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邊防官兵斗蛇記

邊防官兵斗蛇記

來源: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劉小紅、胡恩寬

邊防官兵斗蛇記

劉小紅、胡恩寬

滇南漫長的邊境線上,叢林茂密,蛇蟲肆虐。

駐雲南某邊防旅者陰山邊防連防區內,常見的就有眼鏡蛇、銀環蛇等十餘種,不少是劇毒蛇。毒蛇,給官兵訓練、生活和巡邏造成極大困擾,甚至威脅生命安全。

儘管如此,官兵們戍邊熱情不減。

3年前一次遭遇,下士李濤鑄至今心有餘悸。

那天夜裡,他下崗哨,回宿舍。昏暗中,看見被子上有一截樹枝,伸手正要去拿,「樹枝」卻突然扭動起來。開燈,只見一條烏蛇昂首吐舌,怒目而視,似乎在說:今晚被窩是我的啦!

這樣驚心動魄的事,者陰山邊防連常常發生。

夏季,蛇時常出現在官兵意料不及的地方:晾衣牆角、床下鞋裡、崗兵亭的值班桌上……

前年5月,一天晚上。在廁所,下士熊峰不慎踩中一條眼鏡蛇,腳踝被咬傷。眼鏡蛇毒性極強,不多時,熊峰就感覺四肢無力,意識模糊。戰友們火速把他送到駐地醫院搶救,才脫離險境。

為避免類似情況發生,邊防連在營區操場、走廊、崗兵亭等主要場所安裝了路燈,還立了一條新規定:晚上外出入廁、執勤,必須打手電筒。

相比營區,巡邏途中被毒蛇咬傷,情況則更危險。

回顧軍旅歷程,上等兵江晨宇最難忘的,是那次「命懸一線」的巡邏。

那次,巡邏目的地是防區最遠的一塊界碑。夏季山草茂密,巡邏分隊在叢草中艱難前行。翻越一道陡坡時,江晨宇突然感覺左手被扎了一下,扭頭就見一條銀環蛇正從手邊爬走。

「不要動,毒蛇!」經驗豐富的班長黃森一步躍過來,捏住江晨宇的受傷手指,迅速解下鞋帶,將手指根部緊緊扎住,使勁往外擠毒血。

「趕緊送去醫院!」連長彭曉輝跑過來,背上江晨宇就往山下奔。

山下,巡邏車飛奔在蜿蜒的山路,江晨宇臉色泛白,手指越腫越粗,意識越來越模糊。班長不停朝他大喊:「不能睡,堅持住!」

半個小時後,他們終於到達20公里外的鎮衛生院……

「幸虧搶救及時,不然就『光榮』了。」回想起那次兇險經歷,江晨宇如今是談笑風生,彷彿那兇險只是一段聽來的故事。

這就是無畏的可愛邊防官兵!

巡邏路大部分在密林,每次出發前,官兵們都要帶上「驅蛇桿」,行至草密處時來驅蛇開路。

一次,巡邏分隊經過一處陡崖,被一條眼鏡蛇擋住去路。「左邊是懸崖,毒蛇纏繞在頭頂樹枝上,巡邏分隊要前進,就必須從毒蛇下方經過,面臨被咬傷的危險。」中士丁仁傑主動請纓,小心翼翼用「驅蛇桿」把蛇撥下,並牢牢控制住。

為減輕蛇患,官兵們發揮聰明才智,想了很多辦法。每到夏天,軍醫劉承鑫會定期巡遍連隊各個房間,在屋裡放置他「秘制」的驅蛇「錦囊」,在營區外圍放置一圈雄黃,蛇出現的頻率大大減少;營區周邊蒿草茂盛,官兵們定期修剪,讓蛇沒有藏身之處;每次戰術訓練之前,先「打草驚蛇」,清理訓練場地。

如今,上級還將抗蛇毒血清和專用儲存箱配發到基層營連,邊防連有了自救能力,戍邊巡邏也不再那麼驚險。

者陰山邊防連並不唯有蛇害。雷雨季節,有時停電停水,官兵們砍柴生火、挑水煮飯、蠟燭照明;山洪頻發,道路垮塌,官兵就步行幾十公里巡邏;遠離鬧市,「進門看牆,出門看山」,孤獨寂寞相伴……即便如此,他們依然堅守清苦,為國戍邊,成績斐然。

「邊關雖苦,但也最能鍛煉人、成就人。」官兵們說。

連隊三等功臣、尖刀班班長陳只明,原是有名的「孬兵」——剛入伍那會兒,武裝越野不到一半行程就打退堂鼓,多項訓練不達標;害怕巡邏危險,難耐戍邊艱苦,只想當個炊事兵或調下山。

指導員帶他走進連史室,來到烈士墓前,讓他看前輩們怎樣在荒山上種樹建營房、斗毒蛇守清貧,給他講烈士們如何血灑此地,守衛寸土。陳只明下決心變個樣兒,不到半年就在上級比武中名列前茅,光榮佩戴軍功章。

近年來,者陰山邊防連官兵,身在苦中不怕苦,狠抓練兵備戰,連隊戰鬥力不斷提升,湧現10多個訓練尖子,連隊也多次被上級評為「先進連隊」「基層建設標兵單位」。

(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