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幾位開國將軍農民出身,身居高位後要子女不搞特殊化,回鄉務農

這幾位開國將軍農民出身,身居高位後要子女不搞特殊化,回鄉務農

原標題:這幾位開國將軍農民出身,身居高位後要子女不搞特殊化,回鄉務農


在中國近代革命戰爭中,很多開國將帥都是從貧困的農民出身,他們身經百戰,功勛卓著,最後成長為一代戰將,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立下不朽功勛,建國後成為一名高級將領、高級幹部。


有些開國將帥的後代,有的從商從政,在各自的領域不斷磨礪,不斷成長,有的成為骨幹,成長為幹部,但也有的重返父親出生、成長的故里,踏著父輩的足跡,在農村裡紮根下來,憑藉自己勤勞的雙手,不搞任何特殊化,為農業生產發光發熱,使人感嘆不已。


第一位是開國大將徐海東。他出生於湖北黃陂徐家橋村(今屬大悟縣),一個非常貧寒的農村家庭,後來,他參加革命,參加黃麻起義,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獨立第四師師長、紅二十五軍軍長、紅十五軍團軍團長等職務,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位。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徐海東雖然是開國大將,但他自己的家庭、親情卻嚴格要求,不搞特殊化,當年,他的大女兒徐文金第一次走出大山溝,見到闊別23年的父親,將想到城裡找份工作的想法向父親說了出來。他說,「現在剛解放,政府負擔還很重,你又沒有文化,怎能搞特殊化呢?」徐文金最終一輩子紮根農村,從事農業生產。

第二位是開國上將李達。生於陝西省郿縣(今眉縣)橫渠區崖下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他5歲時就給地主打短工,後來離開了家鄉革命,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工農紅軍連長、師參謀長、軍參謀處處長、軍團參謀長等職,參加湘贛蘇區反「圍剿」,參與創建湘鄂川黔蘇區和長征。抗美援朝期間,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1954年 11月,李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計劃部、監察部部長。1972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建國後,作為我軍高級幹部李達的兒子李如龍見到了自己的父親。李如龍向父親提出了想要在軍中找一個事情做,這是很平常的要求,在現在看來確實沒有什麼的,但是,李達說到,我是農民的兒子,我希望我的兒子中也有一個是農民,所以就沒有滿足兒子的要求。讓兒子回到老家。


後來三年困難時期,李如龍再次來到北京尋找父親幫助,看到瘦弱的兒子,李達很心痛,但是卻沒有滿足兒子的要求,而是送給了兒子一輛架子車,讓他努力勞動。靠著這個架子車,李如龍成了當地的勞動模範,沒有給父親丟臉。


第三位是開國少將鍾偉。鍾偉出生於湖南平江三陽鄉甲山村農民家庭,他在革命後戰爭年代勇猛善戰,廉潔奉公,被人民尊稱是中國的「巴頓將軍」。建國後,他擔任中南軍區編練司令部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司令部參謀長,北京軍區參謀長等職務。


鍾偉將軍成為高級幹部後,他兒子鍾來良特地從老家找到父親,尋求幫助,鍾偉也是離開家鄉很久,兒子找來,他也希望給兒子補償,但是他的身份不能以權謀私,所以就對兒子說,我看你就是種田的漢子,你還是回去種田吧。我看你倒是像個種莊稼的漢子,你還是回家種地吧。」就這樣,鍾來良也就回家聽從他父親的話,在家老老實實的種地,一生都與地里的莊稼為伍,沒有在靠過自己的父親辦一點事。就這樣,鍾偉的兒子一輩子就紮根在了農村,沒有得到過父親的幫助。


看完這三個開國將軍身居高位,他們以身作則,從不以權謀,更沒有為自己的後代謀福利的故事,不由得對將軍們的高尚情操敬佩萬分。

這些將軍的家國情懷成為我們時代永遠的豐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她是家喻戶曉的雙槍老太婆,卻在建國後被槍決,連總理都為她求情
開國將軍離家二十載,回家時老父親卻問:你是誰?令人心酸!

TAG:傳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