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日華人媽媽談育兒經,如何送娃進東大?

在日華人媽媽談育兒經,如何送娃進東大?

東京大學作為日本最高學術殿堂和七所舊帝國大學之首,其在全球都享有極高的聲譽,也成了所有學子心中那最神聖的目標。

作為在日本的中國人,想升入東京大學,除了自身學習優異以外,還要與世界各國以及日本本土的優秀學生同台競爭,難度可想而知。而當本報記者採訪了三位華人「東大媽媽」,分享一下她們的育兒經。

寓教於樂 跟孩子做朋友

陳媽媽有兩個兒子,在日本已經生活14年了,現在是一名全職主婦。在陳媽媽的悉心照料下,長子在上完開成中學後,順利考入東京大學工學部,而次子也就讀於早稻田大學附屬中學。陳媽媽的丈夫本碩博都在西安交通大學,而陳媽媽是本碩也都在西安交通大學完成。丈夫博士畢業後到荷蘭的大學去做博士後研究兩年,隨後丈夫被請到日本工作,兩年後又被公司派駐美國。一家在美國生活了4年多,而在孩子9歲半時全家又因爸爸工作調動再次移居到了日本。

在美國就已經展現天賦

由於丈夫工作調動, 2002年至06年全家曾在美國定居,大兒子便在美國接受了小學教育。陳媽媽說,美國小學的就讀經歷給孩子的英語以及數學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回日本後成為巨大優勢。陳媽媽很注重興趣培養讓他什麼都學一些,鋼琴、小提琴之類的樂器也不落下。由於大兒子小小年紀表現出的天分,當時美國的老師建議她給大兒子測一測智商。測試結果顯示孩子非常有潛力,於是小學負責人讓他學科跳級學習,甚至還請來博士做一對一的輔導。回日本後,大兒子進入日本小學學習,之後順利考上了「東大的搖籃」—開成中學,之後考入東京大學,日前已順利考取東京大學大學院。而當時美國出生的小兒子目前就讀早稻田附屬中學,曾參加日本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並進入決賽。

寓教於樂,民主氛圍下的育兒經

在交流育兒經驗時,陳媽媽反覆提到寓教於樂。在經驗交流中她這麼寫道:「如何讓孩子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是考驗父母智慧的事。孩子早期教育時,多陪孩子玩,在玩樂中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孩子對學習會慢慢感興趣,至少不會抵觸,學到的知識會增強孩子的信心,從而更加喜歡學習,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在陳媽媽家,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新發售的遊戲設備。爸爸周末有空時還會陪孩子們一起玩,遊戲成為了一種親子溝通的渠道。

在座談會中不少東大媽媽提到兒子成長中的逆反心理,但是陳媽媽的兩個孩子都沒有經歷過叛逆期。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創造性思維和自己的思想,不願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按照常人思維來看,兄弟倆都很有天賦,哥哥進了東大,弟弟似乎理所當然地也應該朝東大努力,但是陳媽媽也沒有濃重的東大情結。目前在早稻田中學就讀的弟弟,熱衷編程,也有了自己的圈子,以後有很大幾率會進入早大,「只要他開心就好了」。從小到大,陳媽媽很重視跟孩子的平等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她說,跟孩子最理想的關係是朋友。或許正是這種「民主氛圍」讓兩個孩子安穩度過了反抗期。

兩位東大才子的媽媽眼裡的育兒心經:自信才是孩子們最大的武器

乍一眼與日本的年輕家庭主婦無二的黃媽媽,不僅和藹可親而且談吐十分幽默,提到兒子時眼裡總是充滿了自豪感。黃媽媽在日本生活已經29年了,在中國的大學畢業後來到日本,丈夫也是中國人,就職於日本貿易會社從事汽車配件貿易。黃媽媽先後5年養育了2個兒子並在她的精心教育下全部送入了東京大學,大兒子目前是碩士在讀2年級,讀的是複雜理工學專業,二兒子則是大學工學部1年級學生。相差5歲的兄弟倆性格也是截然相反:一個勤勉型,另一個則屬於天才型。

及時的鼓勵與支持

大兒子從小學1年級~初中2年級是在上海就讀的。當初2下半學期剛回日本時,就發覺在上海的學習不但欠缺了生物、地理、歷史等知識,連數理化教程的深度也達不到進入日本頂尖名校的水準,當然入塾進頂級班就變得玄乎。黃媽媽因此決定暫緩入塾,以免因盲目入塾而讓其兒喪失自信和學習動力,在徵得大兒子同意後,選擇了先在家裡特攻、迎頭趕上,然後再進塾的方式。功夫不負有心人,3個月後,大兒子憑著優異的成績成功進入了塾的頂級班,又在半年時間內,取得了每次都進入全國模擬考試前100名的好成績。

而在來日短短的1年後,又以優異成績考取了日本的2所頂尖高中-筑波大學附屬駒場高校(簡稱:築駒。高中部僅招40人)和開成高校(高中部僅招100人)。在築駒的3年里,大兒子憑著自己的勤奮,確保了高三時穩穩的好成績-每次全國東大模擬考試成績都進入前百位。而二兒子是屬於得過且過型的人,只要他自認為已達到合格線,他就不想繼續努力了。這種孩子往往又有相當強的自尊心,經歷1次失敗往往會喪失自信,自暴自棄。當二兒子在沒有考取理想的初中時,黃媽媽又及時告訴他:這只是人生的一個小台階,關鍵是看誰能保持最後衝刺的實力。

做雞頭不做鳳尾

與其踮著腳擠進一所好學校,不如穩步進一所適合自己的學校。「沒考取開成雖然對孩子是個打擊,但進入海城他似乎會更自信,更能舒展自己的身姿奔跑」,黃媽媽如實說。小兒子在進入初中後,開始不做學校的作業,高一時學校把媽媽叫至學校。媽媽雖然著急,但是明白叛逆期的孩子不可以強求,於是對孩子和盤托出了與老師的談話內容,讓他自行收斂。當了解到孩子(認為學校作業太簡單)不做作業的理由後,就選擇了能刺激他的惰性,激發他奮力競爭環境的塾。在徵得孩子同意後,作出了上塾補強的決定:一方面比起家裡的環境,周圍孩子們都在努力學習的氛圍能更好的促使他學習;另一方面,利用他很強的自負心,和遇到強手時的競爭意識,刺激他的學習慾望。

創造最佳的環境

除了在背後支持這兩個孩子,黃媽媽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學習的環境也是用心良苦。黃媽媽在倆兄弟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一直在電視里播放英語的動畫片。「即使他們似乎沒有認真在看,也一定會耳濡目染銘刻腦海里。」在大兒子讀小學1年級時,為了讓他學習中文,黃媽媽便單身一人帶著二個孩子回到上海,這一呆就是8年。為了不讓孩子在中國期間疏忽日語,又堅持在家裡鑄造起一個小的語言環境:對話只限日語。而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下,孩子們的中文水平也穩步提升。

循序漸進正確引導,讓孩子從不熱心學習到升入東京大學

周媽媽(化名)在日本一所國立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就一直留在日本生活工作,丈夫在日本IT行業至今,現今一轉眼已過去27年了,她的兒子從小個性非常強,自己決定的事情別人再怎麼說,也很難改變,除非自己認可了才有所改變,這在周媽媽從小帶孩子、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很明顯的感受到了。而周媽媽的兒子從不愛學習,到被老師「忽悠」到「東大班」,期間的坎坷與轉變讓周媽媽感慨道:對於青春期反抗強烈的孩子家長不能失望,而是要充滿信心,耐心等待,候機教育,將那股能量順勢轉化成學習的動力。

引導孩子逐漸認識大學生活

與大多數孩子家長一樣,周媽媽希望孩子考入好中學。因為只有進入這樣的中學,將來考上好大學的把握才大。在篩選中學的過程中,雖然也參觀了開城等幾所都內名校的文化節,但是孩子雖然有興趣,卻是「感覺不對」,也就因為這樣,最終還是選擇了距離家近的淺野中學,這個學校的宗旨是讓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不做難題名曰「各站停車」。一開始就向家長明確表示中學六年學習期間「不需要去私塾」,掌握好學校的課程就足夠應試。

周媽媽的孩子因為學習不用心成績總在150名開外,有段時間甚至掉到年級最後。焦慮中的周媽媽曾說服兒子去私塾學習過2個月,之後便因「課程無聊」為由拒絕再去了。為了能讓孩子對大學有所嚮往,增加學習動力,周媽媽特意介紹了朋友的孩子來自己家做輔導,由於對方就讀著名的東京工業大學,加上自己孩子對物理、計算機很有興趣,兩個人非常談得來,也是從那一刻開始周媽媽的孩子對東京工業大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班主任力薦進入「東大班」

高二時,兒子的班級換了一位班主任。這位老師對於如何與這些聰明愛玩的孩子打交道,擁有一種獨特的交流方法,頗受同學歡迎。高三時,班主任將這幾個平時不愛學習但是有潛力的男生一起推薦到了以考取東大為唯一目的的「東大班」。進入東大班之前,班主任與家長們進行了交流,由於周媽媽的丈夫知道橫濱國立大學的電子情報專業比較強,所以覺得自己的孩子能夠考進去也很不錯。班主任對周媽媽表示,那個學校他現在的程度不用準備就可以考進去,還是把目標定高一點。然後對孩子說,你天天在咱們這兒玩有什麼好玩的,大學才好玩,你要是考試掉了,不是玩不上好玩的,損失一年嗎?在班主任的力薦下,周媽媽的孩子進入了「東大班」。

臨近考試的日子,周媽媽的孩子沒有像日本家庭的一般做法去參加社會上流行的大學考試臨場體驗,也沒有報考私立學校作為預備,認為那些是無用功,浪費時間。雖然家長內心緊張不安,但是還是不干涉孩子的計劃,鼓勵他衝刺。最終,周媽媽的孩子順利考入了唯一的報考志願——東京大學工學系。

長按以上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每日精彩早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感日本 的精彩文章:

日本也要有「滴滴」?,索尼進軍日本網約車市場!

TAG:動感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