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為什麼我們供養了僧人,還得感謝僧人?

為什麼我們供養了僧人,還得感謝僧人?

供僧即為種福田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種福田。就猶如我們有種子,但沒有田地可種,就沒有糧食吃,我們施捨的善根猶如種子,而弘法利生的僧人,就是我們播種善根的福田。他們能把我們有限的福報,變為無限的福海。

可是,現在世間有些人對供養僧眾有很多知見上的誤區,或者有些人雖然對寺院或僧眾做了一些供養,後卻產生很大的傲慢心等不凈念頭,很容易種下惡業。

化緣,是度化眾生的殊勝方便

中國僧人特殊化,一般不出寺院化緣。佛陀和一些高僧大德為了讓眾生積累資糧,有時候也會採取各種方便。梁武帝曾問志公禪師:「僧道修行,信是好事,如何又要去化緣?」

志公說:「我佛釋迦如來,有大慈大悲,憫念眾生,猶如赤子,平等救度。若是好僧道人,早晚之中,務要勤參三昧,苦下殷勤之心,勿起懈怠之意。看見常住淡泊,或是庵堂佛像朽壞,應當發起勇猛精進之心,募緣修整。乃是化緣者之功德也。古人云:難行能行,難做能做,方是出家之佛子,學道之好人。是以天寬地闊,男女善心者多。若不去化他,縱有錢米,他也無處下手作福田,乃是僧道有過,枉在空門,為人無慈悲心,不肯引他出苦。僧道善人,化到你家。汝若慳吝不舍,是自己當面錯過了也。」

在《百業經》中記載:

以前有一位施主供養世尊甘美的食物,一個婆羅門童子看到後,飛快地跑到佛陀面前祈求:「把它給我吧!」

佛陀對他說:「你說一句『我不要』,我就給你。」

婆羅門童子迫不及待地說了後,佛陀就慈悲地將食物給他了。

事後,諸比丘問佛:「為什麼世尊初時不給他食物,要他說『我不要』後再給他?」

佛說:「此婆羅門童子的貪心很重,在過去的百千世中,無論他見到什麼食物都說『給我吧』,從來沒有說過『我不要』。今天他說了一句『我不要』,以此善根,將來他會在山王如來教法下出家並證得阿羅漢果位。」

以前華智仁波切也曾以各種方便讓貧窮的人積累資糧,如在舉行極樂法會時,他老人家經常讓參加法會的乞丐們去乞討,並要求將乞討得來的飲食供養他。華智仁波切並不是無法得到供養,而是為了讓這些乞丐積累資糧才這樣做的。

僧眾把供養的財物都用上了,這對施主是非常有利的。

武帝問志公禪師:「人用錢米,供佛齋僧,功德如何?」

志公說:「其福甚大不可量。若人有此信向自有無量功德。經云:供佛又禮拜,福等虛空無比量。齋僧復施,如同行路著腳跟。譬如耕種田園一般,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然雖如是,全要後代修行人脫俗離塵,守戒清凈,剃除鬚髮,不離寺院道場,參求明師,勇猛精進,明心見性,弘法度人,接引後來,報佛恩德。若有如是僧道,應受人間供養。所以舍財施主要信心不退,切莫生疑。異日有因緣,亦同得此道也。」

又問:「布施僧人袈裟戒衣、鐘鼓法器者,其福如何?」

答曰:「施袈裟者,七世不脫人身;舍戒衣者,生生世世飽暖;舍鐘鼓法器者,出世為人,音聲響亮,得好名聲之報也;舍鞋襪者,再生不用入廚房,有人奉事;舍草鞋者,出路有人扶助,不經險隘。」

武帝又問:「再有僧道來化,吾則多施與他,不許他到處去化緣好不好?」

答曰:「不好也。我佛啟教平等法門,不當一人獨自得福。務要普化世人,各發善心,同修福慧,共出苦輪。經云:寧受千家供,莫受一家恩。以此乃是我出家人之願力也。但凡積福,不拘多寡。可量家中之有無,隨心而作福。滴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何以成聖?小惡若為,足以滅身。若論財多而為勝,則富者可作,而貧者永不能種善根。見人為善,發歡喜心,稱讚一言,可以同得其福,何況隨緣布施者乎!」

在經典中記錄有阿難的總持因緣:「阿難過去生是修持何種德行,今世得以有如此殊勝果報,能將佛陀所宣說的微妙教法,全部憶持不忘?」

佛陀慈悲開示:「無數劫前有位比丘和一沙彌住在一起修行。師父要求非常嚴格,除了須托缽外,每天還規定弟子精進用功。一天,沙彌托缽時間結束得晚,想到又要耽誤功課,於是不禁落下淚來。恰逢一長者經過,見此便上前關心詢問。沙彌如是回答。長者聽後,決定以後每天做供養,以便讓沙彌專心用功。」

佛陀告訴大眾:「故事中的比丘即是定光佛,沙彌即是我,供養飲食的長者就是阿難。阿難由於過去生誠心護持修行人用功辦道,修了大福報,所以今生才能聽聞法音一字不失。」

菩薩行者於護持他人修行中,不僅開闊自己格局,超越自我限制,無形中也成就了菩薩道業。所以,僧眾把供養的財物都用上了,這對施主是非常有利的。

施主所思若不凈,雖行善法亦罪惡

供僧功德

僧如大地,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

[一]、身相端莊。 [二]、氣力增盛。[三]、壽命延長。[四]、快樂安穩。[五]、成就辯才。

齋僧功德可得五種利益:

[一]、儀錶端正,容顏暐麗,人人見之歡見。

[二]、氣力蓋世,精神滿足,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

[三]、生天人間,壽命久長,康健無惱,命終之時,自然受生,不被病苦所纏。

[四]、事事安樂,不逢災逆,心想事成,無有困厄。

[五]、音聲清雅,容動三千大千世界;口常說清凈妙法,通達無礙,聞者無不信受而行!

供佛齋僧,孝親報恩,即報父母十大恩

溫馨提示:《智游五台山》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台山文殊道場 的精彩文章:

農曆六月十九 觀音菩薩成道日 祈願眾生圓滿解脫
想在五台山出家,沒那麼容易!

TAG:五台山文殊道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