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開國上將,抗美援朝中毛主席和他說:你去了 我放心

他是開國上將,抗美援朝中毛主席和他說:你去了 我放心

原標題:他是開國上將,抗美援朝中毛主席和他說:你去了 我放心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黨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重大戰略決策,在選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時,毛主席把目光投向了年僅40歲的第13兵團司令員鄧華。7月19日,正在位於廣州的兵團司令部作戰室一幅巨大作戰地圖前研究思考朝鮮戰況的鄧華,突然接到來自中央的一封急電:「邊防迫切,任務光榮,希早日來京面授機宜。」鄧華立馬輕裝簡行,從廣州乘火車北上首都。


7月底的一天午後,鄧華接到毛主席召見的通知,隨同毛主席秘書葉子龍驅車前往中南海。在中南海菊香書屋,毛主席握著鄧華的手,親切地對這位即將肩負重任的愛將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鄧華1910年4月出生於湖南省郴縣,1928年參加湘南暴動,同年7月隨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從此便在毛澤東領導下轉戰南北,從一名基層幹部,逐步成長為一名年輕有為的高級指揮員。毛主席稱讚鄧華:「海南島一仗打得不錯嘛!有些事情,真好像事先算計好一樣,要是晚打兩個月,很可能變成第二個台灣。」木船打軍艦,幾萬大軍渡海登陸,與金門之戰相比,組織指揮之得體,簡直出人預料。毛主席話鋒一轉,切入正題:「看樣子杜魯門在朝鮮是不會罷手的。你們的任務是保衛東北邊防,但要準備同美國人打仗,要準備打前所未有的大仗,還要準備他打原子彈。他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他的弱點,跟著他,最後打敗他。」鄧華興奮地說:「是的,抓住他的弱點,跟著他打。他打他的優勢,我打我的優勢,這是我們對付美軍的好辦法。」毛主席讚許地說:「我還是那句老話,在戰略上藐視他,當作紙老虎,在戰術上重視他,當作真老虎。」鄧華離開毛主席時深感使命神聖,任務緊迫,信心倍增。


鄧華不負最高統帥的重託,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善於站在戰略高度審視戰役全局,多次在重大問題上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協助彭德懷成功地組織指揮了5次戰役,把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圖們江邊打回到「三八線」附近,奪取了戰爭主動權,迫使敵人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奠定了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基礎。



「勞師遠征,辛苦辛苦!」

抗美援朝戰爭經過7個多月的激戰,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共殲滅敵軍23萬餘人,把戰線推進並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地區,戰爭轉入相持局面。1951年6月初,受彭德懷委派,鄧華率首批入朝作戰的第38、39、40、42軍的主要領導赴京,向黨中央、毛主席彙報抗美援朝戰況並請示軍機事宜。剛到北京飯店住下,毛主席便召見鄧華一行。時隔不到1年,鄧華再次踏進中南海菊香書屋,毛主席握著他的手,用愛憐的眼光久久地看著他,滿懷深情地說:「鄧華同志,你瘦多了啊。勞師遠征,辛苦辛苦!」鄧華彙報了朝鮮的戰況和志願軍編製、裝備以及軍工生產等方面的意見。毛主席聽得仔細,不時點頭稱是,還不時在小本上作些記錄。這時,毛主席饒有興趣地給鄧華講起應對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作戰方針,「德懷和你都是湖南人,曉得『零敲牛皮糖』是怎麼回事。對美英軍,目前應實行戰術小包圍,打小殲滅戰的方針,敲他的牛皮糖。」毛主席堅定地說,「我們的戰略方針是:持久作戰,積極防禦。就是要邊打邊談,打談結合,以打促談,爭取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解決朝鮮問題。」鄧華聽後心裡有了「底數」,十分興奮,他再次建議,由軍委統盤考慮分期安排全軍部隊和幹部輪流入朝,通過實戰學習與高度現代化裝備之敵作戰的經驗。「對,意見很好。」毛主席對鄧華能夠站在戰略全局考慮問題給予了肯定和讚許。


1952年冬,朝鮮戰局繼續處於對峙狀態,停戰談判也長期中止,戰爭是停下來還是繼續擴大,正處於轉折關頭。剛剛當選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在眾高官要員陪同下,於12月2日至5日到朝鮮前線視察,並揚言「如果在一定時間內談判還不成功,我們唯一的辦法最後只能是不顧一切危險,全力發動一場進攻」。


身在北京的毛主席密切注視著艾森豪威爾的言談舉止和朝鮮局勢,電令鄧華回國接受任務。12月6日,就在艾森豪威爾離開朝鮮的第二天,毛主席立即指示午後3時召見鄧華。鄧華第3次來到中南海菊香書屋,毛主席和周恩來等中央領導早在那裡等候著。毛主席伸出兩隻大手緊緊同鄧華握手,此時的鄧華已於半年前被任命為志願軍代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肩上的擔子比毛主席第2次召見時更重,但經歷兩年多當時現代化戰爭鍛煉與考驗的鄧華卻顯得更加成熟自信,胸有成竹。


「聞鼙鼓而思良將。艾森豪威爾上台後,看來會有新的動作。找你來,是要研究應對艾森豪威爾的政策。」毛主席說明了召見鄧華的本意。「你4日寫的報告(指鄧華12月4日在北京飯店寫的題為《關於朝鮮戰局形勢與明年的方針和工作任務》),我看過了,批了幾句話。總的意思是,志願軍應以肯定敵人登陸,肯定要從西海岸登陸,肯定在清川江至漢川間登陸這一判斷出發,來確定行動方針。登陸的時間應準備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接著,毛主席斬釘截鐵地說:「決不允許敵人在西海岸登陸,尤其不允許在漢川至鴨綠江一線登陸。」鄧華從心底里敬佩毛主席的高瞻遠矚和雄才大略,他迅速思索之後提出:「西海岸指揮機構不健全,原擬由第19兵團兼任,根據當前形勢,需要重新考慮。」毛主席當即表態,「西海指應當加強和擴大。最好你親自去。你去了,我放心!」鄧華當即表態:「請毛主席、黨中央放心,我們保證完成任務!現在的朝鮮戰場形勢,完全不同於1950年9月仁川登陸了,艾森豪威爾真要出此下策,肯定會是一場災難!」鄧華信心十足!鄧華懷著興奮的心情啟程返回朝鮮前線。半個月後,毛主席親自起草並簽髮指示,正式任命「以代理司令員和政治委員鄧華同志兼任西海岸指揮部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兩副重擔,更準確地說是四副重擔一肩挑。在抗美援朝戰爭的重大戰略問題上,毛主席兩次親自點將鄧華,委以重任,充分說明最高統帥對他的無比信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豬的碎碎念 的精彩文章:

九張老照片,告訴你美軍如何「蹂躪」德國女戰俘!
蔣介石若回大陸,給他個什麼職位?周總理一句話答記者

TAG:老豬的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