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高手,結果呢?連這些都不知道
寫了這麼久的乾貨,也接觸了不少老手。
雖然他們已經有好幾年的訓練經驗,動作技巧也基本過關了,訓練痕迹也很明顯。
但我在深入的接觸當中發現,很多人缺乏都一項非常重要的知識儲備。
運功解剖 (涉及體態與恢復訓練建議)
一個不需要研究很深,但是必須要系統學習的領域。
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
1.你能迅速直接地按到胸小肌的位置嗎?
2.腘繩肌是由多少塊肌肉組成的?
3.傳統硬拉最主要的發力肌群是哪些?
4.闊筋膜張肌大致區域?
5.膝關節韌帶分布是怎樣的?
這些知識重要嗎?看著好像根本沒什麼用!
但是真的沒用嗎?
1.如果你可以精準按摩或者拉伸胸小肌可能會幫助緩解圓肩的問題,而圓肩正是都市白領最常見的體態問題之一。
2.了解腘繩肌的結構,明白下交叉的受力關係,可以幫助別人或者自己減少下背部酸痛,可以幫助糾正盆骨姿態問題。
3.很多私教課教練,硬拉時總是盯著背部,反覆強調,讓學員把注意力都放在把背挺直上,但是實際上硬拉的主力輸出是下肢。如果只看背部,腘繩肌不吃力,大量依賴背部力量,根本沒有減少太多背部承受的壓力。
4.闊筋膜張肌,在減脂訓練中,這塊區域是特別容易積累疲勞的,完全不能忽視跑步後對這個部位的放鬆。
5.很多人都說深蹲姿勢不好可能損傷膝蓋,但是膝傷有非常多是源自非負重訓練,甚至是簡單的扭轉和跳躍,自重訓練未必更安全,必須要了解膝關節的生理活動度才能減少危險動作。
一個私人教練從業者,一個想要練好的健身愛好者,一定要懂!
這類知識屬於健身教練的良心知識,可以不用很懂,反正小白學員也不懂,但是如果很懂,你就有更高的升職潛力,成為搶手的教練!
所以我們這次特邀國內運動解剖領域堅持科普多年的林爍團隊,為各位健身愛好者帶來難度適中的《運動解剖學私人教練版》。不會特別難,深度恰當好處。
林爍,最早的一批互聯網健身作者,距今堅持接近10年,人多健身愛好者的啟蒙導師。
王蓓,德國穆爾赫特運動醫學
課程內容包含:
肌肉的發力原理
肌纖維的工作機制
各重要關節的受力講解
健美重要肌肉的組成,走向
等等等等
甚至還有中英文的雙語描述(詳見文末)
這些都是你與他人侃侃而談的資本。
從0開始也能聽懂,但是也需要充分的耐心,我們會通過幾十節課來闡述你在健身和教學中必須要知道的東西。
花一點學費,打牢健身基礎,真的花一點時間學點有用的,不再鬧笑話,也不被忽悠。


※健身不足三個月,就不要點進來了
※自殺卧推還是聰明卧推?亦正亦邪的「半握」,你該怎樣燃爆它的作用?
TAG:FitEmpire健身領域 |