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孔子誕辰:天不生仲尼 萬古如長夜

孔子誕辰:天不生仲尼 萬古如長夜

中華民族的靈魂人物中,孔子當是最為重要的一位。所以歷來有「先聖」「文聖」「大成至聖文宣王」等封號。

西曆紀元的9月28日是孔子誕辰。每當孔子誕辰來臨,全球祭孔就成為文化界的一大盛事,是廣大儒學愛好者、研究者、信仰者的節日。

今年是孔子誕辰2569年,濟寧將舉辦第35屆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根據相關報道,本屆孔子文化節除開幕式和祭孔大典之外,還新增「孔孟之道與中華民族精神」國際學術會議暨中秋儒學會講。

孔子何以成為今日之孔子?這就得從孔子的家族說起。

孔家這個家族曾有過輝煌的榮光。孔子先祖本為商朝貴族,隨著殷商的滅亡,家族地位也一步步地衰落。從商朝貴族到宋國公卿,再到後來連宋國都待不下去了。於是,先祖木金父就逃往魯國。

一切都要從頭開始。這個家族在困頓中慢慢前行。到了孔子的父親叔梁紇「以勇力著稱」,成為魯國的一員虎將。就在這個家族的命運一步步好轉之時,苦難又到來了。

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彙集在他身上的壓力陡增——自己人生之路,他所心心念念的文化之路,都只能靠他自己了。他要憑一己之力,要恢復家族榮光,要傳承中華文化,延續華夏文脈。

我們經常說,孔子是中華文化的絕佳代表,而他也有此文化自覺與文化擔當,以中華文化傳承人自任,開創儒家學派來賡續華夏文命。

他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所學何學?學的不僅是謀生之學,而且是文化之學、傳承之學。所以孔子「四十而不惑」,一直有著堅定的文化信仰。

在去魯周遊的十四年里,經歷了數不盡的苦難,依然不能動搖他的理想信念。

孔子在經過衛國匡地時,被誤認為是魯國的陽虎。匡人手執兵戈,將孔子及一眾弟子圍困起來。

在形勢如此危急之時,他臨危不懼地說出:「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這是何等的文化自信啊!直至今日,仍然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當孔子與弟子在一棵大樹下習禮之時,宋司馬桓魋想殺孔子。將大樹拔倒,所以的弟子都很害怕,想快速離開。孔子泰然自若地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我的德性都是上天賦予的,司馬桓魋又能把我怎麼樣呢?這是何等豪邁的氣概!所有的艱難險阻,在孔子眼裡都成為人生最好的歷練。

孔子臨終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夫子臨死之前的詩化述懷,成為儒家文化的絕響。

一個堅守安貧樂道精神、心存悲天憫人情懷,有著「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的憂思,時刻懷著民族文化精神承載理想的孔老夫子永遠去了。但他也永遠存在,永遠為後人所激賞!

司馬遷為了寫《孔子世家》曾去周魯舊地,參觀了當時的廟堂、車輛、器物,親眼目睹了孔子舊宅中學生演習禮儀的情景。他引用了《詩經》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之」來表達對孔子的崇敬,徘徊良久,不願離去。

北宋詩人唐子西曾於蜀道館舍壁間看到宋代佚名詩人題寫的一聯「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此句經《朱子語類》的傳播,成為對孔子有名的定評。

在生死之間,依然洒脫。在困厄之中,依然自信。這就是孔子,一個大寫的人,一顆超凡入聖的靈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當時當景 愛情自有她最美的樣子
養生秘訣 看完這份遺願清單 你還敢糟蹋身體嗎?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