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們距離人造子宮又近了一步

我們距離人造子宮又近了一步

科學家們在實驗室的培養皿中培育了13天人類胚胎,打破了之前培育9天胚胎的記錄。這一突破將使得研究人員們從細節處研究早期胎兒發育,並讓我們距離有生育能力的「人造子宮」又近了一步。同時它也為早已進入白熱化的倫理爭辯添了把柴。

我們距離人造子宮又近了一步

5月初發表在自然期刊和自然細胞生物學上的兩篇獨立研究,都已報道這個在實驗室中培育接近兩周的人類胚胎。我們沒道理會認為胚胎無法活過兩周這一標誌性時期,不過現有的研究均受到了公認的14天人類胚胎研究的約束。

在此研究之前,科學家們最多只能研究發育7天的人類胚胎。接著他們不得不將胚胎移植到母親的子宮裡,以便讓它正常地生長發育。上述研究的科研人員們利用劍橋大學的培養方法,得以將這一時間延長至13天。

這兩個研究的主要作者MagdalenaZernicka-Goetz表示:「著床是人類嬰兒發育的里程碑,在這一時期胚胎開始成型,且它的身體發育總計劃已規劃好。但直到現在為止,科學家不可能在人類胚胎上研究這一問題。新技術給了我們深入了解胚胎在這一時期發育狀況的好機會,它有助於我們了解發生了何事,比如胚胎在流產的時候遭遇了什麼。」

更重要的是,這一技術使得科學家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胎兒乙醇綜合征、自閉症的起因以及哪些特定的化學物質影響著胚胎的發育。科學家們還可以研究寨卡病毒等傳染性疾病對胎兒神經的影響。

此研究也有兩個重要的意義。未參與此研究的加州大學細胞生物學家Peter Donovan表示:「首先,此類技術的進步讓過去科學家們認為無法在實驗室培育嬰兒一事變為了可能。」其次,早期胚胎髮育的關鍵因素也將不再依賴於與它息息相關的母體。

該研究也引起了科學界對14天這一限制的爭論。在14天這一關鍵時期,胎兒開始形成一個名為原條的結構,此時它已發育出可識別的頭部和尾端。在此階段之前,胚胎不過是一團擁有分裂成多個個體能力的細胞而已。有些人認為這一關鍵時期決定著胚胎是否能變成獨立的個體。也有人認為只有胚胎脫離母體之後的發育能力(通常為23周左右)才能決定我們是否將其視為獨立個體。

斯坦福大學的醫學法律專家FrankGreely並不認為這一研究具備任何科學功效,也不認為人類應該打破14天的限制。他反問道:「如果我們不用14天限制,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限制?許多歐洲流產法中規定的十二周左右還是美國流產法中的脫離母體生存能力?人類發育是一個天衣無縫的過程,但我們需要遵循底線,畢竟這些不是自然存在的胚胎。」

這些問題不應該被隱藏起來。我們距離完全在人體外培育嬰兒的這一天已經越來越近了。




文:肌肉桃/ 煎蛋網

關於煎蛋:資深新鮮事推送雞。網站 Jandan.net,公眾號:煎蛋。公眾號ID:jandancom


作者寫於2016-06-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植物也會「放屁」?
科學家需要學習科學哲學來完成科研工作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