌跌撞撞過了低樁又被蛇腹型鐵絲網卡住了腿。

項目結束,看著她邊掉眼淚邊說對不起,我有點想不明白,已經很拼了,為什麼還那麼苛責自己,只是因為女生較為柔弱的天性嗎?

大三我繼續參賽,轉場臨時搭乘救護車,車上正好有個傷員,因為走山路腳掌被竹子貫穿,於是我們有一搭沒一搭閑聊起來。聊著聊著他就哭了,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像個孩子一樣在檢討、抱怨自己不細心,一聲聲責備自己「陣亡」給隊里添了麻煩。

那時候,我就在想,一個比賽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還有一次,在雜亂的宿舍里,大遠神情略帶傷感和我說了很多。那是他大學舉辦的最後一屆「精武杯」,又趕上軍改調整,學制變更,他被強推上了隊長的位置。上面是學院「四連冠」的壓力,對手是原應代表學院出賽的大四主力,他拼盡全力也只斬獲第三。

那次,我聽他從開始講到結束,從抱怨講到平靜。最後,他說太累了,三年奮戰不僅沒有拿到第一,甚至連「精武杯」這個項目都沒有了。可是,當聽到大學要繼續承辦精武杯的消息,他還是毫不猶豫報了名,即使這一次,早就知道大學只參賽不參評。

其實,在學校,像他這樣的人有很多,拼盡全力沒有結果,也會義無反顧。因為,這是他們對精武最真摯的情懷,最鮮明的態度!透過他們的抉擇,我想我大抵是可以窺探他們這個群體的內心世界的。

他們圖什麼?他們能圖什麼?真的什麼都不圖,只是當初選擇了「精武杯」,所以一旦開始就不會想放棄。對他們來說,象徵第一的「精武之劍」早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榮譽,而是一種融於血脈的追求。那種在我們看來虛無縹緲的精武精神,早就成為了他們大學四年乃至整個軍旅生涯的信仰和支撐。

跋山涉水,只為拍你一眼的風光

入學四年,看了很多,拍了很多,就攝影師這個身份來講,有人傾羨,有人敬佩,也有人白眼相待。在「精武杯」現場被領導玩笑幾句「狗仔」趕出場也是常有的事。在不懂的人眼裡,攝影無非是咔咔摁個快門,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那年「精武杯」,王蕊負責船隻機動項目攝影保障,項目快結束的時候,聽說前方穿插了一個「穿越染毒地帶」科目點,他臨時決意過去。等幾公里的山路走完,真正到達目的地的時候,科目點早已經撤收完畢,只能再次徒步前行。茫茫大山,林深葉茂,沒有信號,沒有路線,沒有補給,他又走了將近兩個小時才終於和我們回合。

見到他的時候,迷彩服已經被浸濕,豆大的汗珠綴滿額頭,一雙作戰靴滿是刮痕。看到我們這個項目點還沒有結束,他匆匆喝了口水,又急忙披甲上陣。那時候,他的眼神里哪有什麼疲累,全然是如同小孩得到了自己心儀的玩具般的歡喜。

徒行十幾里山路,只為拍你一眼的風光。這種情境,這種勁頭,我在很多同伴的身上都看到過——三四十度高溫灼燒的水泥地,剛下過雨的泥濘地面,說趴就趴,只為隊員閃身而過的一個鏡頭;暴雨傾盆里,只披著件漏水的雨衣,用塑料袋套著鏡頭,對著低樁網下正在攀行隊員默喊加油;面對架在樹上的三米障礙,就拿一把簡易的木梯子搭接上去,純靠小臂勾著根鋼管保持鏡頭穩定……

的確,攝影是項技術活,但歸根究底還是一個個具體的人在發揮作用,因為人有情感,所以相片才有溫度,因為人有熱忱,所以相片才會奪目。

感謝一路走來的花香,與你共嗅

當最後一支參賽隊完成了最後一個項目,我們攝影組齊整人員準備帶回,臨行前想拍張合照。拍的時候,從高到矮,從瘦到胖,從隊形到角度,從整體造型到個人動作,一點點調整,一次次嘗試,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認真和喜悅,但是當聽到最後「3,2,1,好了!」的聲音落下,我的眼眶一下就紅了。

四年青春,四屆精武,四次相遇,四場分離,還是到了見無可見的時候。

終究還是有很多遺憾的,就像大遠帶隊三次,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前行,卻始終與奪劍無緣;就像老馮參賽四年,因為全身抽筋被取消參賽資格,收官之戰潦草收尾;就像「精武杯」這個品牌不再屬於學校,雖上升了個層次卻終究多了距離感……

但結局又大抵是圓滿的,大楊帶隊參賽的二班力壓群雄,雖未參評卻是眾所周知的第一。絕望峰頂,鎮南拿一瓶風油精倒在後背,只為清醒著堅持到底,那句「我想讓他們知道,陸工大就是最牛的!」至今還在感動著很多人,對於他們來說,四年拼搏終有所盼。

關於四年精武得失,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我們要記住那些美好的瞬間,也同樣要汲取那些失敗的力量,而最應感謝的,還是身邊這些同行者,這些在困難時刻互相擁抱著取暖的兄弟——他們曾在你負重快崩潰的時候,替你接過手中的槍;他們曾在你缺水難耐的時候,分給你僅剩不多的儲藏;他們曾在你絕望難受的時候,給你一個厚實的肩膀……

是的,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很遠。

感謝所有用青春、汗水、拼搏詮釋過「精武」的兄弟,

感謝所有用鏡頭、眼睛、心靈見證過「精武」的同行,

感謝所有用嚴謹、真誠、熱愛助力過「精武」的領導,

願你們此去經年,前程似錦,

願你們砥礪前行,不負初心,

是的,你們都是我一路走來,嗅過最香的花,感謝。

(解放軍報客戶端·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