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想成功、我一定成功、我已經成功,哪個才能導向成功

我想成功、我一定成功、我已經成功,哪個才能導向成功

這是一個關於思維控與控思維的問題;這是一個思維背後的思維問題;這是一個誘導人們成功的問題。

正值隆冬,一天我出去玩,再抬頭的一剎那,我看到前方有一個乞討的老者坐在路邊行乞。於是,我馬上聯想到我口袋裡的錢是個什麼情況,左手已經情不自禁的伸進了後褲兜里,直覺告訴我,我摸到了一張十元的,這時我想十元錢可以為我解決一些什麼問題,比如:可以買一個筆記本,事實上我現在可能正需要一個筆記本。這時,我的腦袋在飛快的做出指令,這樣我的手在後褲兜里急躁的摸來抹去,希望能摸到一個面額小一點的紙幣,最終摸到了一張,是伍元的,我有點小興奮——或許這張伍元的錢可以為這位老者解決一頓晚餐,正走著,我的腦袋突然冒出一個念頭:我的女兒還在家裡等著爸爸給她買棒棒糖呢,伍元錢可以買五塊。我開始為自己想法感到些許不安和難為情。雖然我還在進行心理鬥爭,可是,我的手早已經在後褲兜里急切的搜索了,突然間,有什麼東西觸動了我的拇指一下,我興奮了——我摸到了一個一毛的硬幣。可是,接著我就陷入了沮喪,我在想:我自己豐衣足食,怎麼能給這樣一位一無所有的老者一個分幣呢?我沮喪至極,為自己的感到羞恥。正在我努力的進行思考的時候,左手在褲兜了捏著那枚硬幣,我分明感到自己的手在為自己的心顫抖——當我突然抬起頭來,卻發現自己已經走出那位路邊行乞的老者很遠……我那隻慷慨的左手始終摸在自己的屁股上,沒有摸出一毛錢!

上面的描述向我們赤裸裸的向我們揭露了這樣一個事實:思維控制了我們的行為,最終令我們的行為終止在了思想的藩籬之內。

這就是所謂的思維控。

古人說:智者千慮偶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之失大概是是失之於行動吧,而愚者千慮之得大概是指得之于思考的過程吧。總之,可能與行動沒有多大關係。

現在,在行文的中間過渡狀態,我有必要先闡述一下這樣一個概念:誘發思維。誘發思維就是在我們的思維之前的那個思維——亦即引發我們現在這個思維的思維。

看這樣三個情況:

思維:我想成功(誘發思維:我缺乏成功)

思維:我一定成功(誘發思維:我需要怎麼做,我的方法是什麼等等)

思維:我已經成功(誘發思維:我按照成功者的思維思維,成功者的行為行為)

我們的大腦,潛意識是為我們24小時不間斷工作的,所以,當地一種情況出現的時候,我們的潛意識裡總是在想:我缺乏成功,我缺乏成功,我缺乏成功……如此,怎麼可能有一天會成功呢?因為潛意識會影響人的行為,長期的潛意識缺乏成功,會導致行為的退縮,而行為退縮,無疑是不敢邁出成功的步伐的。

第二種情況出現的時候,我們的潛意識裡,不是在考慮我缺乏成功,而是,我在積極的思考我怎樣才能成功,這樣潛意識就會不間斷的為我們思考解決之道,時間長了,我們終能找到踏向成功的大門在哪裡——夢想成真了。大家需要記住的是,夢想一定會成真,只要你的想法不是前者,而是後者。

當第三種情況出現的時候,我們似乎會覺得,自己本沒有成功,而要說自己已經成功,這似乎有欺騙自我的嫌疑,但是,我們欺騙的是我們的潛意識,我們在改變我們的誘發思維,讓它為我們工作。當你,如成功者思維一樣思維的時候,行為一樣行為的時候,成功的大門已經向我們敞開。

好了,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控思維」吧。控思維就是用我們的行動來控制我們的思維活動。上面所說的誘發思維事實上已經涉及了這個方面的內容。

還拿上面的那個例子來說,當我們慷慨的將決定掏出的錢幣掏出並送給那位行乞的老者時,我們的思維是個什麼情況呢?我們馬上會體驗到慷慨帶來的你信自豪和因為善舉而帶來的美妙體驗,同時,我們還會接著想,如何才能掙到更多的錢,或者為了掙更多的錢去怎麼努力工作……如此,我么的行為控制了我們的思維。

如果我們要改變什麼,那麼首先從我們的誘發思維開始吧。至於怎麼改變,方法很簡單,把過去的思維在前行動在後顛倒過來就好了。


作者:徐明    涵明書院

作者寫於2016-06-0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prose-讓失語者重新說話的神器!
網傳"柿子+螃蟹=毒藥?"是真是假?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