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江湖兒女》| 影向標

《江湖兒女》| 影向標

《江湖兒女》得分

6.3分 

因為記錯了時間,所以忘打分了,我要是打分的話,應該是7分吧,具體短評很早之前在戛納看的時候就有寫過了。相對來講,我更喜歡前半部。






1.陸支羽:8分


影評人,微信公眾號「看電影看到死」運營者,著有《小丑,馬戲團的眼淚》。



1.我們都是時間的炮灰,也都是命運的囚徒。2.這一次,賈導依然拍得非常工整,但也不乏詩意氣口,還帶點苦澀而土味的戲謔。3.最有意思的是趙濤入獄「進修」五年後的轉變,在窮山惡水混不吝的江湖際遇中,激發出從監獄切磋來的各種犯罪手法,真正升級為跑江湖人士。4.她說,火山灰是最乾淨的,正如那些生存於灰色地帶的人;然而,結尾監控中的模糊影像終究是存檔的垃圾,隨時可以被清除,如同那些時過境遷之後連名字都無法被記住的小人物。5.廖凡演得恰到好處,從叱吒風雲到逐漸頹廢消沉的喪失感,與趙濤構成逆向雙線的命運變遷。


 


2.李東然:8分


前《三聯生活周刊》電影記者,專欄撰稿人。




用一個女性故事映照幾十年中國當代,無端竟想起更往前的莫言《豐乳肥臀》的母親。尤其驚艷故事流暢含蓄,前一秒撒嬌去兩百里外吃燒賣又怕胖,後一秒舉槍救人,為一句掉頭可以義無反顧;前一秒幾乎要實現自己曾經嚮往的遠方,做個小生意安穩相守,後一秒默默離開裝睡的男人。情節點到為止,反而俠義浪漫至極。很多很多細節,讓人想起很多賈樟柯老片,點滴有溫度。





 


3.劉宇清:8分


電影學者,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江湖」沉澱了賈樟柯的記憶、現實和未來(並非夢想),人人都是宇宙的囚徒,賈樟柯更是「江湖」的囚徒,有人甚至從中看到賈樟柯電影生命的困境。

看賈樟柯的電影,需要足夠的浪漫和悲憫,甚至一廂情願的共情(identify),否則,無法感受江湖荒誕的意義,比如,膠柱鼓瑟地追索UFO的涵義,看《三峽好人》如此,看《江湖兒女》亦如此!

坦白講,我從來不是江湖中人,也沒有看著香港錄像長大,對於斌斌巧巧的江湖,因為曾經羨慕「廠二代」「礦二代」的生活如神話,現在也能理解他們的尷尬。叫「江湖兒女」也好,叫「大同兒女」也罷,影片確實寓言了「後來的我們」(與同名影片無關)。

電影需要新角色、新演員,賈樟柯自己應該知道。有人說,《江湖兒女》是寫給趙濤的情書,其實無可厚非,因為「江湖兒女」本該看重情義無價。賈樟柯不給趙濤寫情書,難道該給你(某些觀眾)寫情書?20年來,一些看著賈樟柯的電影長大的「小弟」,儼然已經成為「鍵盤俠」,或者是解構主義的批評家,公然用戲謔的語氣對「大哥」的女人說三道四,豈不是江湖險惡、人生無常的明證?不喜歡巧巧(趙濤),難道也看不上斌斌(廖凡)?做人要厚道。

儘管巧巧佔據了影片絕對優勢的篇幅,但是,只有把目光放在斌斌身上,才能懂得賈樟柯和賈樟柯的電影:他讚美女人,但從未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女人身上。




 


4.胡續冬:8分


詩人,譯者,隨筆作家,執教於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我因年少時混過幫派,至今還在家中客廳里供著關二爺,前些年我指導的研究生,須來家中拜過關二爺才算入了師門。所以《江湖兒女》關二爺入鏡的時候,還是莫名激動了半天。《江湖兒女》既不是黑幫片,也不是兒女情長冤家路窄片,本質上它還是科長最擅長的那類講述歷史的加速度如何在個體身上留下時間的灰燼的轉型期影像民族志。




通過《江湖兒女》,從《小武》到《山河故人》的科長宇宙得到了一次深度整合,片中豐富的科長宇宙互文關係在我看來並不意味著自我重複、自我迷戀,它也許指向整合後問題意識的重構,甚至再次出發。




《江湖兒女》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趙濤的表演能力終於爆發,也不僅僅在於6種不同的影像介質拼插出的歷史樂高,更在於它所留下的闡釋空間無比巨大。比方說,通過對斌哥幫派與巧巧父親兩條線的並置,影片所提供的「共同體衰亡史」敘述得到了富有深意的拉伸,因為片中的大同幫派,其實和我年少時在一座內地重工業小城混的幫派一樣,是計劃經濟解體時期大型廠礦工人社群的某種變形派生體,幫派情義架構的支撐物除了關二爺和港片,還有產業工人的集體精神遺產。




這種以工人社群為依託的特殊類型幫派在1980-2000年間的中國是一種現象級的存在,它和電影史上經典的以流民、族裔為依託的幫派完全不同,它需要在計劃經濟時代工業社群記憶徹底蒸發之前,由一個科長級別的影像書寫者把它變成意義宇宙中的鮮活囚徒。





 


5.秦婉:7分

鳳凰電影策劃。




賈樟柯在片中試圖串起自己過去的經典作品,呈現了2001年、2006年、2017年的三種中國圖景,儀式感與荒誕感並存。與此同時,他也真正做了一部情節豐滿的劇情電影,一部當下最容易成為加分項的女權主義電影,趙濤在表演上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賈樟柯也給了趙濤前所未有的角色空間,並將最精華的台詞都留給了趙濤,巧巧這個女性形象完整、豐滿且極具內在力量,擁有堅定的信念和執著果敢的精神。不過,審查的潛在因素,還是影響了本片在社會性關照上的鋒利程度,這也許會成為賈樟柯未來發展的一種轉變。


 


6.西帕克:7分


影評人,電影網站主編。




曾經犀利揭穿現實的賈樟柯,變成了一個執迷於過去江湖的人。任逍遙時還粗糲殘酷的2001年,在這部里已成為懷舊的對象,而當下的現實則被弱化成卡通化的公路電影和隨意的明星客串。只有趙濤是永恆的,完美詮釋了賈樟柯鄉土又超脫的美學。


 


7.閔思嘉:7分


影評人。




過去的人物延續到當下的空間,與其說是賈樟柯宇宙,不如說是在用這種拼接的手法構建起一個更加連續的時空,聚焦於臉龐、聚焦於人物,亦是聚焦於時代。巧巧和斌哥各自對江湖定義的變化,就已經分明地揭示了時代對人的改變。





 


8.獨孤島主:6分


電影文化研究者,選片人。




巧巧出獄後開始全片格局都走上坡路,但內置的所有自我複製顯示齣電影意涵本身可能更多是作為一種工具性存在的,這個江湖,其實被反覆出現的同一個街角基本代言了。


 


9.徐元:6分


電影媒體人,曾任《電影世界》主編,現為《人間電影》製作人及「槍稿」公眾號主筆。




皇冠車截擊戰之前,是國際級水準。中段則每況愈下,比起當年的《三峽好人》,只透著小聰明和想當然。結尾倒是又扳回來一局,不過也顯得頗為刻意。當然,畢竟是科長出品,立意、格局、氣質還是大家風範。


 


10.黃文傑:6分


高校教師。




朱天文曾評價侯孝賢與鏡頭下人物的關係是「同其所情,感同身受,同流合污」,賈樟柯其實也深諳此道。葬禮上的國標、荒郊遇險、訛詐中年油膩男的騙術,這些荒誕而真實的黑色幽默場景充分證明賈樟柯一直在與民間世俗生活同聲共氣,他對現實的敏銳觸感在劇情片領域仍是首屈一指。女主為愛孤身浪遊,也拍出了「誰憐流落江湖上」的動人凄楚感。




遺憾的是,槍響之後,也即走出山西,影片的神采便不斷滑坡,賈樟柯也沒有耐心對人物心理與動機做細緻而具說服力的描摹,似乎也失去了將散落的生活片段有機串聯的能力,而導致影片淪為一出通俗老套、破綻百出的melodrama。進得去,出不來,可能是近年越來越感情用事的賈樟柯需要解決的問題。





 


11.路西法爾:5分


文藝學博士。




只有剛剛從集體經濟中走出來的那段殘酷歲月是線索清晰的,後來每晚混跡於卡拉OK和桑拿之間居無定所的日子則扁平重複,直至無可記述,只剩下抒情了。越近的記憶越模糊,越遙遠的記憶越輝煌,呈現出醉漢般無力的感傷。


 


12.風間隼:5分


影評人。




賈科長拍黑幫片基本就是個笑話。本來期待的是煤省幾十年來暴富與暴力交織的黑幫史詩,結果看到的是個兒女情長的麻將廳小清新愛情故事,完全沒有深度可言,這恐怕不好完全推脫給某局吧,只能歸咎於導演沒文化。




本質上,他能刻畫好的只有一類人物,那就是小鎮文藝青年,其他的群體都不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新聞、流行歌、草台班子、錄像廳……科長掄熟了的三板斧輪番上陣,三分鐘來一次。三段式故事,不遠千里赴三峽「要個說法」都是自我重複,目的只為了烘托趙濤各種劉胡蘭造型cos戰狼。




唯一比前作進步的是沒有留戀太多不知所謂的長鏡頭,也沒有摻進大量半通不通的宗教文化隱喻,這說明科長這次是真的在乎國內市場了,幸好普通觀眾們依然不在乎他。





 


13.吳李冰:4分


常用筆名LOOK,影評人,電影研究者。




賈樟柯概念化創作的毛病依然沒改,微電影的容量生生拉成了長片。江湖的設定就開篇段落因其凌厲的暴力而將將站得住腳,巧巧出獄後的情節一路松垮,越來越編不下去。幾場名人客串戲過於隨意,如果是要強化巧巧江湖應對的本事,就簡直可笑。最差評的是流行歌曲的拙劣使用,幾首口水歌徹底將情感扁平化、庸常化。


 


14.賽人:3分


影評人。




對於時代與人的關係,它是眉毛鬍子一把抓地進行概括,除了悵惘之外,你找不到其它的情意結。在你不跟我好,我偏要跟你好的執念中,妄圖以收拾殘局的寬厚,對舊時光進行打撈。這讓它顯得很單純,也很單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桃淘電影 的精彩文章:

可鹽可甜超殺女 | 賞色
魔女VS少女 | 賞色

TAG:桃桃淘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