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雜談中醫在海外受追捧,這些「洋中醫」讓無數國人汗顏!

雜談中醫在海外受追捧,這些「洋中醫」讓無數國人汗顏!

導讀:雖然中醫在國內發展還困境重重、飽受爭議,但一點也不能阻擋其在國外憑療效「圈粉無數」。做一名中醫,已然成為越來越多外國年輕人的職業夢想,在這些「洋中醫」身上我們領略到了中醫的魅力,也看見了中醫的希望。

「中醫是一門成熟的科學,當代人類不能缺少中醫。」德國漢學家波克特曾不止一次地公開說道。中醫藥學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據《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顯示,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其中29個設立了傳統醫學的法律法規,18個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體系。

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數百所中醫藥院校,培養本土化中醫藥人才,中國政府已經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0個中醫藥中心。

另據數據統計,全世界有30多萬家中醫診所,即使在美國這樣的醫學科學殿堂也有3萬多家中醫診所以及十幾所中醫藥大學。

美國針灸師已超過4.5萬人,每年接受針灸等「整合治療」的人口約3800萬,已形成一個產值數十億美元的重要產業。

德國知名的埃倫巴赫民意測驗機構調查還發現,只有18%的德國人一味相信西醫,有61%的德國人願意接受中醫治療。在曾經接受過中醫治療的德國人中,願意再次接受中醫治療的比率高達89%。

總之,如今外國人對中醫越來越認可和熱衷,洋中醫正在成為老外新的夢想職業,「到中國學中醫去!」已然成為越來越多外國年輕人的共同選擇。

中醫無國界,但她的根在中國。作為中醫的狂熱粉絲,這些「洋學生」為了這份永恆的歸宿,不遠萬里求學,學成之後或留在當地,或回到母國。

為了讓更多的老百姓知道中醫,他們著書立說,開設講座,開辦學院、建圖書館……可謂不離不棄。

在這些「洋中醫」身上我們領略到了中醫的魅力,也看見了中醫的希望。

馬里中醫迪亞拉

把中醫整套體系推廣到西醫世界

一雙黝黑的手,寫下瀟洒的方塊字,開出一張「君臣佐使」的中醫藥方。他叫迪亞拉,來自非洲馬里的黑人中醫。

1984年,迪亞拉由馬里政府選派到中國深造。到中國之初,他先在北京醫科大學普外科學習,但卻漸漸被中醫的博大精深所吸引,於是決定棄「西」從「中」。他來到廣州中醫藥大學,在那裡讀完了5年的本科。

1990年暑假,迪亞拉回到了家鄉,決定到醫院一展中醫之長。當時,畢業於廣州中山醫科大學婦科專業的師兄是醫院的院長。師兄聽說迪亞拉要來醫院坐診針灸,臉上露出了懷疑的表情。

一天,一個懷有四個月身孕的孕婦因打嗝到醫院就診。之前,師兄已經為其診治過幾次,並未見效。無奈,這次師兄將患者帶到了迪亞拉面前。

迪亞拉在患者手腕的內關穴和腳上的公孫穴進針,行針5分鐘後,患者癥狀緩解。緊接著,他又在患者背部定喘穴行針。約半個小時後,孕婦打嗝的癥狀完全消失了。「太神奇了!」師兄感嘆道。

2014年,迪亞拉又在生日期間搶救了一個阿莫西林過敏的小夥子。

當天下午18:00左右由成都開往昆明的K113列車上,有一位20多歲的小夥子因吃了兩粒125毫克的阿莫西林而出現呼吸困難,全身起皮疹,心率160次每分鐘,呼吸困難。

迪亞拉便用自己隨身帶的針具給他做針灸治療,15分鐘後患者呼吸平穩,心率92次每分鐘。經過一個小時的治療,小夥子全身皮疹消退,呼吸18次每分鐘,心率68次每分鐘。迪亞拉不禁感嘆中醫太偉大!

很多人認為中醫很神,迪亞拉解釋說,其實這個神不是神秘,而是奇妙。

因為中醫講究個性化,因時因地因人而治之,迪亞拉認為,這是最早的精準醫學。

「很早中醫就講,兩個病人不能用一模一樣的方子。個性化到什麼程度,我用的葯,跟你用的不一樣。中醫的辨證論治才是精準醫學的理論起源,或者說啟蒙。」

「中醫治未病是偉大的,能夠防患於未然。」迪亞拉博士後課題就是圍繞治未病的,研究抗病毒的中藥。「中藥不僅有治療功效,還有預防作用。中藥,或者中藥措施,通過扶正祛邪,就可避免、減少病毒感染。」

中醫有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而且這種科學性是根本不需要討論的事。迪亞拉經常給大家說,如果認為西醫是科學,我就要反過來問,西醫在中國才不到200年歷史,而中華民族有5000年歷史。

這個民族發展了這麼多年,文明延續不斷,如果不是中醫,這個民族的生存、健康是怎麼實現的?

迪亞拉認為,西醫只有很短的歷史,在中醫面前,西醫還是個小孩子。中醫體系要比西醫成熟很多、完善很多、先進很多。

每當有人把中醫看作偽科學,迪亞拉比中國人還著急,他說他和中醫同行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中醫整套體系推廣到西醫世界,而不是改變中醫自身向西醫妥協。

德國中醫狄特馬

中醫最有魅力的就是臨床療效

狄特馬3歲的時候,就從媽媽那裡得到一本童話書,其中有一幅關於中國的圖片,令他印象深刻。長大之後,狄特馬學了幾年西醫,但他對西醫手術治療在減輕患者痛苦等方面存在疑惑,不久便放棄了西醫。

19歲的一天,狄特馬在公園裡看到一名中國人在打太極拳。從小便痴迷中國功夫的他,就開始跟著學習功夫。

怎料,師傅不僅會功夫,而且還略懂中醫。有一次,狄特馬在師傅家中看到不少躺著的病人,身上的銀針扎得像刺蝟,但卻沒人喊疼。在請教了師傅之後,他才知道這是針灸治療,從此就迷上了中醫。

這之後,狄特馬還先後赴法國、日本和中國學習中醫,還考取了針灸醫師的執業資格,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奧格斯堡的老家開了一家中醫診所。

每日限號接診30例病患,門診要提前4周預約,臨床效果有口皆碑,狄特馬的中醫診所開業26年以來,在當地遠近聞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他看來,中醫最有魅力的就是臨床療效。

但狄特馬漸漸發現,單純的針灸治療在解決一些疑難雜症方面,仍然存在盲區,臨床效果並不好。

偶然的機會,狄特馬遇到了一位美籍日裔的中醫師,並從他那裡了解到經方(即中醫藥經典之方),並開始嘗試運用經方與針灸相結合治療各種疑難雜病。

在臨床治療中,狄特馬發現這樣的治療手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便堅定了這種結合治療手法。

狄特馬在德國開診所期間,常常碰到過不少疑難病例。在德國中醫圈裡的朋友,也經常會分享一些對於中醫及經方的疑惑,並托他帶到中國,向中國的中醫請教。

狄特馬說,如今中醫在德國非常流行,德國人也熱衷看中醫,認為療效更快。在德國,中醫的費用比西醫便宜得多。

雖然中醫未納入德國的醫保,但仍有不少德國人願意自掏腰包找狄特馬這樣的中醫師看病。

幾個月前,全球爆發流感。在德國,40多度高燒不退的病人不少。狄特馬的診所,兩個月里就接診了這樣的病人不少60來例。

其中有一個病人,先是去看了西醫,結果40度高燒反反覆復,之後找到狄特馬。狄特馬用桂枝湯和小柴胡湯,病人的情況才得到有效控制。

對於未來,狄特馬有自己的想法。他說,如今中醫在全球的發展越來越好,特別是在德國,學習中醫的人很多,但對於經方,卻知之甚少。

他說自己會繼續鑽研《傷寒論》,等到時機成熟,他希望能與中國的中醫名家合作,創辦相應的機構組織,招募更多的中醫師,幫助中醫在德國乃至歐洲得到進一步的傳播。

葡萄牙中醫姚靈

更好傳揚中醫藥文化

葡萄牙姑娘姚靈,在22歲時因消化系統問題,出現了西醫的乳糖不耐受等癥狀,看了不少西醫無效,後得遇中醫漸好痊癒,由此展開她與中醫的情緣,並痴迷至今。

27歲那年,她毅然辭去中學體育老師的工作,「半路出家」投身中醫,在葡萄牙完成5年系統的學習後,2013年又隨學校交流團輾轉到了中國的南京學習。

她說,關於中醫針灸我非常好奇,感覺非常有趣,所以我把我的工作放下來了,去學習中醫針灸。

姚靈講,葡萄牙臨近海域的地方,民眾的風濕病比較嚴重,但西醫並沒有風濕的概念。

另外,很多腰痛、頸椎痛、關節痛等疼痛疾病首選的也是中醫,中醫針灸在我們國家正越來越受歡迎!所以,我願意花9年時間為人生第二份職業練好技術。

2008年畢業後,她將回到葡萄牙從事中醫工作,開了一家自己的中醫診所。

她說,她可以把在中國學習的傳統的方法、新的方法,帶到葡萄牙,跟葡萄牙的中醫醫生進行交流,更好傳揚中醫藥文化。

韓國中醫金仁根

此生都會與中醫相伴

迷戀中醫的金仁根,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博士,他說,「我信佛,我相信中醫與我有緣。」他此生都會與中醫相伴。

在中國求學期間,他曾先後花費兩年的時間,走訪了中國內陸的各個城市,尋訪真正的民間中醫。

他經常他乘坐計程車遍訪中國內陸各個城市的名醫。他說,「計程車司機是城市裡消息最靈通的人,我一說,他們就能帶我找到。」

為了學習如何用藥,他不僅嘗試已有的方子,還嘗試自己覺得可行的中藥方。

為了驗證瀉火的方子,他將黃芪、黃柏、黃連煎服成中藥湯劑自己服用,結果因為太苦而嘔吐;為了嘗試以毒攻毒,他嘗試用河豚毒入葯,結果把自己送進了急診室……

他說,「我覺得這樣的嘗試非常重要,它會讓我更清楚如何使用藥物的計量,也更能照顧到病人服藥時的口感,尤其是小孩喝的湯藥。」

面對中西醫之爭,他打了一個比方:「就像爬山,在沒有到達山頂之前你是無法把風景盡收眼底的。對中醫的認識也是如此,在科學水平尚有限的現在就來評判它的整個體系,這是不恰當的。」

而今,他學醫有成頗有名氣,開辦了自己的中醫館,不少韓國病人和歐美的病人,都願意專程打「飛的」去請他治療。

巴西中醫海金斯

甘做中醫文化的巴西使者

海金斯學習中醫的經歷堪稱傳奇,當年他被胃痙攣的痛苦所折磨,吃了很多西藥都不管用。後來「我忽然想起我的武術老師會針灸,便向他求助,結果針到病除,一個療程就痊癒了。」

一碗葯湯、一根銀針,立竿見影的效果深深地震撼了他。海金斯從此迷上中醫,一發不可收拾。

為此,海金斯毅然放棄即將畢業的法律專業,下決心學習中醫,並於2001年來到山東中醫藥大學拜師學藝。

學習之餘,海金斯還將中國古典文獻《傷寒論》、《神農本草經》、《難經》等翻譯成葡萄牙語,把中醫文化帶給巴西人。

2002年海金斯在聖保羅創辦巴西中醫學院。如今,這所中醫學院里有著4100平米的新教學樓,已有近1500名學生,每年都有大批學生慕名而來,到此進修。

海金斯已經開始計劃把學院擴張成為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

同時,該學院還擁有拉美地區最大的中醫圖書館和巴西唯一一家全年無休的中醫診所。

目前,巴西的正式中醫針灸醫師達5萬人,其中華人針灸醫師近一萬人。海金斯介紹,在巴西,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看中醫。

很多水平高的巴西醫生都對中醫讚不絕口,想不到中醫早在2000多年前就能把很多疾病做出了診斷。

法國中醫阿貝樂

中醫是一門治療的藝術

法國人阿貝樂,14歲時得了中耳炎,看了幾個西醫都不見好轉,於是媽媽帶著他去看中醫。

那時候他對中醫完全沒概念,那位醫生是位有20年經驗的老婆婆,給他針灸,明明是耳朵痛,他卻發現醫生扎自己的手和腳。

更奇怪的是,第一次治療後,耳朵就不怎麼痛了,一周後再扎一次,中耳炎就好了,阿貝樂覺得非常神奇!

高中畢業時,阿貝樂對升學指導老師說想學習中醫。「在全法國可能都很少有高中畢業生想學這個,老師去查了資料才知道我說的是什麼學科」。

老師告訴他要先拿到西醫學位,再去進修中醫學才能做執業中醫。於是阿貝樂考進了波爾多的一所西醫大學。「一年後我覺得方向不對,老師們特別批評針灸、正骨、自然療法等」。

那時,迷茫的阿貝樂接觸到太極拳,一位教授太極拳的老師介紹他去圖魯斯的私立學校學習中醫。

阿貝樂決定退學,為了負擔學習中醫的學費,他考進了圖魯斯一所心理大學,拿到了全額獎學金,並一邊打工賺錢。

在兩所學校里,他都是成績最好的學生。拿到兩所學校的畢業證後,他又繼續跟著老師學了兩年的中醫臨床知識。

漸漸地,阿貝樂不滿足於已經學到的知識,他想要看懂中醫學典籍,開始抱著詞典學中文。

他當然知道想要更快速地學習中文必須來到中國,2007年,阿貝樂變賣了在法國的車子,看著中國地圖,選定了成都。

來到成都,阿貝樂一邊在川大學習中文,一邊找了一對一的醫古文老師,還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實習。

阿貝樂認為,中醫是一門調整人體整體平衡的醫學,也是一門治療的藝術。

西醫檢查的儀器冷冰冰,而一個活生生的中醫師會對病人望、聞、問、切,我們會去分析,去考慮病人身體、心靈、情緒方面的原因,去全面理解這個人的狀態。

我們不再拿冰冷的眼光去對待病人,而是要細膩地考慮所有因素,然後再做出我們的判斷。

如今他獲得了中醫學博士學位,還將《傷寒論》、《醫理真傳》、《四聖心源》、《神農本草經》翻譯成法文出版。

俄羅斯中醫加琳娜

西醫代替不了中醫

加琳娜本是一名莫斯科殘疾人協會工作人員,2000年,因為一場中醫講座,加琳娜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的好奇心越來越大,當時就喜歡上了中醫,並決定到中國學習。」

對於沒有任何醫學基礎的加琳娜來說,這一決定意味著她要辭掉原來的工作,一切重新開始。理所當然,她的決定遭到了家人,尤其是科學家身份丈夫的反對。

她說服丈夫去聽中醫講座後,取得了丈夫的認可,但他仍不相信妻子能學好中醫,因為漢語很難。最終,加琳娜還是毅然搭上了飛往中國的飛機。

經過十幾年艱苦卓絕的學習,她成功了,現在加琳娜在莫斯科開設私人中醫診所。從開辦診所至今,她每年至少來一次中國學習與交流,多則一年去五次。

如今在自己的診所里,大多是已放棄西醫治療的患者選擇了中醫治療,加琳娜說「西醫代替不了中醫,現在世界上出現了電腦綜合症、疲勞綜合症以及各種腫瘤、癌症,西醫往往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而中醫在這些方面有了突破。」

除幫人調理身體外,加琳娜還是對外宣傳中醫文化的使者。

在她的私人診所里常年擺著《黃帝內經》、《易經》、《山海經》等書籍,她不僅自己經常閱讀,還供患者讀取。她還在俄羅斯各大養生俱樂部講授中醫講座。

並不定期去歐洲宣講,力求將中醫恩澤帶到更多民眾身邊,許多人還曾因為她的影響,也辭去原來的工作,到中國學起中醫。

加琳娜說,中醫診所在俄羅斯已成為「時尚新寵」,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學生組團來中國「取經」,學習針灸、推拿、中醫基礎、中藥相關知識等。

現在在俄羅斯,中醫師約2.3萬人,有67%的人相信包括傳統中醫在內的傳統醫學。

美國中醫歐陽珊婷

中醫的優點就是自然、安全、有效

上世紀九十年代,歐陽珊婷在台灣生活,由於當地嚴重的霧霾,因為小時候體質原因患下的哮喘病、過敏症突然複發了。然後她去看西醫,吃了很多五顏六色的西藥,病情根本沒有得到改善。

後來有人勸她看中醫,大夫是台中一所中醫學院畢業的中醫師,大家叫他Doctor Jason,當時吃了他開的中藥就沒有再複發。

第一次接觸中醫,中醫的療效給歐陽珊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她開始了對中國文化、對中醫的鑽研和摸索。

從1996年開始,歐陽珊婷在美洲中醫學院(舊金山)學習中醫,2000年碩士畢業後,考上美國的中醫師便開中醫診所。

2007年又來到中國大陸,師承中醫專家王居易老師。歐陽珊婷醫師擅長針灸、中草藥、經絡疏通手法治療,對於慢性疼痛,不孕不育,消化不良,抑鬱、焦慮等情志病有著豐富的治療經驗,在廣大患者中有口皆碑。

她認為,中醫本身涵蓋非常廣,不管是從歷史或者現在也好,就是一個多元化的現象。

歐陽珊婷一再強調中醫有很多優點,「為什麼那麼多人現在特別喜歡中醫,就是因為他覺得自然、安全,有效。」

其實很多病患的想法或者他們的動機理解,可能跟國內中國人不太一樣,共同點肯定是大家都覺得中醫療效好。

歐陽珊婷指出:「尤其是在美國,大多數人都是費用自付,所以覺得沒有療效或沒解決問題的就不會再來。中國也一樣,中醫不僅僅是文化,中醫也是一個醫療體系。」

結語

如果中醫在國內「圈粉」,或許還被認為是一種情懷,那麼中醫在國外攻城略地的時候就不是靠情懷了,她一定是有自己得天獨厚、實實在在的療效,才能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認可。

就如《人民日報》所言,中醫在外國人眼中,關注點不是科學性,而是有效性。我國中醫藥界10餘項循證醫學研究曾獲得國際高度認可。

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獲得者理查·羅伯茨所說:「中醫藥不僅是中國的瑰寶,更是全人類的財富。

國醫大師鄧鐵濤曾說過,凡是中醫入了門以後,真正有所成就的,他一定熱愛這個事業,熱愛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這些「洋中醫」都是發自內心地熱愛中醫,是中醫的無窮魅力給了他們一往無前的韌勁,以致於讓中國的一些同行們看到他們水平越來越高,都有了一種危機感。

「難並快樂著」則是他們給自己中醫之路的真實寫照,他們心甘情願將這一東方神術,播種到自己的家鄉,播種到更多的領土。

正是有了這一個個鐵杆「洋中醫」傳承與播揚,全世界才有更多的人慢慢正視中醫,認可中醫,首選中醫。

看著他們對中醫的痴情,真的讓中國人汗顏,尤其是那些數典忘祖否定中醫的人,他們總覺得「西方的月亮比中國的圓」,言必稱希臘,處處學西方,卻不知道自己學到的僅是皮毛,卻丟失了自已最寶貴的東西。

如果國人繼續否定中醫、西化中醫,不在突出中醫特色和療效上花功夫,今後中國人到外國去看中醫、進修中醫就決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可以預見的事實!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馬利來微刊公眾號、大象醫友會。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編輯整理:致中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中文化 的精彩文章:

醫話周德安:萬病的根源,你真的保護好了么?
養生秋季當養肺:應順應秋氣而漸收

TAG:致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