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捆綁家長到學校做「義工」,是教育邊界不清的表現

捆綁家長到學校做「義工」,是教育邊界不清的表現

近日,孩子在漢口一所小學讀一年級的李先生向記者吐槽,孩子班主任的一些做法讓他頗為苦惱。記者從李先生提供的聊天記錄中看到,該老師在QQ群中徵集家長到學校,幫助完成學籍錄入工作,並明確表示:「積极參加班級活動、支持學校工作的家長作為以後評選學生各項榮譽的標準。」(9月28日《武漢晚報》)

李先生提供的聊天記錄

就家長到學校做「義工」而言,實際上持有不同的觀點。學校請家長參加學校的一些工作或事務,站在學校的角度當然也有一定的道理,學校會認為有利於加強家長與老師溝通,有助於提升家長參與教育的意識等等。而一些家長有不同的看法,譬如:家長們可能認為會影響工作,分散精力等。然而,從客觀公正的角度,學校做為教書育人的教育機構,顯然更應該多聽聽家長意見和看法,而不是單方面僅考慮自己的需求。

固然,邀請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當學校的「義工」,對於學校建設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但其弊端也顯而易見。一些家長稱,連打掃教室衛生、組織運動會也都交給家長,她每個學期都要向單位至少請兩次假,到學校參加活動。家長終歸是家長,既不是接受教育管理的孩子,也不是承擔學校教育的老師,如此頻繁給家長分配「工作」,會嚴重影響到家長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其次,學校針對孩子開展的一些活動,如清掃衛生、組織學生開展活動等,完全可由孩子們自己安排解決。由家長「代勞」,讓孩子們失去了體驗勞動和開展組織管理的機會,對孩子們成長未必有利。

學校和家庭教育息息相關,但孩子的思想和品格養成,相當程度地需要學校教育。家長們頻繁承擔學校事務,並無助於根本上提升學校教育。家長頻繁被安排當「義工」,不排除有學校老師偷懶的因素,也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邊界不清的表現。甚至,一些老師還對孩子家長想怎樣「使喚」就怎樣「使喚」,更是自身定位錯位的表現。

據了解,讓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已經成了一些學校的習慣做法,也引起了一些家長的埋怨。除了令一些家長詬病的參與學校的各類事務,家長們基本上還承擔和體驗過各式各樣的「家長作業」,如:必須幫助檢查作業、必須簽字認可,幫助做手工、拍視頻,還幫助孩子完成一些根本不適合孩子和孩子們根本無法完成的作業,如剛上小學的孩子就碰上了做PPT、用排版系統做小報等高難度作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這樣的學校教育,不能不說是變了味的,將家長「捆綁」到學校教育的「戰車」上,尤其是讓家長帶著孩子做PPT、小報等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作業等,不僅讓家長和孩子們更累,讓教育負擔更重,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學校教育責任和義務缺失的表現。

END

文丨畢曉哲

編輯丨馮玲玲

本文為紅星新聞(微信號:cdsbnc)原創

如果您發現本新聞有虛假不實等問題

歡迎向我們後台留言舉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我不是葯神》呼喚更開放的藥品與醫療政策
瘋狂的幼小銜接班,是在販賣家長焦慮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