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比砒霜還毒!吃了魚的這部位,12歲小孩送進ICU…吃魚需謹慎

比砒霜還毒!吃了魚的這部位,12歲小孩送進ICU…吃魚需謹慎


「吃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可見,魚肉的營養豐富。




不過,魚肉雖好,但魚身上的這個部位千萬不能吃!那就是——苦膽。



(新聞來源:長春晚報)




魚膽竟比砒霜還毒?




很多人平時不吃魚膽,只是因為魚膽很苦,卻並不知道魚膽的毒性到底有多大。




據研究,魚膽中含有膽酸、氫氰酸等有毒化合物,毒性比同劑量的砒霜毒性還大。




這些毒素會導致肝腎功能的損傷,可短時間裡造成肝、腎功能衰竭,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而市面上很多常見魚的魚膽都是有毒的,而且不論生吞、煮熟或是泡酒,有毒成分都不會被輕易破壞。




雖然魚膽確實可以清肝明目,但專家強調:現在能起到解毒明目作用的可替代藥物有很多,沒必要冒著生命危險去吃魚膽。




因此,在清理魚內髒的時候,一定要摘除魚膽。如果不慎弄破,一定要充分清洗乾淨,也要注意不要把汁液弄進眼睛。






魚肉是個寶



雖然魚膽很毒,但魚肉仍然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 D、硒等營養素。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周吃魚280~525克,由於不同的魚營養不同,所以吃的種類越多越好。




美國《赫芬頓郵報》給出了立刻吃魚的九個理由:



1

保護視力




魚肉中富含的歐米伽—3脂肪酸可以降低因衰老導致眼睛黃斑變性的風險。



2

降低心臟病風險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通過觀察發現,每周通過吃魚攝取2克左右的歐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風險降低36%。



3

提升腦力




每個一項研究指出,將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魚油提供給一組18~25歲的年輕人,6個月後,他們的腦力得到了穩步提高。



4

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瑞典一項針對3.2萬名婦女的研究顯示,每周吃1條多脂魚或4條瘦肉魚,可以使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病風險降低52%。






5

促進發育



每周食用3~4份包括魚類在內的海鮮食品(約340克),可以顯著提高出生後嬰兒的智力水平、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運動能力。



6

延長壽命




一項經過16年觀察的研究發現,攝取魚肉中的有益脂肪酸,可以使死亡率降低27%,堅持吃魚的人會比不吃的人多活兩年。



7

預防哮喘




荷蘭一項針對7210名兒童的研究顯示,在6~12個月內開始吃魚的孩子,到4歲時,患哮喘的風險可降低36%。







8

保護皮膚




研究表明,多吃魚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利於保護皮膚膠原蛋白,從而防止皮膚鬆弛,出現皺紋或下垂。



9

提高精子數量




美國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生育中心發現,喜歡吃鮭魚、青魚和金槍魚等的男性,精子數量比其他人多出34%。




這些魚不要吃



1

個頭太大或太小的魚




對於同一品種的魚,個頭大,意味著年齡老,肉質更粗糙。

太小的魚沒有長大成熟,吃起來沒有那麼香。






2

大型肉食類的魚




而體型越大的食肉魚,體內接觸、蓄積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就越多。

因此不推薦吃鯊魚、劍魚、旗魚、方頭魚等大型魚類。



3

小攤小販賣的魚




有些不正規的小攤販上,魚的來源和品質都沒法保證,可能隱藏著更大的安全隱患,比如重金屬超標、寄生蟲等,不建議購買






4

魚肉氣味異常的不買




通過氣味判斷魚是否新鮮,要聞一聞魚鰓。不新鮮的魚鰓絲有破損或粘連,顏色呈灰紅或灰紫色,氣味不佳。




小郎中

除了苦膽,魚身上還有魚鱗、魚頭、魚刺、魚鰓、魚泡……等一系列特殊部位,小郎中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些部位喜歡就吃,不喜歡可以不吃,除非您每天都只吃魚,否則不必擔心所謂的毒素堆積。




本文內容綜合整理自成都商報四川名醫、丁香醫生、生命時報,特此感謝!


編輯:高繼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中國 的精彩文章:

沒打針沒吃藥,這位醫生的小方子治好了自己鼻炎、父親的突聾!快保存
降壓、補腎、強心臟!特朗普一個動作透露長壽密碼,隨時能做~

TAG:養生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