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你選擇「寧缺毋濫」還是「寧濫毋缺」?

你選擇「寧缺毋濫」還是「寧濫毋缺」?

前幾天聽朋友說起另一位朋友在美國定居並結婚了,過上了童話里幸福的生活。聽完我很感慨,淡淡的說了一句:「遺世而獨立的她,選擇寧缺毋濫,她值得從此幸福的生活。」說完我自己很吃驚,原來人都有兩種選擇,寧缺毋濫和寧濫勿缺。

說說這個女孩,貌美如花,中文系本科畢業的才女,看到她能看到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古典的面龐,現代的氣息,為人善良大度,處事勇敢而堅決,她給人的感覺是溫暖的,又是有距離的。她是一個普通高中的普通的語文老師,租住在和同事合租的房子里,床頭總是放著幾本古漢語文史書籍。在眾人眼裡,她是不合拍的音符,30幾歲還不結婚,也不談戀愛,在這樣一個小城市,甚至有人有各種猜測。在這樣的環境中,她是不合群的,她是高傲的。後來她選擇當一名對外漢語教師,去了美國,在美國工作的非常出色,後來去了大學教書,再後來大概就是戀愛了,結婚了,現在老公在北大讀博士,將來可能兩人會選擇回中國發展吧。而我知道她,不是為了美國夢去美國,她是為了看世界的,她不是為了愛情去美國,而是在那裡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她的故事太普通了,正是因為普通,才成為每個人可能的選擇之一。身邊看到聽到很多相反的選擇,大部分是情感方面的。很多女性和我傾訴自己多麼的痛苦,明明覺得不喜歡對方,甚至自己說出了分手,可是分手後還受不了,甚至回頭去找對方,弄得自己看不上自己了,更別說別人;有的人明明知道不愛對方, 可是還會選擇在一起,5天吵一架,10天冷戰一場,可是就是不肯鬆手,彷彿這樣的愛情就是生活的救命稻草;還有的人彼此知道不合適,但是又擔心分開後再找不下一個替代,就選擇彼此為彼此的糟糕行為開脫,最後每個人似乎都越來越差;還有的人,一段結束了,不到3天開始第二段愛情,愛情成了空氣的代名詞,彷彿沒有愛情沒有氧氣一樣無法生存……不一而足。他們是有選擇的,可是就是陷在痛苦裡出不來,就像一個人不停的在原地轉圈又跌進同樣的坑裡面,這就是寧濫勿缺。

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結果。選擇寧缺毋濫,是自我的、是本心的、是寂寞的、孤獨的,是需要承載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的;選擇寧濫勿缺,是被佔據的,是不需要面對社會壓力的。哪一個更好,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可是我總是禁不住更欽佩能做到寧缺毋濫的人。他們是堅強的,是自主的,總比隨波逐流更多一些安全感。

為什麼有些人選擇寧濫勿缺?原因有很多。

習慣的作用。習慣是強大的,就像看手機一樣,不知不覺你會發現自己打開的是微信或者QQ。習慣了,就缺乏了反思,想不到其實還存在其他的選擇,就茫然的跟著習慣的力量走了。雖然有時候會感覺到總有哪裡不對勁,可是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在諮詢中,每每遇到失戀的來訪者,其中的一部分人會問同樣的一個問題:「顧老師,我想儘快找到男朋友,這樣是不是會幫助我快一點走出上一段的傷害」,可能吧,但是可能下一段的傷害更大。沒有自我的時候,把握不住愛情。

空虛的作用。擁有淡然的天性,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人不多,這樣的人,不需要一段形式上的愛情去填補。大部分人是多少有些空虛的,人非草木,總需要點精神上的撫慰,所以有些人選擇的是寧濫勿缺,雖然這樣的愛情不是滋養,但是不知道還有其他什麼方式能充實自己。承受痛苦是人生的必修課,可是有些人為了逃避痛苦卻陷進了更大的痛苦。

孤獨的作用。每個人都聽過這句話:「孤獨是可恥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孤獨不是可恥的,敢於面度孤獨的人是勇敢的。有些人的孤獨來自於不懂得與人相處,然後自己身陷在孤獨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卻又不願意學習,這可以說是可恥的,還有的人是能夠很好的與人相處的,但是在沒有遇到對的人之前仍然選擇孤獨,卻是可敬的。因為不合適不恰當的陪伴只會讓人更孤獨更無助。陷入寧濫勿缺的泥潭當中的人就是因為這種痛苦的陪伴才更加孤獨的,然後急匆匆跳進下一段感情,成了孤獨的亡命徒。

來自社會的壓力也會促使很多人躲避在寧濫勿缺當中。好友CC昨天對我說單位的福利是在假期組織大家去斯里蘭卡旅遊,她說她不去,我問為什麼,她淡淡的說不喜歡遊伴就不去了。然後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都活到這把年齡了,真是不想討好他人了,討好自己還來不及呢,你說呢?」我說「是,這是我聽到過的最有力量的一句話之一,沒必要委屈自己去討好他人。

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你在多大程度上願意承擔寧缺毋濫呢?如果現在做不到,至少告訴自己還有「寧缺毋濫」這種選擇的存在。也許在將來你能夠做到不忘初心,不違本心,成為凌駕在孤獨上的王者!



文/壹點靈心理諮詢師 顧薇


作者寫於2016-06-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怎麼樣追女生?
內褲天天洗,為何還是黃黃的?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